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广场
周树林

为建设精品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市民文化生活,2007年张家口市桥东区委、区政府决定,在东山水泉沟修建一所市民广场——龙泉广场。该项目2007年5月动工,2008年9月竣工。昔日荒山野岭、沟壑纵深的水泉沟,被一所集休闲、娱乐、集会于一体的市民文化广场所替代。
广场占地四万余平方米,为东、中、西三部分组成。
东区是以龙柱为主题的鲜花草坪区。每年初夏,这里在广场管护人员精心呵护下,已经是遍地绿茵。随后就是长达150多天的鲜花盛开期,一块块、一片片、一簇簇,姹紫嫣红,五颜六色,曲径小道通向绿地深处,把游人带进了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百年张垣的龙柱高耸云端,它像擎天柱为民众托起一片祥云和蓝天,又似定海神针镇压着人世间所有邪恶与不公。
龙柱全称:龙源天柱,高365分米,契合周天指数;直径3米,取三生万物之意,寓意历史长河,生生不息。柱体浮雕内容共分三部分,从上至下分别为:泥河创世、合符开元和京张铁路,展现了中华文明发源古远、不断融合和统一、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
龙柱西侧有群马奔腾,气势恢宏,牧民策马扬鞭,寓意塞外名城张家口有如万马奔腾、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龙柱周围雕栏玉砌,一股清泉由底部喷涌而出,成涓涓细流向西而去。在广场中心区的东南角形成落差,时而成瀑布,时而成急流,水量虽不大,层层叠叠,蔚为壮观。急流跌入广场中心区形似半个弯月的水潭,顿时温柔无声,一叶小舟无拘无束地飘在水面,与水底的鱼儿、青蛙、水面的蜻蜓,构成了另一幅美丽画卷。
广场东区与中心区地面高落差达6米多,在长达近百米的弧形断崖上修建了六组42级台阶和三组20级的看台,每组台阶由梯田式花池相间相隔。中心区不像东区那样幽静,这里无论冬夏的清晨都有活动,跳舞、踢毽、各种球类、滑旱冰、放风筝、航模、跑步、健走等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盛夏的广场中心区,更是市民茶余饭后、尤其是晚饭后休闲娱乐的首选。广场中心的龙泉水池在夏日的夜晚准时开放,数十道喷泉围着中心龙珠喷射出十几米高的水柱,龙泉四周灯光交错、五光十色,随着广场音乐的节奏,灯光、水柱色彩与图案变化无穷。池内龙型圆雕如亢龙飞天,栩栩如生,寓意张家口广纳博取,勇于开拓的精神。一颗硕大的龙珠镶嵌在水面中央,龙形与水景浑然一体,飞龙戏珠,时隐时现,相映成辉。一家人扶老携幼,做着各种游戏,看着孩子们玩弄着声光电控、种类繁多的玩具,天伦之乐在这里尽兴。爽朗的星空,爽朗的空气,爽朗的温度,爽朗的心态,爽朗的欢笑声,即使是广场限时已到,游人也极不情愿离去。
2017年6月底,“中国奥委会2017年第31届奥林匹克日活动暨京张两地助学公益跑”在这里鸣枪,近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不到6周岁,在这里吹响了全民奥运的号角。

