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体就不生动
文/卓尔
临近中高考,有家长让我点评学生准备的作文,好友也在赶演讲稿、工作总结、教育征文。精力不济,实在无法给大家修改。今天只讲一个问题:具体。不具体就不生动,不具体就空洞,难以留下印象,难以感动人。

你说疫情期间上网课,改作业,每个教师都在上啊?你的特色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难题?比如,卓尔直播课紧密结合初三中考,以抗疫战争为核心,着重在抗疫精神、家国情怀、英雄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几个大主题上深挖广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思想高度和精神深度,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12次专题讲解,作文训练,通过“三名作文法”模式,基本可以解决中考作文任何一个题目。具体交代目的、过程,结果,读者一目了然。你说教学改革成绩突出,怎么改的?什么理念、思路、方法?解决了哪些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具体表述就是空话。有些做得很好,就是不会提炼,不会总结,不会概括,这就是理论水平问题。所以,同行们不能蒙头改作业,备课,要提升论文写作水平,做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二、数字化、数据化就可以实现具体化。
4.2万名医务工作者从四面大方奔赴湖北,几百个团队平均集结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到底目的地时间不超过一昼夜。7000名建筑工,分别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临时医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中国速度!全部用数字说话,可信,有力度。

三、细节就是具体化。
我写人物很少大篇幅展开,就根据主题截取一个镜头,突出人物精神面貌,我把这种写作叫做“镜头造境法”,比如:73岁的李兰娟在重病室已经六个小时,对30多个患者一一诊断,给出具体方案,走出来,卸下“全副武装”,额头和脸部全是深深的压痕,而目光里却透出欣慰的笑容,她就是一株康乃馨,盛开在患者心里。

四、人物语言、名言警句也是具体化表达。
张静静“愿以吾辈之青春,护佑盛世之中华”, 李文亮“等我病好了,还回一线去”,张定宇“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赛跑,多救助病人”。让人物自己说话,比第三者转述要具体。你写林则徐,必须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名句,否则人物精神很难写出来。初中生特别喜欢叙述,其实200字故事对于六七百字作文,是一种浪费。抒情式描写足够,寥寥几笔,跃然纸上。钟杨喘着粗气,6000米海拔对于一个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人,简直就是要命,他吸几口氧,坚定地说:前面,就在前面,灭绝千年的种子就在哪儿,昨晚做梦都看见了!你看,用描写手法多省笔墨!

五、名人、名著就是最好的具体化。
说到中国文字之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信手拈来,然后从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文美几个角度剖析,文采好,有理有据。说到英雄,《三国》《水浒》《西游记》《红岩》《钢铁》《贝多芬》古今中外名著,都是最好的例证。

最后一点,要学会“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你写建党,镰刀斧头,红旗都是用烂的意象,那就用“红船”、遵义的灯光、井冈山星火、南昌炮声、长征的草鞋、延河的篝火,以小见大就是具体化。这几天诗友们写的“建党99周年”诗文,大多泛泛而谈,注重交代党史,流于客观叙述,缺少精致的抒情和描写,空洞无物,很难引人深思。
卓尔 7.3


作者风采:

卓尔,笔名,实名赵志国。河北省新乐市教师进修学校中文高级讲师,河北美术学院中文客座教授,北京时代领袖企业管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四十年笔耕不辍,八万里踏青不老。倾情文学教育,弟子三千;热衷文学创作,诗词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