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
蔡一鸣的诗路历程(四十六)
转眼蔡一鸣在家乡待了一年多,由于长期失业,他想离开家乡了。问题是他什么时候离开家乡的?
在他的诗存中有一首作于1936年的诗《北固山怀古》,诗的第一句是:“二月客南徐”,可知他至少在当年二月离开了家乡。查1936年的春节是1月24日,可见他是家乡过了春节后才离开的,这与他的回忆录中所述是吻合的。诗中提到的“北固山”,即在今镇江,所谓“南徐”,是指镇江古代曾称南徐州。在诗中他接着说:“悠然起游思。巍巍北固山,携朋偶一至。放怀纵大观,的是形胜地。古刹已千年,仍榜甘露寺。并世数英雄,应忆孙刘事。”诗中所指的甘露寺,位于镇江长江边上的北固山上,是一形胜胜地。所谓孙刘事,是指三国时鲁肃说服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但是蔡一鸣在诗中紧接写道:“当其危难时,各负纵横志。鼎足定三分,人和与地利。”三国时魏蜀吴三足鼎立,蜀吴要联合,蔡一鸣认为也要有“人和与地利”,因为当时三国各国都怀有“纵横志”,都想吞并对方,因此在蔡一鸣看来,联合是不可能的。诗中继续写道:“岂期项王愚,成败归天意。”项王,即项羽。蔡一鸣认为项羽的失败,并非他的愚钝,而是天意注定的。最后蔡一鸣在诗中感叹道:“我虽感中年,襟怀肯疏弃。非关风景殊,独叹人情异。突兀此江山,壮游聊一记。羡彼大江中,金焦天位置。”大江,指长江,金焦,是指金山、焦山,两山均在镇江。蔡一鸣是说,我虽到了中年,然而忧国怀民之思,就像长江水一样“非关风景殊”,想到国内形势,面对金焦两山,若是战争,绝对是天然的屏障。
一路上蔡一鸣写了《旅夜》诗:“春早寒犹重,宵深月易斜。有灯空照影,无梦不还家。旅邸愁难遣,谋生计亦差。故园千里外,二月已飞花。”早春二月,还是寒气逼人的,心中的愁怅难以排遣,想到家乡时,早春的花已经开了。
2020.7.8.夜

作者简介:古梁,原名邬浩良,地方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