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包中的十二生肖文化琐议
曹焕荣
香包品种繁多,其中十二生肖独占鳌头。有卧式生肖、挂件生肖、成套或单件绣品生肖、人物生肖等等,惟妙惟肖,生动鲜美,倍受人们的关注,成为香包中的重要文化品牌,供不应求的抢手货。
为什么民间艺术家总喜欢做十二生肖香包呢?我调查过很多行家里手,她们的回答几乎众口一词:“香包像人一样,都有属相”。“香包是给人做的,属什么的人就选什么”。这既说明“源”,属相密码,属相符号,属相内涵,中国人的文化的根,文化传统;又说清了“流”,人各有属相,各有兴趣和爱好。还道出了十二生肖最受欢迎的秘密:它是一个文化品牌,有文化属性,又有商品属性,是“大路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十二生肖探源
生肖,即人所生年的属相。古时的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来羊,申为猴,酉为鸡,戍为狗,亥为猪。这种记载见《论衡·物势》和《论衡·言毒》。以为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称十二生肖,也叫“十二属相”。《周书·宇文护传》:“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四谓十二相属之说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者。
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地方民俗殊异,因此,从民俗文化学角度看,十二属相的来龙去脉说法不一。这里简要介绍目前学术界完颜绍元、董家遵、仲富兰等先生和民间认为的几种源流。
一是“兽历说”。一种意见认为,十二生肖是北方少数民族动物纪年法与古代华夏族干支纪年法相互融合的结果。古代居住在我国西部、北部等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长期以狩猎和畜牧为生,动物是他们最常见、最基本的生活资源,所以许多事物多用动物来表示,由此产生,用动物纪年的办法。《陔余丛考》记“此起于地俗,至汉时,匈奴韩邪款塞入居五原,与齐民相杂,遂流传入中国耳。”这种用动物纪年的风俗传入中原后,并与汉族原有的干支纪年法相结合,产生了十二生肖。因此东汉王充《论衡·物势》有“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等记载。民族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存在用动物纪年的古历法,说明此风俗并非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所独有。
二是“星宿说”。这种意见认为,十二生肖是华夏族原有的纪年习俗,是古老的干支纪年法的衍生物。为了便于记忆,把干支纪年法中的十二地支同十二种常见的动物名称搭配起来。又古人把天空的星宿分为十二次,分别以世间的动物命名,当这种十二星次划分的观念运用于历法而变为十二地支后,原有的星宿名称,也随同演变为地支的“副符号”(即生肖),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定型为十二种动物。从湖北云梦发现的秦简《日书》可知,战国时以十二生肖配十二地支的观念已见流行。但其中以“午”为鹿,以“未”为马,以“戍”为羊,以“酉”为水,在搭配和命名上与现在通行的生肖不尽相同,说明是星宿名称演变为地支“副符号”过程中的伴生现象。可见远在汉代匈奴内附中原之前,十二生肖已在华夏内独自行成了。
三是“图腾说”。这种意见认为,现在民间通行的十二生肖乃是古人所崇拜的十二个图腾的遗迹。据记载,我国最早的姓共有十二个,它们均由初民社群的图腾崇拜演化而生,这十二个图腾分别是鼠、牛、虎、麒、龙、蛇、马、羊、猴、凤、狗、象。十二个最古老的姓都建立在图腾制上,既是图腾的名号,也是社群的名号。现在所谓生肖是以动物象征人的出生时间,正与姓的由来——所谓“因生赐姓”的意义相同。古代图腾与现在通行的生肖的差别,是由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所造成。如麒麟的原型是麋鹿之类的动物,是周代贵族崇奉的图腾,不许常人使用,为尊敬,进而讳言,民间受此限制,便另以“兔”代替,《述异记》云“殷时兔生角”。象又为何变成猪?据历史地理学者考察,古时我国境内象的产地很多,如合水出土的250万年前的“黄河古象”,正宁出生的“剑齿象牙化石”,说明那时,我们这一带也有大象存在。