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张仪PK屈原衍生的节日
文/俞祥明
端午过去几天了,没什么大喜大悲之事,但有些话如鲠在喉,不说不畅。
六月二十五日,一早微信群中就出现了热闹的问候声,有问候“安康”的,也有问候“快乐”的。
对于后者,我倒是及时提醒了一下:今日不宜问候快乐。
大概的理由就是:追根溯源,端午节不是粽子节,也不只是一个庆祝的节日,它是驱毒避邪,禳灾纳吉的节令。
另外,端午节的设立与屈原之死有关,本意在于祭奠屈原,想想屈大夫《屈原列传》中的“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凄苦样,我们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
所以我在各个群落里装模作样地鼓噪:请装一天悲摧的模样吧,努力装,装出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效果,不然,汨罗江底的冤魂会不瞑目的。
虽然措词有些调侃味,但用意显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宗旨,在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重阳是倡导尊老的,中秋是讲究团圆的,春节是推崇欢聚的,而端午则显得凝滞、肃穆、悲摧些,祭奠先人,兼驱邪避害,力保安康的。
也许有些人听了不以为然,“我的生活我做主”,我想把每一个节日都过成喜庆的模样与你何干?
如果这是出自一个未成年人的过节态度,我们自当无可厚非,确实,对孩子来说,无论什么节,只要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玩耍,有许许多多的零食菜肴可供品尝,这就是他们的“节日”。至于节日中所包涵的文化意义,他们压根无暇顾及。
但于成年人而言,过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节日,这样的要求不算太高吧。
也就是说,把对生活的思考,放进每一个节日中。除了乐观进取之外,再掺合一些忧患意识,警戒自身,要善待自然,顺时而为,应该是很有裨益的。
在这里,我再大胆妄谈几句:有一个姓氏的人群在端午节,也就是屈原投江日是比较高兴的,那就是张姓。
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屈原政治生涯的落魄与一个叫张仪的谋士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这么说:张仪是屈原的一个苦手。正因为张仪处处作梗,挑拨离间,才使得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想当年屈原带着楚国的旨意到齐国去与齐结盟,本来屈原跟齐王聊得挺好的,齐国也答应了和楚国结盟,没想到楚王却派了一个勇士宋遗到齐国将齐王大骂一顿,齐王一生气,不仅撕毁了合作条约还把屈原给扣押了。
屈原出使齐国前脚一走,张仪后脚就来到了楚国,破坏楚齐结盟。楚王听信张仪:”愿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与楚结盟“,而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这还没完,张仪还有更损的手段,也是屈原出使齐国,商量齐楚结盟的事情,屈原在前方费尽口舌游说齐王,而张仪又来阴的,张仪不顾楚怀王要杀他的情况下前往楚国,在靳尚等人的斡旋下,张仪不仅免于一死,还成功劝说楚王背弃与五国的缔约。
老天爷不开眼,既生屈(原)何生张(仪),屈原遭遇张仪是楚国的不幸,更是屈原个人的悲剧。张仪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屈原在面对这样一个狡猾的张仪时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深爱的国家沦陷,洁身自好的他痛心疾首,踟蹰汨罗江畔,最后义无反顾地愤而投江。
毫无疑问,张仪是害死屈原的罪魁祸首。
也就是从那时刻起,屈家与张家从此成为不共戴天的世仇也未可知。(以上纯属戏说,张姓兄弟姐妹不必较真。)
行笔至此,抬头瞥见几只小强在我老妈的橱柜上爬行,这几个畜孽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如此嚣张,更坚定了我对端午节避邪防疫,护佑生命这一宗旨的认可。
临行之前,我再三嘱咐老妈,去村委会领取灭蟑螂的药丸,尽早剿灭这些害人虫。
端午节的设立是老祖宗的智慧――顺应天时,趋吉避凶,方为上策。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后人要祭奠跟防疫两相顾,没有了身心健康,快乐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最后向各位轻道一声:端午安康,愿好人一生平安。
2020.06.27于城桥
责任编辑:彭永征
俞祥明,笔名鱼乎,男,浙江省嘉善县人。中学教师。多篇作品发表在《当代先锋文学》,现为《当代先锋文学》驻站作家。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杨秀波 龚刚 张小平 李磊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