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段亚明,笔名圈圈是句号,宝鸡市职工作协会员,宝鸡市心理学会会员,陈仓作协会员。文章发表于各网络平台。


秋 思
文/段亚明
“南山南,北山北,有山无水好悲催。”略带沙哑的歌声如同眼前的大山般充满苍凉的意境。生活的磨砺让大山里的住民也有了诗人般的情怀和才气。用胸膛里喷发出的怒吼再向上天宣告着不满和祈愿。虽然他的怒吼是委婉的,艺术化了的。
北方的山也是一片葱茏,却缺少了丰润的感觉,就如同丰满和瘦小枯干的妇人一般,差异如此明显。南方的山水会让不期而至的雨丝洗去风尘,就是素面朝天也是素净的。北方的山水即使裹上头巾,也会是灰扑扑的,用文学的语言讲,多么沧桑的山,多么遒劲的枝干。
天空蓝蓝的,泛着冷色。天空下的行人开始缩着脖子出行,往日看不见枝干的树冠也逐渐斑秃了。远处的山峦如同不耐烦的画家蘸了油墨一通乱甩,山峦呈现出好看的花脸。招惹的尘世中的男男女女纷纷去访踪探幽。
大山虽然宽容,一波一波的红尘男女终于让老人家烦了。一声令下,风唤醒了潜藏在山林里的响器班子,鼓号齐鸣,铙钹叮当,琵琶胡琴嘶鸣,树木随着风指挥棒的舞动跳起狂野的舞蹈。“无边落木萧萧下”抖落的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增添了恐怖的气氛,枯枝探出手去抓住姑娘飘起的长发不放,和谐的“森林野舞曲”调多了一声裂天的长嚎。远处也配合着有滚地葫芦的叫声传来。当大山恢复情绪平静的时候,层层落叶已经掩盖了人迹,红尘男女们留下难以泯灭的痕迹需要几百年的时光去消磨,那是善良的大山无法做到的。
我的思绪和行动总是落后于大众反映的时间,我会在初冬的时节去探寻秋的痕迹,走出家门,迈着散乱的步伐去薅秋的尾巴。
丰收的秋是多彩绚烂的,甚至是喧闹的。广阔无垠大地上洒满了蚂蚁似的人群。搬运着大地的恩赐,大地也敞开胸怀接纳索取无度的人们。时间流逝,多彩的秋慢慢褪色,五彩缤纷,琳琅满目都走入了大小家庭的餐桌,超市的货架。填饱了人们的肚子,装点了人们的生活。“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人族师几千年前就告诫我们,享用成果后要知道是谁赐予了你们生命,是谁在无私的容忍着你们的肆意妄为。大自然在用一年无数重复的四季轮回在唤醒和告诫人们,生命的色彩在慢慢减少,如果不用心去维护,属于我们生命之环就会失去色彩。
沿路的山花都已经飘落成泥,泛着黑色的枝条上尖刺倒立,吓唬住了我,这里不会有秋天的尾巴。

