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北省英山县石头咀镇抗美援朝参战老兵王国华
文:佘志愿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当我们走进英山县农机公司的一处平房,唱起这首动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时,尽管年事己高,听力不太好,但王国华老人听到这熟悉的旋律马上情不自禁地跟着我们高声哼唱起来,这位8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参战老兵,浑浊的眼眶里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他那双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军功章,在我们的期待中,动情地回忆起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老人介绍说,他1935年出生,1952年参军,同年7月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随同抗美援朝大部队跨过鸭绿江畔,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老人回忆道,在朝鲜战场上,他被分配到志愿军16军46师136团二营七连三排后,立即和战友们奔赴前线投入战斗,当时入朝部队作战非常残酷,运输线经常遭敌机轰炸,弹药奇缺,加上天寒地冻,战士们不适应当地气候,部队冻病冻伤的不少,加上又无坚固的阵地作依托,更没有强大的炮火作支援,战斗打得很激烈,也十分艰苦,有时给养跟不上,饿了就吃几把炒面,渴了抓几把雪止渴,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志愿军战士从来没有抱怨过,当时战士们有一句口号:重伤不言苦,轻伤不下火线!大家都坚定一个决心,一定要打败美国侵略者,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 老人的思绪一下子把我们带回70年前那个难忘的夜晚,一次他所在的连队组织突击队,我们英山藉老乡周佰勋(现石头咀镇郑坊村)、王北寅(现温泉镇小米畈)、毛胜文一同前往37号阵地敌军指挥所执行爆破碉堡任务,在此次行动中他在突击队中担住主力爆破手,按照出发前制订的作战计划,突击队分为两个组,班长周佰勋带领一组6名战士在左侧负责掩护,排长王传选带领二组6名战士冲向右翼向敌军目标实施爆破突袭,在接近敌军目标时,被敌军哨兵发现,排长果断命令开枪射击,在与敌人激烈交战中,敌军不断打出照明弹,突击队员们借助照明弹的光亮,不停地向敌人发起还击,战斗中,突然排长高声呼喊"王国华,跟我冲”!原来排长发现在前方刚刚爆炸的弹坑里,一个美国士兵葡蔔在弹坑里向我方战士开枪射击,排长为掩护战友奋不顾身地一跃而起扑向敌人,把敌人紧紧地压在弹坑里,正在与敌人激烈搏斗,为保护排长王传选,消灭敌人,王国华奋力抄起手中的爆破筒狠狠地朝敌人的脑袋用力砸去,敌人顿时被砸昏了过去,当时王国华心里就抱定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这个美国兵活捉回去,打破美国佬不可战胜的神话。他和排长王传选迅速将敌人拖出弹坑,排长拼命地大声喊道:"一组快负责火为支援掩护,二组赶快抢运俘虏"。听到排长命令后,班长周佰勋带领的一组用冲锋枪、机抢的火力有效阻止了敌人的进攻,二组赶过来支援的四名战士马上用电线捆住美军士兵,其余战士协同一组掩护,在敌军的照明弹和枪声中顺利撤出战斗。 回首往事,老人激动地说,其实任何敌人都不可怕,我英勇的志愿军官兵在前线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保家卫国"的誓言,在,俘虏被押送到我方指挥部以后,我军获取了大量的有价值情报,为后续的作战提供了帮助,志愿军司令部对我们此次行动高度赞扬,并通令嘉奖突击队,排长王传选被授予特等战功,我被授予二等战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老人复员回乡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担任英山县石头咀镇武装部长、镇长等职务,但老人从不居功自傲,也从不向人炫耀自己,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边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抗美援朝参战老兵,他也经常教育子女,要体谅国家的困难,不给国家增添负担。
老人常常说道:“比起那些牺牲和残疾的战友,我是幸运的,能活到今天,能亲眼看到国家在发展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我打心里感到高兴,当初的付出也值了"! 望着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抗美援朝参战老兵,我心如潮涌,感慨万千!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涌上心头,泪水湿润了我的双眼,我只有在心中默默送上祝福;老兵不老!愿您晚年幸福,一切安好! 女儿王咏梅讲述父亲隐藏功名的故事
后记
王国华老人当年在志愿军 16军46师136团二营七连,很想与当年排长王传选或其家人取得联系。有知其线索者请与13872012285联系。
王传选 山东人 无其他相关线索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