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公园儿,诗意的栖息地
作者/王凤煜
小区旁的青年城与恒大城高楼之间,镶嵌着一块供居民休养生息的精神乐园。虽然面积很小,但因其具备了公园儿的所有功能,被我称为微公园儿。没想到的是,这个微公园儿却成了家人和附近居民的生活依赖。
在附近小区的居民看来,微公园儿就是养在家中的一个盆景。园儿里翠绿的树木,虽然不能参天,每一株却都蓬勃着向上的欲望,小草谦卑的匍匐,柔软着善意。花开的声音诉说着人间的静美。那些雕塑用灵魂解释着人类的诸多哲学命题。除了花草以及虚拟的生命之外,高楼中的居民,随意俯瞰着微公园儿里灵动的场景,远比看《清明上河图》更加清晰。每个人的或柔美或善良被放大在图画里,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和生活的感悟。居民们把自己参与其中,变成一朵花儿芬芳俗世,亦或演绎一首诗去吟诵生活。政府土地资源精细化的理念,让微公园儿成了每一户家庭门前的盆景,这些虚幻而又现实的场景,时时在营养着内心。

走在公园儿彩色的小路上,一个个遛弯儿人仿佛徜徉在水中的鱼,小小的身体在游动捕食,把顺流而弯的小路游成了溪水,每一个捕食者把捕到的生活乐趣加工后,放在家庭的茶台前餐桌上,当做招待客人的美食,或者作为成果向朋友炫耀生活的惬意。坐在公园里看曲曲弯弯的小路,和过去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不同,再也不会把脚下路看成是绞索或者圈套了。在公园小路两侧,那些来自于大山或者河底的石头被雕塑成生命的精灵,放在目光之内,有的像被春风抚摸的羊群,于心的草原上放牧;有的是被雪花覆盖成碑帖,用来怀念先贤的睿智与光荣;和夏花一起绽放闪着力量光辉的钢塑,透着人生奋斗的豪迈。
不知什么时候小公园的一角悄然转换成年轻人的伊甸园。绿树营养的草坪上,一对对恋人于天下太平之境中尽享人间温暖。那些随早来的露水或故去的晚风来去的时光,优雅地穿梭在青春的身体里。草坪成了草原,男人笑成了白马。每一朵花儿都绽放着属于年轻人内心的笑意。自由随着风筝放飞,爱情幻化歌声起舞。中老年人在这里找到了晚来的甜蜜。有的不顾桃花布下的陷阱,忘记了泪水烫伤的情愫,学着蜜蜂与粉花互相馈赠着所有。微公园的存在让每一个年份都变得丰腴而充实。

在小公园的北侧,设计者顺势而为建了一座假山,供居民们攀登。山尖争相登顶者尽显不老英姿,豪情和浪漫一起敞开胸怀。轻松繁茂的树下人们高歌一曲抑或诗意飞扬。虽然只有几十步台阶,远不及山峦陡峭,却也因此有耄耋的老者趋之若鹜。尽管树木不够高大,许多人仍然倚绿留影。镜头里青春随云奔跑,年龄在光阴里倒退。蹬临假山之顶,任随清风运走所有的老迈和不堪。
坐在静态功能区的小石凳上,发呆晒太阳是很多老年人的选择。被时光追得遍体鳞伤之后停下来,让温暖的阳光抹去心里的阴影,从吹向城市的春风中获得喜爱之情。不再火急火燎地赶路,用充裕的时间欣赏眼前的美景,看隔岸的灯火如何照亮涛声;观远去教堂的塔尖怎样刺破悲情。过往那些丑与恶都被一一原谅。用安详的目光与晨曦或者暮色对峙。从邻家小囡目光里重新获得认知世界的清澈。让过往那些争吵失去感应,让那些焦虑疼痛得以消磁。忘记锅碗瓢盆儿的碰撞,任春风吹去骨刺或者风湿,使安逸和幸福系统再一次升级或者重建。不再关心花开花落,雾开云散。在微公园儿里把自己变成一只鸟儿,栖息一处,在日子的闲散中望余晖的灿烂或紫红。

在微公园儿的儿童娱乐区,还没有上学的小孙女和她的小朋友们热衷于核心地点的缓坡上。顺着缓坡骑着她的三轮车,很快找到了人生第一次冲锋的快意。兴奋使她们的脸蛋儿比花朵还要粉红。不知疲倦地踏上那块仅属于她的人生的高地,快乐弥漫开了奶奶脸上堆积已久的皱纹。
说到健身场地,微公园儿更是布置的科学合理。足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地,棋牌桌依次排列。那些常见的健身器械更是应有尽有。微公园成了居民减肥的天堂,养生的福地。

沿着微公园儿的边区行走,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小广场上被激发起来的社区活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老年舞蹈队员的身上。仔细观察微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讲述着人间的美好。晨练的脚步丈量着生命的长度,鸟影随意书写着放飞的心情。
在长春市,我突然发现很多小区都有这样存在于居民区里的微小公园儿,这是不是与长春人的人均寿命见长有关我不知道,但这些见缝插针的公园儿所带来的愉快,从市民的脸上是显而易见的。微公园儿改善着城市的环境,提高了城市的活力。是政府与居民的绿色纽带,更让春天常驻于长春人的心里!
本期责任编辑:蝶鸢 荐稿&组图:华玉



【作者简介】北方四叔,原名王凤煜,1958年出生。吉林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写意人生》,诗集《真情诉说》和《蓝绿风》等。80年代开始。诗歌、散文等创作。作品散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春风》报刊杂志,天下文学传媒。


【主播简介】小芳,原名李芳,喜欢诗歌,朗诵,喜欢音乐,喜欢大自然,更喜欢过那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