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关注更多精彩

池健简介:
1966年1月出生,网名水之善,现在临海市人大工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浙江省辞赋学会理事,浙江省时代诗词研究院研究员,临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台州府历史名人分韵感赋
池 健
[作者前言]
台州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台州府城在临海约2000年,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名人众多,现择30人,分韵以咏之。

上平
一东—屈坦
品性原来自乃翁,志匡社稷本相同。
史言无意加官爵,道说有神呼雨风。
曾庇赵家留半壁,还鞭黄贼响晴空。
千年台邑堪忧事,都在城爷手掌中。
注:屈坦又称屈惠坦,生卒年不详,是台州民间的城隍,爷,为三国孙吴尚书仆射(相当于丞相)屈晃之子。
二冬—任旭
别看任家孤弱童,谁知博学隐真容。
闭门养志操犹绝,励俗怀乡孝也浓。
争谏唯祈官府洁,固辞不就帝家封。
海州千古匆匆客,正史先留第一踪。
注:任旭(?—327年)字次龙,生年不详,卒于东晋咸和二年(327),位列《晋书·隐逸传》,是见于正史的第一位临海人。
三江—骆宾王
抱负空怀一满腔,回头傻事或桩桩。
已能七岁诗三二,又夺初唐杰两双。
故国岂容人作乱,讨雠恨不己来扛。
檄文震得天遗憾,从此名声溢大江。
注:骆宾王(约619年—?)开耀元年(681)贬授临海县丞,故世称“骆临海”。
四支—郑虔
才高屈宋也非吹,三绝早冠书画诗。
自觉家贫勤作伴,何曾国破媚相随。
兴文重教狉獉化,去陋归儒礼让持。
台郡城东户曹巷,依稀尚有梦丝丝。
注:郑虔 (691年—759年)字趋庭,祖籍河南荥阳 。安史之乱后,贬授台州司户参军。屈宋,指屈原与宋玉。
五微—顾况
从古庙堂多是非,权臣得罪少生机。
为描临海山河水,愿着新亭盐监衣。
下笔居然诗不薄,回头可惜画犹微。
遍翻方志寻踪迹,唯鸟曾沿极浦飞。
注: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隐),苏州海盐县(今浙江省海盐县)。唐朝大臣、诗人、画家、鉴赏家。生卒年不详。曾在临海任职新亭监。
六鱼—张伯端
昔年临海史中储,身置官家风送虚。
自觉无为非是戏,谁知有得也缘鱼。
高人一点终成道,祸患三遭始著书。
可惜而今归隐地,唯存长薄意茫如。
注: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敕封紫阳真人。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
七虞—徐中行、徐庭筠
梅溪边上一乡隅,翠竹丛中两大儒。
白屋穷经情似玉,蓝衫传道语犹珠。
音容浩畅才难抑,神气清和志不渝。
总见灵江滔滚滚,想来滴滴是醍醐。
注:徐中行(?-1123年)、徐庭筠(1095—1179),宋朝临海人,合称二徐,皆为理学家、教育家。一生隐居乡里,致力于教授学生。正是二徐的贡献,才有后来的“台学之盛”。
八齐—钱暄
钱家无奈赵家栖,一进书斋便着迷。
入仕来台凭乃祖,凿湖排水爱苍黎。
荒郊已变人文景,小径也成功德堤。
若可重新做知府,灵江许是武陵溪。
注:钱暄(1018年-1085年)字载阳,吴越王钱鏐裔孙,钱塘人。任台州知府期间,开凿东湖而消除水患。
九佳—秦鲁国大长公主
莫言临邑少情怀,美德坊中典故埋。
岂但钱家三宝物,更缘赵氏一金钗。
身逢七帝有谁比,年届八旬无事乖。
还幸芳魂仙逝去,辍朝五日入天阶。
注:秦鲁国大长公主(1059年—1144年),宋仁宗第十女,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公主。下嫁钱景臻(钱暄之子)。绍兴四年,高宗把临海城内的美德坊赐给公主居住,随公主一同来的有“钱鏐铁券”、钱氏大铜瓶、金涂塔三件钱氏之宝。历经七朝皇帝的公主去世,高宗“辍朝五日”。
十灰—吕颐浩
宦海浮沉乐与哀,月桩钱税费人猜。
力排纲鼎操犹薄,威逐苗刘驾可回。
政事从无牛屎运,直官更显栋梁才。
残年退老堂中守,是是非非没草莱。
注:吕颐浩(1071年—1139年),南宋初年名相,曾两次“救驾”。后徙居临海巾子山“退老堂”休养生息。纲鼎,指李纲与赵鼎,南宋名臣;苗刘,指苗傅与刘正彦,带头兵变,被吕平定。
十一真—陈克
早嗅书香好且频,赤城居士岂无因。
文辞早合欧张意,风格何妨温李神。
既着军衣维社稷,又言乡野泽黎民。
放眸上下三千载,临海诗词第一人。
注:陈克(1081年—1137年),号赤城居士,是临海扬名全国的第一位词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亲历战乱,曾从军。诗词风格近温庭筠和李商隐,并可与欧阳修、张先抗衡。
十二文—唐仲友
治政理财辛又勤,一枝妙笔著诗文。
曾修千卷集留史,亦撰万言书奉君。
捐款筑桥多慷慨,开坛讲学苦耕耘。
惜乎常与朱公左,弹劾屡遭难出群。
注:唐仲友(1136年—1188年),金华人。知台州时,开台州学宫(官学),捐款修桥,著有《六经解》《帝王经世图谱》《悦斋文集》等著作八百余卷。为学多与朱熹相左,遭朱劾罢。
十三元—谢深甫
生成远器幸家门,更著文章骨气存。
不忍朱公学遭贬,且教金使礼来尊。
救荒持正留贤德,议事居中沐厚恩。
欲隐林泉皇未许,赐茶召坐惠儿孙。
注:谢深甫(1139年—1204年),临海人,曾为南宋宰相。著有《东江集》。嘉泰元年,欲归隐林泉,宁宗不许,召坐赐茶。卒后,以孙女谢道清为宋理宗皇后,而追封信王,易封卫王、鲁王。
十四寒—谢道清
蜕化肌肤质蕙兰,谁知当后苦辛酸。
佐家臣散空轩殿,听政帘垂驾玉銮。
为免黎民不遭火,敢书降表又更冠。
江山毕竟易人手,论定还需务实看。
注:谢道清(1210年—1283年),临海人,宋理宗皇后。正值家国多难之际,垂帘听政。元军兵临宋都临安,知大势已去,为不致都城生灵涂炭,抱着宋恭帝,带着南宋皇族出城跪迎,向元军统帅纳表投降。
十五删—泰不华
舞象之年进士攀,授封监察特疏顽。
贪除锦帐聊为客,后赐金钱复解颜。
三史编修存世上,几租获免惠民间。
奈何命薄时多舛,未待人生两鬓斑。
注:泰不华(公元1304年—1352年),先世居白野山,父任台州录事判官,遂入籍临海。17岁江浙乡试第一名,后参与编修《辽史》、《宋史》、《金史》。至正八年,方国珍起事,泰任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发兵扼守黄岩,被方水军槊死。

