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参加高考,作文题是《雨后》和《论不怕鬼》。前者是散文,后者是议论文。写散文是我的长项,因此我选了前者。走出考场与我的语文老师、丰镇中学名师张宝荣说我写的题纲,他说我抓住了主题,写得好!后来我被录取到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我有幸看到我的语文高考卷,作文差点得了满分。
我当了教师代了高三的课,恢复高考后的作文题是《站在毛主席的遗像前》。我的学生在考场内写,我在考场外写。他们交了卷出来,我把这篇文章也写好了,我念给他们听。学生们说,听了老师写的,我们知道自己没离题心里踏实了。
我女儿高考的作文题是《习惯》,且没有任何提示和条件,只有两个字。考生们刚看到后有点无从下手。我女儿灵机一动就奋笔疾书,真实地写下她从小走路上学有一个习惯,就是爱踢路上的小石子,一直踢到学校。路上既不寂寞又锻练了腿脚。可是由于学习紧张,老师要求提早到校,建议家长买自行车让孩子骑车上学。只好告别了路上的伙伴小石子,天真烂漫的好习惯也被迫改掉了⋯。她的文章结尾是:啊,我那自我养成的习惯哟!
第六,三年之间,本人直接间接组织参与的大型活动不计其数,新乡县高级中学每年秋季的辩论赛,新乡县高级中学每年夏季的诗词大会,新乡县高级中学演讲比赛,新乡县高级中学朗诵会,新乡县高级中学知识竞赛等。
第七,三年共照相30000余张,为政教处赵永磊主任,段新生主任,团委田光伟书记,教导处,各年级主任以及学校办公室等提供有效照片近千张,为我校顺利通过市级文明学校验收立下汗马功劳。
适用地区:重庆、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演讲稿:
着眼人类明天 共建美好未来
亲爱的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青年代表们汇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我们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呼吁:让我们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携手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
朋友们,当前我们的共同敌人—“新冠肺炎”仍然在世界蔓延,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据可靠消息,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174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4万例。而其中尤以美国最多,突破304万例,累计死亡超过13.2万例。
病毒无国界,不分地域,不分人种,不分民族,不分党派,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命安全,破坏着我们人类发展的美好繁荣的良好局面,摧毁着我们人类创造的劳动成果,延缓了我们人类发展的前进步伐,直接影响到我们人类每一个分子的生活状态和人居幸福感。
面对罪恶的新冠病毒,我们人类只有携手联合起来,才能共同遏制这个来势汹汹、狡猾多变的人间毒魔。
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相互帮助,相互支援的美好情景,无论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寄言,还是“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的祝福,都体现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这些古今中外的先贤圣哲无不深刻地看到我们人类是彼此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呼吁我们人类之间相爱相助。为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有必要担当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须知,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除了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当前,随着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各类自然灾害接踵而来。非洲蝗灾,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包括全球各地频繁出现的低度地震等等,恶化的自然环境在不断警示我们人类的活动要有所节制。
如同行驶在大洋里的一艘巨船,我们同乘于舟,结伴而行,虽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但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当飓风、海啸来临时,没有一个人会幸免于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次新冠疫情,就是一个教训与警示。
朋友们,我们人类居住在茫茫太空中最美好的蓝色星球——地球上。我们有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利益。我们享受着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享受着地球母亲为我们人类提供的生活便利。这些足以促使我们着眼于明天,着眼于未来,携起手来,消除歧见,共同建设我们人类美好幸福的明天。
(此文材料取自作者《古徵文学》2020第3期押题卷“全民抗疫与环境保护话题”)
作者简介:

郭军平,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中高考热点作家,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渭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培计划”授课专家,《唯美文精选》主编,新课标大语文《散文选粹》副主编,《古徵文学》主编,《山东散文》《文化艺术报》特邀编辑,中、高考试题研究员,参编中、高考各类阅读模拟试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人民日报》《美文》《散文百家》《青海湖》《语文报》《教师报》等报刊发表百万字左右,三十多篇文章入选中、高考阅读试题。著有散文集《诗意语文》三部曲、《怀念河流》《书香,生命中最美的遇见》及教育专著《名家名师指点:高考阅读教学》;获得“杜鹏程文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等文学奖和全国各类征文一等奖、二等奖。
近期出版的长篇小说《黄河英雄儿女传》被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赞誉:“表现陕西冷娃抗战,写得生动活泼,填补了陕军抗战的历史空白,是很有价值的,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