后因气候变迁,象的栖息地逐渐向南移动,到秦代已大为减少,以至于灭亡,它在生肖中的都被玉帝封为第一了,你还懒睡着!”猫惊醒后弄清事由,一下恼羞成怒,不由分说一爪子压着老鼠,仇恨地大嚼起来,这便是猫吃鼠和十二生肖中没有猫的缘由。(学者则认为,我国干支纪年法传说产生于夏,甲骨文记载不晚于商。从生物进化角度看,猫的历史比人类长。《礼记》中记的猫,或《诗经》“有熊有羆,有猫有虎”之豹猫等。今天的家猫,据考证,来源于印度的沙漠猫。印度猫进入中国,大约始于汉明帝之后。这离干支纪年法的产生已相去千年,那时排十二生肖时,猫还未加入“中国籍”,所以十二生肖中无猫)。再说龙为了上天时武装得美一点,便乞求生性花丽的雄鸡借给它金色的长角。公鸡说什么也不给,“你上天竞争,我也去角逐,借给你,我怎么入选?”两个争论不休,好心的蜈蚣跑来圆场,“公鸡,把角借给龙吧,龙没有角,和蛇便难以分辨。你那么美丽,少了角,也比凤凰还美,准能入选。再说,龙如果下界后不还你角,我当证人,我陪你。”雄鸡经不住蜈蚣的劝说,看到龙可怜巴巴地再三哀求,只好应允,便把金角借给了龙。果真,龙和公鸡都如愿以偿地入选十二生肖。可是,事后龙怎么也不归还所借雄鸡的金角,公鸡讨要时,龙不是上天,便钻入水中,公鸡无法,只好找中人蜈蚣,蜈蚣也无奈,只好拿好话搪塞公鸡,公鸡一气之下,就吞食了蜈蚣,还不解恨,见小虫子就吃。从此,以利爪刨地,能刨出的昆虫,尖喙都不饶过。……就这样万物生生有序,动物排列有先后。人们便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
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命名生肖纪年,流传至今。
十二生肖的排列依据
中国的十二生肖序列是依据什么来排列的呢?这个问题,八九百年前已有人提出探讨,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学者见解等多种说法。
创世说。神话说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是一个混沌的大气包。一只生活在气包里的老鼠憋得难受,咬出了一个裂缝,气包里的气通过裂缝散发出来,清则上升为天,浊则下沉成地,天地由此而生成,其时正当“子时”。于是民间剪纸、香包都有“鼠咬天开”的图样。后人据此排列时辰,便以子时为首,又与打开天地的神通广大的老鼠相搭配,这是鼠崇拜的心理遗迹。民间还说,是轩辕黄帝选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值年,流传现在。
阴阳说。宋洪巽《旸谷漫录》中说,“子、寅、辰、午、申、戍俱阳(阳性地支),故取相属之奇数以为名,鼠、虎、龙、猴、狗皆为五指,而马皆单蹄也;丑、卯、巳、未、酉、亥俱阴(阴性地支),故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这是用阴阳交替说来解释。明代许世杰《草木子》中说“术家以十二生肖配十二时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犬无胃,猪无筋,人则无不足。”只有老鼠是个例外,前足四趾,后足五趾,前阴后阳,正好符合“子时”阴阳兼备的特点,所以排在十二生肖之首。
时序说。明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认为,一个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十二生肖是依十二种动物出没活动的时间特点与时辰搭配而成:子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正是老鼠活动最为频繁活跃的时候,故鼠配子;丑时牛吃足了草,还在咀嚼,正做晨耕的准备,故牛配丑;寅时老虎腹中饥渴,最为凶猛,故虎配寅;卯时月亮银光洒在地上,传说月中有玉兔,故兔配卯;辰时正当游龙行雨,故龙配辰;巳时蛇不伤人,远离行道自由自在,故蛇配巳;午时阳气下落,阴气将生,而马是“阴类”,故马配午;未时最宜羊吃草,不会影响草的再生,故羊配未;申时猴子喜欢啼叫,故猴配申;酉时鸡儿回窝,故鸡配酉;戍时狗开始上岗,为主人守家看门,故狗配戍;亥时猪睡得最熟,故猪配亥。
此外,还有星宿排列说,字义说,五行相克说,物性地支相配说等等,各种解释各有得失。因此,十二生肖排列依据等问题,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未解之谜。
周恩来妙语解释十二生肖
一次,周恩来和欧洲同学聚餐。
可能酒喝多了,一位德国同学站了起来,
讽刺说:" 你们中国人都是属什么猪啊!狗啊!老鼠啊!
