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岁月
文/常工
第二十二章勤劳的回报
在农村尽管很累很苦,但是苦与累对勤劳的人来说,是磨炼更是一种收获。那时候我的家在村子里最东边,三间房的院子,占地面积有一亩多地,大门前是生产队分给我家的两亩多的自留地,种的是玉米。因为当时全家人吃供应粮,生产队再按人口分配一些小麦、谷子、糜子、荞麦、黄豆等粮食,自留地生产的粮食,以及磨米面下来的糠麸,用来喂猪鸡。在安仁那几年,家里每年都要养三头猪,杀一头卖两头。猪肉只能满足冬季食用,春夏秋三个季节,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只能是鸡肉、鸡蛋和兔肉。

下乡时我把在城里养的种兔带到乡下,在当地遍地青草野菜,兔子的饲料来源十分丰富。兔子繁殖能力很强,一月一胎,一胎能产仔兔六七只,多的时候,搭了两排兔舍,成龄兔几十只,每个月都可以杀几只。养鸡也很经济,夏秋两季都不用喂粮食,我家的东墙外是一条长达五百多米的灌木丛,乔木灌木混杂,草木葱郁,人都很难钻进去,蚂蚱、昆虫是小鸡的美味,天刚亮鸡就成群结队地跑出去,一头扎进树丛里,不仅有充足的食物,还有嬉戏的场地,吃饱了、玩累了就栖息在树荫下,多数母鸡都能回到院子里的鸡窝产蛋,也有一些母鸡就在树丛里絮窝,把蛋产在那里,二三十枚了,母鸡就该抱窝了,除了觅食离开,昼夜孵在蛋上,待到21天,小鸡用它尖尖的喙把坚硬的蛋壳鹐出小洞,挣扎着把毛绒绒的头伸出来,呼吸两口清新空气,拼命地向往挣,挣脱了蛋壳的束缚,小鸡雏叽叽地欢快的唱着,围着它的鸡妈妈嬉戏。待鸡雏全部孵出来后,鸡妈妈领着孩子们教它们捕食昆虫。太阳一落山老母鸡就领着它们回家来,每年一进五月,都会有几只老母鸡抱窝,鸡雏不用买,也不用人工孵化。这是动物的本能,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萝卜白菜种完了,我利用农闲这几天,割了好多的野菜,当年没有除草剂,遍地的老苍子、灰菜、苣荬菜,割回来后剁碎沤到大缸里,稍经发酵后,拌些糖麸就成了喂猪的好饲料。院子很大,种了十多种瓜菜,除草培垄就够我忙乎的,背垄这活儿不能急,一条垄沟左右分土,既要均匀,又不能压住苗。在农村有句话叫:人勤地不懒。人要勤劳,土地会给你丰厚的回报。在我家的东墙外有一条撂荒地,春季我把荒地翻过来,平整后栽了四垄葱,农村栽葱施草木灰做底肥,草木灰钾肥含量较高,葱叶翠绿,还抗倒伏,社员们收工路过,葱叶尽管掐,只要是不连根拔就行。(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