下平
一先—东湖樵夫
淼淼东湖岛上眠,毕生忠义算前贤。
砍柴只是凄凉迫,投水皆因慷慨先。
不想虚名存史册,无求壮志载凌烟。
惜哉凡圣诸多语,直到西归未看穿。
注:东湖樵夫,不知姓名。日负薪入市,口不二价。燕王朱棣破南京即位,诏至临海,樵夫大哭,遂投湖而死。隆庆六年,巡按谢廷杰于东湖建祠祀之。
二萧—宗泐
出家剃度远春韶,博学通儒竞大潮。
使域两回犹造化,谱章八曲正扶摇。
心从禅室名声赫,座近龙堂雨露消。
飚起无关吟偈语,槎椰峰上对云霄。
注:宗泐 (1318年—1391年),临海人。八岁时趋临海天宁寺出家,十四岁剃度。博学通儒,被明太祖征召,呼为“泐秀才”。曾两度应命出使西域取经,又奉诏作《赞佛乐章》八曲,住天界寺。后因牵扯胡惟庸案,退居安徽凤阳槎椰峰。
三肴—秦鸣雷
苦读寒窗质本姣,状元岂是梦中抛。
报君甘予苍生济,从政懒同权贵交。
未老奈何辞旧主,归来自可筑新巢。
遍游山水多诗酒,直抒性灵时解嘲。
注:秦鸣雷(1518年—1593年),临海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殿试第一名。
四豪—谭纶
文士登科年不高,谁知往后挟吴刀。
一朝可以猷宏达,三战便教倭遁逃。
每见兵书铺案几,敢同伯乐竞风骚。
而今画像碑犹在,相望干城意气豪。
注:谭纶(1520年—1577年),24岁时高中进士,江西宜黄人,抗倭名臣,特别爱读《曹刿论战》等兵书。出任台州知府时,抗倭三战三捷。台人为纪其功,刻像建祠以祀之,今东湖碑林尚存其画像碑。
五歌—戚继光
漫道初心平海波,军功卓著费吟哦。
唯忠唯义胸怀阔,能武能文书剑磨。
训就精兵驱达虏,换来要地息干戈。
若非戚帜迎风猎,哪有斯民安乐窝。
注: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军事家、诗人。在台州五年,曾招募义兵训练,抗倭九战九捷,终于扫除倭患。
六麻—王士性
闲云为袂露为茶,游草而今赛玉葩。
杖策百川文润色,履量五岳笔生花。
徐公尚逊三分路,谢客还输一缕霞。
倘若太初头未点,无人敢诩旅行家。
注:王士性(1547年—1598年),号太初,临海人,人文地理学家、旅行家、诗人。
七阳—王士琦
何惧新罗战火光,文官也做武官郎。
干戈千里餐风露,生死几番驱虎狼。
可叹故巢多不作,谁知邻国总称扬。
人言李广难封爵,临海还留一姓王。
注:王士琦(1551年—1618年),临海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曾率兵援朝抗倭,取得决定性胜利。在朝鲜军民心目中,威望很高,300年后金日成访华还提及王士琦。但国内史册记之甚少,殊为可叹。
八庚—陈函煇
尘世匆匆响政声,桑田怎可任纵横。
一条鞭法万人惠,二部尚书千古名。
国破有心驱鞑虏,兵穷无处觅干城。
云峰踏足怆然去,留待闲言空自评。
注:陈函煇(1590年—1646年),临海人。崇祯七年进士,曾行“一条鞭”法,减轻百姓负担。兼南明小朝庭礼、兵二部尚书。江干兵溃,鲁王出奔。返台州,哭入云峰山中,自缢而亡。
九青—王世芳
香山九老赐南亭,典故传奇确有形。
乐见千家一门第,欣逢七世五朝庭。
阴阳和顺劳心少,饥饱节来思虑屏。
二度古稀犹未足,几人能得此脩龄。
注:王世芳(1659年—1798年),号南亭,临海东塍岭根人,享年142岁。乾隆曾下旨在其家乡赐建“香山九老”木牌坊。
十蒸—洪颐煊
自少居家志气升,连宵好学枕边灯。
吏才短缺文才足,宦迹依稀字迹恒。
博古千章还叠叠,藏书万卷又层层。
斯人项背随风远,相望不知谁可登。
注:洪颐煊(1765年—1837年),临海城关人。勤于笔耕,著述甚多,藏书颇丰,收藏甚富。在文史、碑版、地理、乡邦文献方面无不涉猎,影响深远。