不像我们,都是金牛座、狮子座、仙女座……-
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 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谓的胆大心细。
如果勇猛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
而你没有勇猛,一味的谨慎,谨慎就变成胆怯。
这一组也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二。"
周恩来看着这些贵族,补上一句:
"所以当我们表现出谨慎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中国人没有勇猛的一面。"
"实际上,我们祖先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智慧和圆融, 从来不会单独给一个要求和任务。"
看着大家陷入沉思,周恩来继续往下说:
"第三组是龙和蛇。
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
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 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历代的祖训。"
"接下来是马和羊。
马代表勇往直前,直奔目标 ,羊代表和顺 。
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周围,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
但是一个人如果光顾着和周围和顺,之后他连方向都没有了,目标也失去了。
所以一往无前的秉性一定要与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祖先对中国人的第四组期望。"
"再接下来是猴子和鸡。
猴子代表灵活,至于鸡呢,
以前的年代没有钟,都是听鸡鸣声决定一天的开始,所以鸡定时打鸣,代表稳定。
灵活和稳定一定要紧紧结合起来。
如果你光灵活,没有稳定,再好的政策最后也得不到收获。但如果说你光是稳定,一潭死水、一块铁板,那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了。只有它们之间非常圆融的结合,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的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变通地前进,这才是最根本的要旨。"
"最后是狗和猪。
狗是代表忠诚,猪是代表随和。
一个人如果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 而反过来 ,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
所以无论是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忠诚、对团队的忠诚,还是自己理想的忠诚,一定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容易真正保持内心深处的忠诚。
这就是我们 中国 人一直坚持的外圆内方,君子和而不同。
中国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肖,有的人属猪,有的人属狗,这意义何在? 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期望我们要圆融,不
不能偏颇,要求我们懂得到对应面切入。 比如属猪的人能够在他的随和本性中,也去追求忠诚; 而属狗的人则在忠诚的本性中,去做到随和。"
解释完十二生肖,周恩来说:" 不知道你们那些宝瓶座啊、射手座啊、公羊座啊, 体现了你们祖先哪些期望和要求?也希望不吝赐教。结果呢,席间都没说话,全场鸦雀无声,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最后贵族同学们纷纷由衷地表示对中国人和中国人的祖先非常敬佩:"没有想到中国的十二生肖有这么多的寓意啊”。
十二生肖诗
遍翻典籍,历史上有很多十二生肖诗,深蕴文化意识,越读越有文化品味。明朝文人胡俨,把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全写进一首诗里:“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徙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诗中鼷鼠即“小鼠”,牛女即“牛郎织女,”骊龙是龙的一种,其颏下有珠一颗谓之“骊珠”,“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用角去撞篱笆,“祝鸡”指呼唤鸡,“舞阳”句,指被汉高祖封为舞阳侯的名将樊哙,曾在沛县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曾在东海滨放猪。这首七律诗虽不算工整,但把十二生肖按顺序篏入诗中,真可谓匠心
独运。
宋代理学家朱熹写过一首有关十二生肖的诗:“昼闻空箪啮饥鼠,晓驾赢牛耕废圃。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挑垂架梁,养得鹍鸡鸣角角。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南北朝学者沈炯也创作过一首《十二属相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古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情怀。狗其怀物外,猪蠡窗悠哉。”给文坛留下了千古佳话。
十二生肖联
十二生肖作为一种内涵深刻的古老的传统文化,每逢春节便在对联中也表现了出来。于是文人雅士极尽才能,便在什么属年贴什么内容的对联。下面,每一生肖抄录一联,以飨爱家。
鼠年联:子鼠一点红,补气利水称良药。
亥猪三大盆,营养丰富是佳肴。 横批:鼠年大吉
牛年联:喜牛,爱牛,从来不吹牛。
爱牛,育牛,甘当孺子牛。 横批:决不顶牛
虎年联:春光万道,虎威千山。 横批:虎虎生气
兔年联:春从红梅报起,年从玉兔迎来。 横批:兔魂连海
龙年联:龙年呈龙瑞,春节溢春光。 横批:华夏龙腾
蛇年联:蛇年迎春花开早,新岁纳春喜事多。 横批:金蛇狂舞
马年联:腾飞骏马奔千里,改革春风暖万家。 横批:人欢马叫
羊年联:羊年喜,千家祝福。
国运昌,万物生春。 横批:骖羊带头
猴年联:金猴奋起千钩捧,
玉宇澄清万里埃。 横批:美猴聘目
鸡年联:腊梅一开报春信,雄鸡三唱兴中华。 横批:闻鸡起舞
狗年联:犬卧阶眠知地湿,
高临窗语报天晴。 横批:黄耳守夜
猪年联:猪多肥多,粮多副食多,多,多多多,
你为我好,他好国家好,好,好好好。 横批:猪如海蛟
十二生肖成语
十二月生肖不只是纪年的符号,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一种进取的精神和力量,见诸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表现在书法、绘画、舞蹈、曲艺、文学、民间故事之中。浓缩典故、经验、绘画、训诂、故事、事理等的成语,十二生肖嵌在其中,比比皆是,回味无穷。
鼠目寸光 鼠窃狗盗 鼠牙雀角 过街老鼠
牛头马面 牛鬼蛇神 牛溲马勃 牛郎织女
牛刀小试 九牛爬山 金牛奋蹄 牛头不对马嘴
虎虎生气 虎头蛇尾 画虎类犬 虎尾春冰
虎落平川 虎踞龙蟠 虎口余生 虎口逃生
虎视眈眈

曹焕荣简介
甘肃省正宁县人,民俗研究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曾在《中国文化报》《中国老区报》《中国水报》《中国作家》《诗刊》《青春诗歌》《地火》《芒种》《飞天》《散文选刊》《剪纸报》等发稿。出版《黄土魂》等十四本诗文集,诗文入选全国省级三十多种选本,数十次受奖。曾出席韩国国际民俗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