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占荣,1947年11月出生,学写诗词已历十余年,出版诗集《秋韵集》四部,编著一部。北京诗词学会,河北诗词协会、河北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唐山市诗词学会理事、唐山市丰南区诗词学会会长。
七绝·昔岁乡村端午节(四首)
一
采摘芦叶至西坑,蹦跳鹧鸪欢戏中。
香粽今天别样味,嚼出甜蜜鸟鸣声。
二
窗外榴花火样红,芳香难抵粽香浓。
流涎不敢先伸手,往事爷爷讲未停。
三
野地提篮寻艾草,登梯高挂满门厅。
贫家不惧邪魔扰,唯盼爷爷增寿龄。
四
含羞新妇对窗棂,引线穿针手不停。
落地娇儿需百日,香囊绣好挂心中。
七绝·端午节风俗(六首)
—
吃粽子
满桌香粽欲端杯,先问儿孙祭奠谁。
老伴急忙含笑语,明天齐向汨罗飞。
赛龙舟
斩浪齐发似箭穿,锣风鼓雨战犹酣。
扬波难忘驱鱼意,更展龙威震地天。
注:当年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赶追拯救, 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 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插艾叶
昔年艾叶村村挂,今日难寻几户插。
驱瘴除邪成旧事,满街歌舞灿若霞。
挂钟馗像
请来画像挂中堂,企盼降魔保万康。
昔日明皇原是梦,现今倭犯我端枪!
注:相传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 一大一小。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赤脚,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赤双足。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日,臣姓钟馗,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皇醒后,疟疾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饮雄黄酒
酒杯高举向青天,难抑胸中激浪翻。
宝岛岂容贼盗扰,挥戈策马向雄关。
腰带葫芦
光滑油亮挂腰间,老少皆称祖上传。
可叹今人多傲气,手机一点笑声连。
注:据传,端午节小孩、成人佩带葫芦,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效,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美。
七绝·端午杂咏(六首)
当年舌箭冲天问,激愤唇枪向世仇。
且看今朝波浪涌,万千娇子赛龙舟。
榴花绽蕊彩蝶弹,垂柳轻拂紫燕穿。
早有农家出巧手,包成香粽悼屈原。
世代习俗君莫怪,门插艾草化千灾。
碰杯痛饮雄黄酒,魑魅邪风莫进来。
煮熟香粽满桌堆,敢问儿孙记念谁。
国泰常思清烈志,胸中耸立万年碑。
繁华市场货齐全,香粽堆成翡翠山。
节庆莫思汨罗事,古时代代有屈冤!
汩罗江水起狂澜,千载后生愤泪涟。
斗胆倭贼来挑衅,必将一命向西天。
七律·祭屈原
雨滴五月泪湿衫,难抑心潮向古原。
香粽燃情追梦迹,汨罗流韵卷诗澜。
赛舟激醒千秋苇,点艾熏香百里滩。
一首离骚垂史册,茫茫求索跨征鞍。
七律·祭钟馗
煮酒燃香端午日,虔诚叩拜请门神。
才华横溢通今古,铁面威严断假真。
正气凌霄邪祟惧,刚直审世庶家欣。
天师今日巡何处,余孽兴风又扰民。
七律·悼伍员
山河垂泪哭端午,忍辱威名耀古今。
沙场统兵凭赤胆,宫廷谏言尽忠心。
抛尸激怒钱塘浪,沿岸呼屈英烈魂。
守土保家唯死战,满江呐喊赛舟人。
注: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椒邑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公元前484年五月初五吴王夫差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
鹧鸪天·端午情思
呐喊一声掀怒波,飞驰百艘逐妖魔。问天百代惊天语,审世九州拯世歌。 拨云雨,壮山河,东南礁岛待歼倭。神鹰利剑寒光闪,不负屈原卧汨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