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碑长青 56
文/三木秉凤(周凤森)
丰碑永恒
(56)

1965年7月14日拂晓,王杰来到邳县张楼公社民兵训练基地。这是最后一堂课了,今天他来的稍早了一些,民兵们还没到来。王杰就站在门外屋檐下,从背包中摸出《为人民服务》,借着微弱的曦光,轻声读诵着 : “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王杰读着书,只见东方的朝霞欲红还羞,密林中的鸟儿已清歌应曲,近两周来民兵训练工作紧张有序,目前已经按部就班地走向了尾声,这是张楼地雷班的最后一堂课,也是实践操作的最后一堂课,他要带领民兵同志们进行“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训练,这堂课程一结束,这一次民兵集训就圆满画上句号了!王杰马上就要完成营首长交给的光荣任务,想到这些,王杰心中充满着无穷无尽的革命力量。
东方的红霞跃出地平线,张楼村的雄鸡一次次报晓,晴空碧蓝,万里无云。 “立正,向右看齐,稍息!”这时,民兵班班长李彦青快速跑来向王杰报告民兵集合完毕。王杰走到训练场,民兵们列队整齐,正等待王教员训话,因为是最后一堂课,王教员要带领大家进行地雷实爆训练,只见今天的民兵小伙子们个个精神抖擞,为学到不少真本事而自豪!王杰扫了一眼整齐的队伍:“民兵同志们,今天是我们最后一堂课,也是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的实爆训练课。大家知道,一切军事理论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发挥它的巨大威力!今天这堂课是全部课程中最难最复杂的“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训练课。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由炸药包(地雷)、雷管、拉火管、绊线四部分组成。大家要特别注意,这种地雷没有导火索,绊线直接连着拉火管,当敌人步兵前进时一旦触碰到绊线,绊线就立即牵引拉火管,然后拉火管作用雷管,雷管引爆地雷瞬间发生爆炸,这样敌人根本没有时间采取防护措施,以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同志们,这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大家不仅要注意观察,而且每一环节必须死死记住,不能有丝毫差错!一边说着,王杰一边示范性包扎着代替了地雷的爆药包。这时罗汉瑞走过来说:“王教员,咱们要是引爆个真地雷该多好啊!”王杰说:“防步兵应用地雷同我们包扎的这个炸药包原理一样,其杀伤力也一样,我们用炸药包来代替地雷,这是响应军委倡导的勤俭练兵号召!”吴步良凑过来说:“反正我认为炸药包没有地雷好!” 范志华对吴步良大声说:“ 你又忘记王教员说过的以演为战、勤俭练兵了!”吴步良吐了吐舌头没再吱声。王杰又扫了一眼大家说:“同志们,防步兵应用地雷还得兵工厂制造,需要用铁皮来包裹炸药,成本较高;炸药包呢用帆布就可以包扎,简单易做,我们自己就能做!需要多少我们做多少,只怕敌人不够炸的!”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王杰将民兵班带到训练场外一条硬路上,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操作开始。他站在队前,手里拿着拉火管、雷管和绊线,不厌其烦地详细讲解着,“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这种地雷在瞬间爆炸,大大缩短敌人逃避的时间,所以这种地雷不能加装导火索。大家注意,这是绊线,这是拉火管,绊线直接连拉火管,敌人一旦触碰到绊线,绊线就立即牵引拉火管引发雷管和地雷几乎同时爆炸。” 王杰边讲解边模拟操作,注意事项交代得清清楚楚。
对于这种防步兵应用地雷的实爆训练,作为工兵营尖子班的班长王杰已经操作多次,早已轻车熟路!但为了万无一失,王杰还是独自跑到几十米外的一条水沟边,用拉火管连接雷管进行了试爆,当民兵们听到“碰”的一声,第一次试爆成功,王杰还不放心,又试爆了一次!二次试爆成功后,他这才信心百倍地回到了训练场。
民兵们早已在路旁挖好雷坑,并围在雷坑四周,静静地看着操作,默默地记着每个步骤。王杰又带着大家简单复习了一遍地雷埋设与操作要点,最后开始实爆训练。这时,范志华说:“王教员,这是最后一次课了,要不,这次地雷试爆由我们民兵来操作!”王杰说:“不行,你们才刚刚学习了十几天,这种绊发地雷没有导火索,非常危险,还是由我操作吧!”王杰说完,一腿跪着,另一腿蹲在坑边。民兵们怕看不清楚,两米之内的空间里,十二人紧紧地围了两圈,十一名民兵,一名人武部的参谋,他们的名字是:林义群、龚茂才、李彦青、庄海之、侯振林、吴步良、罗汉瑞、郭文武、刘成喜、周世忠、范志华、庄海忠。其中周世忠、林义群、庄海之三人离炸点中心只有四十余公分。
王杰双手抱过炸药包轻轻放入坑内,然后小心地安上启爆装置,熟练地用一尺长的绳子打了个子母扣,小心翼翼地系在拉火栓上,一切准备完毕,王杰开始埋土,最后对大家说:“埋雷过程需要伪装,不能暴露出新土,要保持路面原样,一定要像战场上那样,不让敌人发现蛛丝马迹!” 接下来,他用铁锹铲土回填,他将土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炸药包上,刚到第三锹时,一声细微的响动,意外发生了!拉火管突然失控,王杰非常清楚,炸药即将瞬间爆炸,他凭着丰富的爆破经验,完全可以后仰自救保全自己,然而周围还有十二名阶级兄弟怎么办?在千钧一发之际,王杰纵身一跃,他毅然扑向了炸点……
这就是王杰同志为张楼民兵地雷班教授的最后一堂课!他以雄伟壮丽的龙腾虎跃之姿,为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永不凋谢的嘹亮军歌,他这气贯长虹般纵身一扑,在天地间划出了一弯巨大的感叹号!23岁,风华正茂的年龄在这一瞬间戛然而止!
