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大海里来一回酣畅淋漓的挥臂,一直以来就是自己的愿望所属。始终也保存有一股鱼翔深蓝、浪花飞溅的浪漫与激情。
只从二O一一年开始加入到冬泳这项运动以来,说实在的,从最初的杭坑泳池,游到了文成的珊溪水库,从望里的燕窝洞,游到了瑞安的寨寮溪,一直都顺应着碧波粼艳清如玉,微风轻拂荡舟来。
五日,俱乐部帖出了马站冬泳协会的五公里海游邀请,一时间泳群里人声鼎沸,有携妻也有带着孩,六十几座的巴士座无虚席,以至于后到的泳友只能是自驾随行。虽说巴士在路上空调出了问题,但再怎么闷热,也浇灭不了大伙击水大海的驿动之心。
在岸边眺望海的深处,大海是那么平静,只有到了岸边,才有一阵阵浪花在哗哗地冲刷着沙滩。 停在远处的一艘偌大的货轮,就像一个小小的纸盒。
沙滩上简短的动员,早已难掩心中的激动,就在开始的号令声后,大家便一窝蜂地冲进海里,爬上了各自认定的舢舨,或许大家都在期待着尽情释放那种勇钻狂澜,轻逗浪花,怀踌满志尽显风流的豪情来。
马站泳协租用的三条舢舨,原本是准备把大家送到离海岸五公里的地方,然后放下船往回游。但是事与愿违,一则海上起了风,二则差不多在四公里处,由于前艘船上游四公里的泳友下水没几分钟,五人一组的队型,就被海浪冲刷得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一样,前后左右都拉开了不少距离,所以我们也只好调转船头,跳下海接到了他们的后面。
出海前尽管都提到了诸多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素,但在海浪的拍打推拉下,不少的泳友下船没几分钟,就被卷散在了浪花里。对于习惯于自由泳的自己,顺着海浪的一推一落,一边在克服海水溅入口鼻苦涩的同时,一边纠正着洋流和横风刮过的偏向。在一个多小时的游进中,始终做到放慢节奏,盯牢了边上蛙泳的队友,基本能做到了轻轻松松的划臂前行。
其实总有那么一些人,一直把理论的东西认定为真实的存在,甚至于说海水的浮力大,游起来是会很轻松的。我真不知道只有在实验室仪器里才能测出来的比重数据,人体怎么会感觉得到呢?我的体验就是在海里游泳的时候,只有顺着海浪的走向,才会感觉到有一股顺势而进的推力,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海水浮力大,游起来会轻松的论据所在。
今天,我终于体验到了博弈大海的味道。也领略到了大海的波澜壮阔与人的渺小。在大海里游泳,真的让人从心底里忘记了一切的烦恼。
202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