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的盛夏
作者:虫二
七月的湘南往往是最热的时候。稻苗已经长到齐腰深了,结长秧包。在稻苗茂密丛中,布满了大小各异的蛛网,花黄色的蜘蛛身上有着美丽的条纹。田埂上的黄豆秧湿漉漉的,露水像豆子似的挂在秧颈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
清晨的序幕被公鸡的鸣叫声拉开了,鸡群起的比人早,凌晨便开始喃喃细语。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跑出鸡圈,乐此不疲的到菜园子,池塘边寻觅食物。

菜园子里的南瓜最为鲜嫩,黄瓜挂满了茂密的藤上。红薯秧像地毯一样,铺满了山坡,玉米一副水嫩的模样。豆角密密麻麻挂满了枝头。洼地的丝瓜,顶着黄花多得数不清。三五只蝴蝶在瓜上飞舞,相互逗趣。
园子小径两旁的紫色的,红色的紫薇花,枝繁叶茂,色艳穗华,正如火如荼地绽放着。“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
只见炊烟袅袅从老宅的烟囱徐徐升起,与周围正在散去的雾霭融为一体。
骤雨过后,塘田水满,禾壮草茂。村口荷塘蛰伏的青蛙,肩背绿纹光滑细嫩,胸腹洁白如鱼肚。对它喊叫几声,便“扑通”地跳进水里,过一会儿,又从荷叶下以最标准的蛙泳姿势游过来。鼓起一双大眼睛与你对视,你去抓它,立马以惊人一跃,跳上塘坎。然后哇,哇,,的喊上几嗓子与你逗趣。

夜寂人静,月亮洒在荷塘。这时,阵阵蛙鸣彼此起伏,像摇滚乐,声嘶力竭,高潮迭起,时而又戛然而止,像是曲终人散了。不一会儿,蛙声又起了,像是进入悠远舒缓的第二乐章…
“青草池塘处处蛙。”村庄在蛙声包围中睡觉了。“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蛙声的催眠曲中,丰收在即。
故乡,如月光下的影子挥之不去,时常会触动我的灵魂。乡愁在这一刻,泪水漫过了我的双眼。

老家春江舖
作者:虫二
一块块石板路
一条幽深的 巷子
在巷子的深处
蟋蟀和翠鸟在唱着楚国的歌谣
青藤和苔鲜覆盖了屋墙
瓜藤上的瓜伸到了水塘里
花鸭在池塘里扎猛子。
锦鲤在啃食着水草

曲折而绵长的春江舖
挤满了赶集的人群
酒坊里传来出酒的吆喝声
油炸煎饼的香味弥漫半条街市
碾米铺里在议收割的日子
铁匠店里镐头还在锻打
在互道久违谋面的客套中
像吵架一样夸张的表情下
自产自销在口头协议中达成。

刘兰玲简介: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山里的村庄》,《9月里的荷塘》入选南方优秀诗选。歌诗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岭南微文学传媒《当代诗报》,《岭南作家.诗刊》,《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当代美文杂志》等多家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