国人皆知清华二字,多与清华大学有关,自婺源旅游业掦名,清华二字乃是婺源一镇名。国人亦多知之也!清华大学只百余年历史,而清华镇亦逾千年之历史。可见清华二字婺源用之早北平清华用二字,早千年。近来看一张清华镇古地图。地图并不复杂。结合近代版县志,吾浅谈之。 
清华镇最早,乃是看婺源县志,建县治首在此。村镇一千三百年定有。也许更古老。清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为水清澈貌。华字初文见于西周,華字象形如一朶花,本义指花。古代清华也称过清化。婺源县也曾称过清化县乎?清化,安徽婺源,浙江亦有开化,昌化,许是清化也谓名过。也许古代清华也曾称过青华,华与花通,青花喻名乎?指青花瓷乎?这张清华胡氏统谱中清华地图,印于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1522年一1566年。约五百年历史少点。地图有清华古县图字样。

婺源建县有记载,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农历正八日建婺源县,县治设清华,隶歙州。清华镇应早于一千三百年以上。到了唐天复元年(901年)县治由清华迁弦高镇。清华镇作县治历161年。清华自此不作县治而是镇。观清华明代地图,清华镇屋舍分五部份,清华街,双河,寨山下高奢,古县衙基,东园。古县衙基年代约1280年。 
清华姓氏记载比较明确,乃是胡姓,成旺族。胡姓分两部份,唐代前乃婺东园胡,而清华街西头乃是折角胡,宋代由徽州其他县迁来。折角胡居彩虹桥边,在一路折角处建胡氏宗祠故名拆角胡。宋代礼部尚书胡文许是折角胡焉?清华街当然不独为胡姓,古代言有十姓,胡,戴,汪,江,郑,齐,毕,许,罗,施。这些姓氏何时来清华吾无资料未考证。清华东园当然居清华东园胡姓。 
东园胡氏建村应在唐代。胡氏二当官有记载,胡氏居东园肯定早于唐代咸通年间。唐代咸通年间(860一874年)东园胡,胡学,进士,舒城县令,侍御史,御史中丞,上柱国。唐代光启年间(885一888年)东园胡,胡瞳,右仆射兼御史大夫。唐代仆射分左右,初倒似宰相,后仆射已不是宰相,官乃三品。 
从明代地图看清华,寺在双河村东名如意寺。高奢旁寨山上有宝塔。清华街西头折角祠处有御书楼。大庙宇有三座,清华街西头一大一小庙,大称张帝庙,小乃周王庙。清华街东头有一座大庙,上铭三组字,忠靖王,关帝庙,总管侯。两座石桥,彩虹桥,聚星桥。这两石桥南宋建造许没问题?但彩虹桥那时不是廊桥。图中未见有廊亭。如桥上有廊亭肯定明代地图会绘之。地图上未见高奢桥。 
关于彩虹桥年代有异议,吾提个人看法,彩虹桥南宋建造没问题,八百年中曾遭数衣水毁!重修在旧址,当然要算始建年代。彩虹桥上建廊亭许是二百以下乎?清华镇古槠约1400年。清华街东首有方塘,传说是岳飞建造。清华八景,大河来水,茱岭屯云,花坞春遊,南市人烟,东园曙色,寨山耸翠,如意晨钟,双河晚钓。清华街有九井十三坊说。(注,文多由明代地图与近代婺源县志与民间传说解读,如有误敬请谅解之)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编辑: 木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