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惹事、不怕事、敢平事、能胜事
作者:罗援将军
最近,印度媒体公布了一份对“6.15冲突”中方释放的印度俘虏兵的采访记录,使人眼界大开。

印方“打后自招”(注意不是不打自招,而是打后才招,看来是欠打),这次冲突是由于他们违反双方高层会晤达成的协议而引发的;

是印军联队长巴布上校(上图)心存侥幸率队越境企图占领我方营地而挑起的,印军抓人纵火在前,我军反击驱赶在后,言之凿凿,印军罪责难逃。
这也应了印度总理莫迪说的那句话:“中国军人没有越过边境。”
但有一个细节,让人忍俊不止。

印军越境后,发现我军“只留下空帐篷和一些没有带走的物资”,“以为中国军队的人都撤了”,“就打算把这些帐篷拆掉和物资一起作为战利品运回来”。
这智商真是蠢得可以,难道没有看出这是“空城计”,是在引蛇出洞吗?怪不得印军总打败仗!
说印军智力不如人吧,还有情可原,没读过兵书嘛。
但是,他们的体力也竟然这么不经打。
采访中,印度战俘如是说,“很快我们很多人被打成重伤”,“我们所有一百多人争着一起往河边跑,但是那条沿河的路边上就是悬崖,由于天黑,我们又害怕被追打,很多人在逃跑时掉进河里。”
这可是印军自己说的,没有添加任何政治佐料,完全是原汁原味。
原来印军就是这个战斗力?在月黑雁飞高的时辰,想来打劫越货,结果落得未战先跑,抱头鼠窜,失魂落魄,逃不择路,大多死于非战斗减员,这可别怪我军没有手下留情了。
倒是那些跑得慢的,享受了一下中国军队优待俘虏的政策,吃上了一顿“可口的饭菜”。
当记者问印军俘虏兵,中国有多少伤亡时?他无奈地回答:
“因为当时天黑,突然受到中国人的攻击,所有的人都很惊慌,一切全乱了。谁也不知道中国军队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武器。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根本没有可能看清中国军队的情况”。
这就对了,幸亏没有看清,若看清了,回去更闹心!知道什么叫“静如处女,动如脱兔,行如霹雳”了吧?
在采访中,这个俘虏兵后悔不已,说了一句大实话,“如果在十五日晚上,我们早就知道他们还没有后撤,我们也许不会去了。”

是啊,要知今日何必当初呢,谁让你来惹中国的呢?你们的老前辈没有告诉你们,中国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吗?
军中无戏言!现在知道后果了吧,但悔之晚矣!

这篇采访报道的点睛之笔还在最后一段文字,在把已经当了替死鬼的巴布上校(上图)数落了一顿之后,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他也没估计到中国人会这样打架。”
那么,阿三猜猜,下次中国人又会怎样打架呢?

来源:罗援博客

作者:罗援
著名的军事专家,少将军衔。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中国军方“鹰派”代表人物。自称为:鹰胆鸽魂,(出版同名著作)是“理性的鹰派”。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主编或与人合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军事预测学》、《国际战略论》、《战略学》、《战略评估》、《伊拉克战争点评》等。
朗诵:李同生
有着27年的军旅生涯,现任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朗诵发烧友。崇尚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作品,求德思诚。其朗诵沉静舒展,情感浓重,心随诗意,自然流畅,时而高亢激烈,时而娓娓道来,塑造真切的画面感,用心与听众交流。他坚信朗诵艺术可以让诗飞翔,让灵魂闪光。

臧鹏飞,青年录音师,毕业于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早期从事影视录音、配乐等工作。后创立太原大元映画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作品赢得了广阔市场,成为行业后起之秀。

转载编辑: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