娇嫩的生命总是不堪折磨的,艳丽鲜艳怒放在枝头。秋风飒飒中花瓣片片凋落,就如同生命轮回中刚起步却因为各种意外画上休止符的稚嫩生命。人自认为是万物之灵。肆意的蹂躏各种生命,总是在有意无意中荼毒着养育他的这方天地。不经意间人类的小伙伴们会挥挥手彻底的告别,将自己变换一种身份重新回归生命环中,嘲笑着无知的人们,进入人体中潜藏下来积蓄数量和力量。用另类的方式完成报复,对人们来说是切肤之痛。
河谷地里的芦苇花摇曳着向我招手,我似乎感应到她的呼喊,我深一脚浅一脚,蛇行着走到芦苇花前。苇花身姿依然苗条如同往昔,却已经是满头的白发,我的眼前幻化出漫天大雪飞舞,这里薅不住秋天的尾巴。
脚下的路越发的陡峭,枝干之间的间隙愈发紧实。个个挺直的伸向天空,如同守护这片天地间弓箭齐张,刀剑出鞘的兵士。这片天地已经和“秋”决裂了关系,将秋远远的赶跑了,只余下一色的天地等待冬的驾临。“士兵”们刀、盾互击着发出“哐哐”巨响,怒吼着,走吧,走吧,这里没有秋天的尾巴。
我爬到山的最高处,那里只有林星的枯草,顺着一个方向颤抖着,眼之所及,衰败,颓废,枯寂的情绪。
人们心中神圣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也被人类的活动沾染,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征服的欲望,将一切可以踩在脚下。一路洒满遗弃的垃圾,他们将荣耀化作图片向全人类传播,镜头没有注视的地方,那是垃圾成堆的地方。上去的是美丽,留下的也应该是美丽,为什么留下的是伤害呢?
时代越发的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愈强对自然造成不可察觉的伤害愈大。时代越进步,人类自身越懦弱,抵抗能力越是低下。人类自以为极其弱小的小伙伴们在快速的进步中,在“生命环”快速轮回中发生着适应和本质的蜕变。在净化母体的自我奉献中吸收了伤害,完成了自我保护。他们就如同山坡上枝干虬曲苍劲树木,默默站立着,守卫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不被打扰的净土。
人类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种植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基因技术的发展,化肥的运用,都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人们也从深海捕获的鱼类中检测到了农药的残留,莫名其妙死亡的鱼类的胃里找到了万物之灵制造的塑料制品。它们消化不了,被折磨致死。大海给予人类的回馈包括鱼类已经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鱼类体内积攒的各种人类制造的垃圾最终会以人类几乎无法察觉的方式回馈给人类自己。2003年的非典就是大自然通过果子狸对人类的一次警醒。
颓败的思绪笼罩住我,我让情绪抽空了一半的气力,心情沮丧的下山。用手无意识的去拽枝条,尖刺告诉我,别摸我,我和秋决裂了。
我用嘴去吸吮血珠,比针扎的疼。我知道,那是生命给予我的警醒。在我成长的岁月中,已经给你们的伤害太深,以后的岁月中,我会时刻怀着虔诚的赎罪之心活着,赎取岁月给“生命之环”造成的伤痕。
有山就有水,山水相伴才有活力。目光所及之处,原来叮咚作响的山谷间只留下怪石嶙峋,缺少了水的弹奏,大山独自已经弹奏不出和谐的曲调。缺少了水,长不出装扮大山的花花草草,护不住遮盖大山躯体的那层泥土。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大山躯体不停的裸露,大山害羞的愁眉苦脸。四季长流的潺潺小溪变得暴虐,洪水暴发时候污浊了面目,将阻挡自己的一切清扫个干干净净。咆哮着一路向东而去,我们留不住小溪的脚步,她远去的步伐义无反顾。我知道,是人类的错,生命之环的颜色已经不在和谐。
远远的荒芜中,一片黝黑的枝丫间在夕阳的照射下反射出金色,我心中跳跃出欢快的情绪,知道那里有秋天留下的尾巴。
果然,几排浓密的大树后,一颗小树顶着满脑袋的金叶安静的站立着。你让我找的好辛苦,我痴痴的望着树叶,我在一个枝条上看到了树叶一生的轮回。人何尝不是如此。
幼小的树叶在层叠的树叶包围中还保留着鲜活的绿色,外一层的树叶已经带上了灰黄的边,预示着生命已经从顶峰滑落。黄色侵入的面积越来越大,将绿色占领的底盘侵蚀的越来越少,逐步退向叶柄处。直到叶子到叶柄全部成为金色,站在叶子的背面看阳光,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金色的叶子显得如此的通透,那是真正的黄金的原色,一阵不起眼的微风,最漂亮的金色叶子在我眼前掉落了。
我扒拉开脚下的落叶,金色叶子下,一些缩水的叶子蜕变出浅黄,少了水润,多了一丝苍白。生命的活力已经在流失,树叶将属于自己的生命在该回归的季节里回馈给母体,绽放辉煌后将剩余的部分交还大地。叶子最后带着血色夹杂着潜藏的黄色安详的躺在姐妹们的身体下安静的睡去。

土黄、金黄、浅黄、血色。我眼里整个生命的蜕变和轮回。土黄色在绿色的映衬下显得如此的厚重,金色就是生命完全绽放的璀璨,浅黄就是生命离去的安详,血色是对生命离去的珍惜和思索。
我靠着裂纹的树干坐下,将几种颜色的树叶摆成圆形。就如同套在我头顶的生命力的圆环。我有些慌乱的抬头查看属于我的生命之色处在“生命环”的何处?
我看不透,我看不见,我只知道她就时刻悬在我的头顶。时时刻刻的注视着我,也许会在梦里警示我学会珍惜生命。因为属于自己的生命就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一个小的错误或者外力,你的“生命环”就不在圆。你的“生命环”就会中断。
学会了珍惜生命,“生命环”就会是一个璀璨靓丽无比的圆环。生生不息,你的生命会在脚下的这块土地上得以延续。你的意志,你的精神,你无尽的财富,会让子子孙孙受益,他们就是你生命的生生不息。
学会珍惜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爱护一切生命,“生命之环”才会活力四射。
我已经薅住了秋的尾巴,她教会我秋的思索。要向这个世界去说,还要努力去做。下一个秋的轮回,一定会多出许多生命的本色。

《文学百花苑》采编中心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是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隶属的纯文学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1一0019,邮代代号35----5,全国公开发行。此刊发表的作品,可作为作者加入各级作协的硬性条件。为繁荣文学创作,现公开向全国征稿,征稿体裁:诗歌、散文、小小说、札记等。
作者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便于邮寄刊物)
投稿请加樊燕妮主编微信:
gxlxy1995818
邮箱:472324348@qq.com
《文学百花苑》2020年第七期征稿即将结束,有意向的支友请抓紧时间投稿。本次出刊时间为七月下旬。
河南梦宇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