十一尤—刘璈
非是王来非是侯,乡民特意树碑讴。
为安旧邑绿林捣,又育后人文庙修。
九载励精书茂绩,一方图治展宏猷。
社仓兴建东湖浚,灵越山川碧水悠。
注:刘璈(1828年—1887年),湖南临湘人。同治三年(1864)十月任台州知府,十一年九月卸任。刘璈在台州主政九年,功绩卓著。
十二侵—王文庆
山河破碎久遭侵,投笔从戎远翰林。
国弱岂能徒怅望,时危安可不追寻。
为民碧血欣然洒,护法忠魂悉所钦。
无奈积劳成疾去,世留正气与丹心。
注:王文庆(1882年—1925年),临海东塍岭根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十三覃—屈映光
太多故事我初谙,只说其中一二三。
薄宦先尝无净土,红尘未破入伽蓝。
平生济世风波历,长日安民雨露涵。
刍狗奈何天与地,涅槃况味囿东南。
注:屈映光(1883年—1973年),临海东塍人,曾参加光复会,后随蒋介石去台湾,不复从事政治活动。平生参与社会赈灾救济事务,出家为僧,弘扬佛法。
十四盐—项士元
不怕停酬时事炎,冰心铁骨敢针砭。
胸涵孔孟多忠节,笔伐张曹无耻廉。
撰辑撰文千代赞,捐书捐画万家瞻。
古稀谁个还怜馆,只挂辛劳肺腑尖。
注:项士元(1887年—1959年),临海城关人。怀有爱国爱民的抱负,关心国事,追求真理。学术造诣深厚,是临海图书馆、博物馆创办人。张曹,指军阀张勋与曹锟。
十五咸—朱冼
乱世谋生苦雨掺,重洋远涉挂风帆。
名扬南北堪无愧,学贯中西确不凡。
碧血盈心离碧眼,青蛙觅父认青衫。
追根索底凌云志,始得达而文彩衔。
注:朱洗(1900年—1962年),临海人。曾留学法国,学成归国,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

本刊总顾问 蔡世平
总编 徐吉鸿



如果觉得文章好,请随意打赏,一元不少,百元不多,平台将一一记录,并全部用于诗词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