广场东区、中心区的南端近千米,从东至西、由上而下的绿化带、观赏树,顺着宽敞的柏油路形成了天然的绿色屏障。每到夏季午后一场急雨,都会有居住在观赏树上的小鸟儿,不慎被疾风暴雨吹打落地。雨后的市民们及时用枝条重新为小鸟儿编制出“新家”,铺垫上绒绒的纸巾,拿出长长的竹竿木棍,把小鸟儿和新家送上合适的树枝杈。整个过程要数鸟妈妈最积极,你看它张开双翅,奓开尾巴,伸长了脖子,俨然一副圣斗士架势。距你不远的地方,时而在天空飞舞,时而在地面蹦跳,还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有人说它是在看护自己的幼儿,生怕遭不测;有人说它是在提醒人们不要乱动它的孩子。鸟语我不懂,但从它的举动看出,更像是一位这次营救行动的组织指挥者,它是在为人类和鸟儿的和谐共处助阵加油。也许它还是去年或者前年被人类营救过的落难小鸟儿呢!
走过中心区西边的停车坪,向西拾阶而上就是用象征勤劳和智慧两把钥匙组成的龙门。龙门矗立在66级台阶之上,取义顺达之意;两把厚重的钥匙高低错落有致,龙门上的篆刻“龙”、“马”小字浮雕,排出宋体龙马字型,与右侧山体上大型龙马浮雕,构成一个升腾而上的艺术造型,寓意发扬龙马精神,跃过龙门,走向成功之路,并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拨开青翠葱茏的松柏,往北是一条细而蜿蜒的幽静小道,台阶陡立,游人攀登在其中被绿色所覆盖,有一种自身是山的一部、是绿的一点的感觉。猛然抬头间,龙亭已经近在眼前。到了龙亭也就是广场的最高点,你回身展望整个龙泉广场,东区的龙柱与这里的龙门、龙亭相呼应。中心区的龙珠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镶嵌在一汪碧水之中。张承高速、东环快速路,分左右从脚下穿过。游人、翱翔的风筝、忽如升空的航模,与花草,与树木,与广场景观,构成了一幅和谐祥瑞、快乐幸福、积极向上、美轮美奂的画绢。

你渐渐转身向东南方远眺,穿过沙岭子大唐电厂上空的白云,望及到黄羊山的侧翼;再往南可以“看”到深井的五虎山峰;往西便是京包铁路、京藏高速、宣大高速、张石高速以及京张高铁、张呼高铁东西绵延千里的延伸点,各种站点、服务区点缀其中,这不仅仅是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更是人们方便快捷的出行和现代科技加人文服务的体现和享受。
回收一下视野,你看到的就是张家口市东山、西山以及经开区工业产业园区,它们就像翡翠玛瑙,更像战国红,镶嵌在中心市区的周围。你往西看到了八角台,与这里宛如一对姐妹隔岸相望。向北看到了东、西太平山、大境门、古长城以及茶马古道蜿蜒曲折通向远方,也把你的思绪带回到了百年张垣通商的繁荣景象。
在这里,整个张家口市区尽收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星罗棋布;清澈明亮的清水河像一把流光溢彩的梭,把河面上的二十余座桥梁,像穿珍珠一样由北向南串成串,通向了致富的四面八方。
在这里,你看到了整个张家口市区就是一个硕大的聚宝盆。
2017年盛夏,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从河南省老家来到龙泉广场游览。老人是1949年参军,1954年从抗美援朝下来,到张家口东山的高炮部队任连指导员,部队的部分装备就在水泉沟里面。老人转业回到老家几十年了,一直关心着他当年工作战斗过的第二故乡——张家口,当他听说昔日的水泉沟已经改建成市民广场,就决定回来看看。老人不顾年迈,不顾炎热,整整一个上午在广场,从东到西,不论高低都要亲自走一走,看一看。不时地拍照录像,兴致极高,有时家人给他递过水去,老人都顾不上喝一口,兴奋地对家人讲述着张家口的今昔变化。
龙泉广场能让这位为共和国立下赫赫功勋的老人感到欣慰,也是对我们张家口人几十年奋斗的肯定和赞扬。
我们应该无愧于生养我们的这块热土,无愧于先辈和英烈,更要无愧于今天和明天!

驻站作家简介:周树林,高中文化。1958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白土窑乡新华村。2018年退休,本人种过地、教过书、当过兵、下岗失业、给人打过工、做过十几年的个体工商户。生活曲折,经历坎坷,热爱生活,爱好文学,酷爱写作。

平台主播简介:郝玉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教师,热爱本职,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