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城秋色怡人美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时,若用王维的《山居秋暝》来抒怀内心感受,也许正应了泉城的南山秋景与明湖泉色。泉城的秋天是多彩的。金秋季节,南山枫叶红透,丘坡硕果香飘。人们踏着林间幽径在跌宕起伏中攀岩而上,在深秋岁月里去高山俯瞰红叶最美的时刻。峰回路转中,头顶上的白云悠然飘过,似乎触手可及。溪水是清洌的,秋色是清洌的,萌动的心也是清洌的。举目远眺,林风徐徐,秋山空荡,南雁归鸣,瓜果飘香。虽说林深之处尚未厚睹红叶风彩,却已然闻到了浓浓的秋味。人至巅顶之后,直见漫山红透,层林遍染,犹如霞虹飘逸山间,令游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几十年的记忆中,素朴厚道的泉城总是这样淑美。南山红叶,往昔我也陪家人来此观过,这里美丽的秋景令人痴迷,欲归还望,回头翩翩。南山又号称泉城的后花园,这里是泰山脉系的自然北延,绵绵不绝地逼近千佛山。南高北低,这天然的地势造就了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这样的自然奇观,也造就了“家家垂柳,户户泉水”这样的人文景观。其实在明湖泽畔目送日落湖水犹如在南山峰巅看红叶一样,皆令人心旷神怡。秋季中最好的养生就是在冥想、独处、安静中心伴云烟。当然醉心的一幕莫过于观三泉趵突而涌,周匝透澈至底,各色游鱼直视无碍。山,湖,泉,三者谓之泉城三景,游人大都入画其中而未问它景何处?其实黄河滔滔奔海不绝,难道不是山城一景吗?!

晚秋余色的泉城怀里。大明湖的暮色美,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沟溪纵横,没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浪漫情怀,却有着“随意春芳歇”的厚重达观,有着“王孙自可留”的无限眷恋与依依惜别。穿越于明湖的曲水幽径之中,闻归鸟低鸣,观月出星空,小舟轻荡,清柳荷依,小桥小亭景织如画。宁静的秋湖犹如一阕晚唱,绵绵长思尽浮莎莎清波。

自古文人多悲秋,他们面对草木衰朽、万物敛色而对悲欢离合的生命发出一种同疣相惋的凄念。举杯问月,慨叹苍天,邈邈岁月从来不会惠待任何一类生命。不管它伟大还是渺小,不管它富贵还是贫贱……大地万象在滚滚红尘中皆因秋而落!唯有丛谷峰峦上咬岩的青松,因寒愈翠,因霜愈娇。也许生命的多彩不是来自眼前丽景,而是来自内心触景而生的波澜起伏。我们不执于青山之秀,也不厌于寒野之枯,在生命的弧形周期中道法自然地履职人文职责。文崇天地,理效秋萧,长住济南,习惯自然。他乡久居,已为故乡。在这个生命的秋色里,我孤寂地品尝着山水甘泉带来的醇厚滋味,又孤寂地陪着这座山水城市慢慢老去。从清秋喧嚣遍野到冬寒苍茫无息,“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就用这一墨情深之文为泉城留下金秋的痕迹。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