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771期

孔繁香:河间市行别营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共产党员。

生命中的有缘人
——记我的干爸干妈
孔繁香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苗育种,代代芳芬。
————题记。
一个人是否伟大,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金钱,而是他影响了多少人,为人类做出了多少贡献:一个诗人用诗歌影响了我们,我们可以说他是伟大的诗人;一个作家用文章影响了我们,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商人用自己的能力创造了很多的工作岗位,又把自己的财富拿出来用来做慈善,我们也可以说他本性善良回馈社会。今天我所说的人物是熊战占岐、崔永维(我的干爸干妈)非常普通的两位老人,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老师。
熊占岐、崔永维双双毕业于河间师范,二老在教学工作中有独到见解、有敢于直面问题的气魄和慧眼识人的眼光,在生活中以大局为重不拘小节,在乡亲们心里德高望重。
工作上兢兢业业
熊占岐爸爸教学认真,对工作一丝不苟,不久就走上了领导岗位。在领导岗位上,他有敏锐的洞察力,工作思路清晰,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干的出色,不但教育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生而且提拔锻炼出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干部,工作几十年练就一双慧眼,阅人无数,他培养的这些优秀的教育干部继承和发扬了他敢干、实干的精神,为了行别营乡父老乡亲办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
调解纠纷睦邻里
熊、崔二老有着处理复杂纠纷的能力,考虑问题细腻周到,邻里乡亲有了矛盾纠纷都愿意与他俩诉说,村民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棘手的家务事儿,但只要二老出面解决,马上就迎刃而解。
1993年4月的一天,二老刚刚从承德回到老家,下午就有人找来要求解决家务纠纷。
原来是张家兄弟为了家族经济问题闹起矛盾,久拖不决引起械斗,致使一方受伤住院。村支书几次带领调解委员苦口婆心做工作仍然不能息事宁人。干妈崔永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敏锐的觉查到这不是一般的家族冲突,而是一桩很典型的法律纠纷。于是她从法律层面陈述利害关系,讲清矛盾双方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和恶性发展之后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在催妈妈的劝说下,张氏兄弟终于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渐渐地由激化矛盾到回归理性,最后各自退让圆满结束这场争端,两家人和好如初。
生活中乐于助人
无论家中多么困难,只要有人上门找崔妈妈,她总是很热情地将困难解决,多年来崔妈妈都是这样做的,倾其所有,慷慨解囊,把穷困的街坊邻里当亲人。
大约是1975年,村里有一家没钱取媳妇,熊爸爸崔妈妈听说后拿出40元钱,帮这家把媳妇取进家。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二老性子直、对人诚恳,尤其那有点儿好管闲事的性格还让我欢喜,比如谁家有人生病了,两位老人都会推荐或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儿、女婿,甚至女儿,女婿回家看望二老时,二老把病人带入家中。
百善孝为先
崔妈妈的母亲离世前离不开人,需要日夜照顾,恰逢崔妈妈因工作出差,为了不影响爱人的工作又能随时照顾好老人,熊爸爸就把岳母接到家里来照料,又要照顾老人又不能耽误工作,整天忙的焦头烂额,街坊邻居曾经劝他说:“差不多就行了!” 崔爸爸却说:“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不然心里过意不去!
家风像一条绵绵不绝的河流,像流过孩子心田的一股清流河和甘霖,滋养着后代的精神世界,作为连接父辈和子女的重要纽带,父母在传承良好家风。形成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熊爸爸用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充实和完善着家风的内涵,留给我们一份丰富的无形财富。
十个指头连着心
崔妈妈有三个子女,她对待子女严中有爱,三个孩子中,大女儿在北京中日友谊医院眼科工作,女婿是北京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是妈妈最放心的。儿子儿媳都有稳定的工作,如今都已退休,小女儿也是电自信息领域的佼佼者,也不用妈妈费心。只有大儿子非妈妈亲生,他天生老实寡言,除了一身力气没有别的生计,因为这一点大哥始终是崔妈妈心中最大的牵挂,在家庭中享受到了特殊的待遇,他没有稳定的工作,崔妈妈把家中的一处老房子翻盖了给了孙子,又帮助孙子盖房娶媳妇样样操心。直到现在,崔妈妈仍然在照顾大哥一家,操心着他的儿孙,这牵挂崔妈妈一生都不会放下,她觉得子女如十指,每个都连着自己的心,看着子女们都过的幸福了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言传身教指路明灯。
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就在于对别人无私的奉献,并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的成就身边人无私无畏和执着追求的正能量。二老对人真诚,错了该批评的时候从来不留情面,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帮助解决。多年后,这些优良品质传承给儿孙,令人不仅感慨,而且折服。
每每想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的教育意蕴,我就会想起熊爸爸、崔妈妈,感恩她们用自己特有的生活智慧和精神信念,睿智而娴熟地营造着一家人的幸福,让家人感受家的温馨,感受生活的美好,并成就了世世代代传承的美好家风。
熊战旗,崔永为二老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教育着我们,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启迪着我们,我感谢二老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希望在二老的有生之年能够尽我所能去报答他,一直以来我总感觉二老就像一盏智慧的心灯,照亮我们的生活,指引我们的道路。有他们在,不管经历什么,我们始终有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经常同老人家谈话,是一种交流,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他们不仅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而且表述清楚,绘声绘色,就像讲故事一样,他们常用浅显朴素的语言道出人生深刻的道理。借闲谈的时间谈些人情或道理,不知不觉长了见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一块儿畅所欲言,无不高兴。
“上善若水”,人生至善,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愉快,对事业兴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位老人的品德犹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我的心田,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追寻着二老的脚步,一路向前.......
衷心祝愿二老幸福安康。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