1965年7月14日中午,赵英玲去草垛拿柴火准备做午饭,忽然从南面刮起一阵大旋风直向她扑来,围着草垛旋转几圈,她的头上、身上沾满了草沫,赵英玲顿觉莫名的惊恐、全身寒彻!她打了个寒颤,心中突然跳出了一种不祥之兆!难道王杰在徐州出事了?难道金乡老家的父母出事了!她胡乱想着背起柴草就往家跑,恰逢王儒堂下班回来吃午饭,一见小玲如此惊恐的样子,王儒堂就说:“小玲,别跑,你这一跑,外人还以为咱家出了什么大事!” 一连几天,赵英玲心神不宁,夜不能眠。她偷偷看看王杰的父母,突然发现全家人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十几天后,部队来人了,为首的是徐州部队工兵营一连指导员冯安国。他们在当地人武部干部的带领下来到王杰父母家,几个军人进屋后脸色凝重,赵英玲预感到王杰在部队一定出了大事。冯安国走上前先握着王俊亭老人的手自我介绍说:“大爷,我是王杰连队的指导员冯安国。”然后,没有说话,转身又看着王杰父母王儒堂和张淑英,也许全家早已预感到什么,似乎有了心理准备,冯指导员含着眼泪走到王杰父母面前,紧紧握住了王儒堂的手说:“大叔,你们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个好儿子!王杰入伍四年来,他努力工作,任劳任怨,三次评为五好战士,二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业务能手和技术标兵。”冯安国又停下了话语,这时王儒堂、张淑英的眼中已经涌出泪水,他们已经明白了徐州部队的来意,冯安国继续说:“四年来,部队每次有重大任务,不管抗洪救灾,还是架桥开洞,王杰同志总是冲在最前面。在天津抗洪救灾中,王杰同志不顾危险在滚滚洪水中为突击队探路,在沂蒙山区施工时,王杰同志被沥青烫伤,忍受着巨痛仍然继续工作。王杰同志团结战友,助人为乐,被战友们亲切誉为工兵营里的活雷锋!”冯安国又停顿下来,王儒堂忍着巨痛对冯指导员说:“首长,你说吧,王杰他怎么了?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冯安国用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珠,哽咽着说:“就在十天前,我们工兵营奉命去邳县大运河进行武装泅渡训练,应当地人武部的请求,王杰同志被营首长派去为当地民兵地雷班做业务指导,在一次实爆训练中,炸药包突然意外爆炸,王杰同志为了保护在场的十二名民兵,毅然扑向了炸药包!王杰同志是工兵营的爆破能手,在爆炸发生的关键时刻,他完全可以后仰自救,完全可以保全生命!但是,王杰同志并没有这样做,为了挽救现场的十二名民兵的生命,他奋不顾身地扑向了炸药包。王杰同志牺牲后,根据邳县人民的强烈要求……”没等冯安国说完,赵英玲飞快奔回了自己的小屋,她趴在床上放声痛哭起来,直哭得天昏地暗!直哭得昼夜不分!直哭得人事不省!她怨恨王杰如此狠心地将自己抛下!她直恨平生命苦无处诉说!
王杰牺牲的噩耗让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张淑英的双眼几乎哭瞎,但她忍受着巨痛坚强地对几个孩子们说:“你哥哥是为了救十二名民兵和人武干部而牺牲的,他应该这样做!这才是我的好儿子!这才是你们的好哥哥!”
痛苦万分的赵英玲为王杰写下了最凄悲又最壮丽的一首歌词:
“抹不去的记忆,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烈玫的壮根盘踞深扎在我的心扉之泥;抹不去的记忆,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玫瑰的腾须缠绕着脑际;抹不去的记忆,抹不去的记忆,因为你无私奉献的精神牵引着我的神识;抹不去的记忆,抹不去的记忆,因为你人生的光辉普照在我的心里。”
“抹不去的记忆,抹不去的记忆,王杰抹不去的记忆,王杰!王杰!永远抹不去的记忆,王杰,王杰,王杰,我永远永远永远抹不去的记忆。王杰,王杰,王杰,我用歌声呼唤你,王杰,英雄王杰——永远的丰碑!”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