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苦苦菜 也叫苦菜子,菊科植物苦丁菜的嫩叶。药食兼具多 年生草本植物。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味感甘中略带苦,可炒食或凉拌。凉拌时先将苦菜择好洗净,过水轻焯控干晾凉,姜蒜切末,加入盐、鸡精、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少许,搅拌均匀后装盘即可。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海明老师的文章了解一下吧。

那片绿绿的“苦苦菜”
海 明
曾经流年岁月,难忘的事能有几许,但其中一件事印记犹在,那就是挖苦苦菜。
六月间,放学后,夕阳绕山头,校园已静寂。我和妻子走出校门,来到村民田间地头挖苦苦菜。
走在乡间小路上,望着一块块婷婷的玉米,整齐地穿着墨绿的夏装,在夕阳余晖地映照下,显得精神抖擞,生机十足。在玉米行间里,藏着大片又嫩又绿的苦苦菜。
“哟,这么多!”我惊喜地叫着。“对啊,你看那片片嫩叶,简直翠色欲滴,好美啊!。”
妻子立刻弯腰、墩身、爱抚着一朵朵苦苦菜,好似爱恋自己心爱的宝贝。她拿着小铲刀,小心翼翼地铲下一朵朵又嫩又肥的苦苦菜。我紧随其后,忙着捡拾。一会功夫,就丰收了一塑料袋苦苦菜。
回来后,我们将苦苦菜摘捡、洗净、煮熟,盛在盆子里,然后用油辣椒、蒜酱和香醋拌好,夹一筷头香喷喷的苦苦菜,沁人心脾,吃在嘴里,香在心里。
妻子把拌好的苦苦菜给同事一人一碗,他们边吃边赞口不绝。
“是啊,这么美味的菜,堪称“宴席珍品!”妻子津津乐道。我从她的眉宇间和话语中体悟出她心里是多么愉悦,多么欣慰。
这就是她,一个殷勤大方、勤于付出、从不计较、真诚和善的城郊姑娘,自从分配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山村小学,不仅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还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她从没嫌弃过、怨悔过这里的一切。
她在这里足足生活了十五个年头,无论同事,还是村民都夸赞她:“勤奋、善良、务实、人品好。”她的确如此,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从不索取、不贪婪,爱挑重担、有责任心。
在我心里她就像那朴实无华,散发着淡淡清香味的“苦苦菜”。
是啊,一朵朵、一片片“苦苦菜”让人回归自然,也让人忆念翩翩……
在我眼里“苦苦菜”就是个宝,是一种救命菜。记得老人曾经说起,苦苦菜在中国人闹饥荒的年景里,它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
“苦苦菜”也是革命希望之菜,翻开史册,中国红军长征时期,有多少战士沿途挖食野菜,其中就有苦苦菜,从而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如今,我们食用它,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健康,为了生命的质量。“苦苦菜”,是一种绿色保健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苦菜中含有蒲公英醇、胆碱等成分,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菜水煎剂对急性淋巴病型白血病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我很喜欢吃“苦苦菜”,因为我是农民出身,与苦苦菜有深厚的情缘。
记得小时候,跟随大人在田间劳作。大人除草,我就挖苦苦菜。回家把苦苦菜清理干净,用清水洗上三遍,然后投入大锅用开水煮熟,再撒上盐,滴点醋,“苦苦菜”便发出阵阵诱人的清香。于是,我盛上一碗黄米干饭与苦苦菜一同吃起来。说实话,黄米干饭把我吃伤了,因为吃多了胃发酸,还会发疼,但那片绿绿的“苦苦菜”从没让我厌吃,至今还在食它、眷它、念它。
时移世易。如今,我对苦苦菜仍旧深怀一腔浓浓的情感。

作者简介:海明,男,回族,出生于1970.9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刘店小学。自执教以来,勤学善研,先后在《宁夏教育》发表1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置身尘世,嗜好文学,闲暇之时,游走于文字之阡陌中,笔耕散文、诗歌、小说、随感等,文章散见于“甘宁界”、“花露文学”、“鲁艺文苑”、“作家部落、“天涯诗刊”、“岚漪文苑”、“作家故事”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