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浇灌稚嫩的幼苗
刘碧娟,太要镇中心小学教师,现年37岁,一级教师,2001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高段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在那一块块黑板前,她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热血谱写着自己人生的乐章。19年来,她凭着执着、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踏踏实实地在教育这块土地上,孜孜不倦地耕耘着,守护着祖国的红花。十九年间,在她的教育生涯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工作中,她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依法执教,始终把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牢记于心.从教以来,她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师法》《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潼关县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从不向学生推荐任何教辅资料,不从事有偿补课,不向家长索要财物,不接受家长宴请.她教过的学生家长曾多次邀请她们班的代课老师吃饭,都被她一一婉言谢绝.她认为,教育好学生是她的职责所在,不能因一顿饭、一个红包而影响了她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追求。
工作中她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思想素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好表率。她常常没事不请假,有事请短假,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作为班主任她每天坚持早上提前进教室辅导学生进行晨读,晚上提前半小时给学生上晚自习辅导功课。

记得2013年6月的一天,她和孩子们给班级出黑板报,由于低血压,忽然头晕不慎从长凳上摔了下来,导致左脚腕扭伤,看病回校后,同事们看着她肿得胖乎乎的脚说:“你这样不行,得赶快去县医院看看,可别留下什么后遗症。”听着同事们关心的话语,她忍着疼说:“谢谢大家,可是不行啊,学生马上要毕业考试了,复习这样紧张,我哪能请假休息”?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她忍着痛一瘸一拐地坚持给学生上课,课堂上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凳子争着说:“老师,您坐”。课下孩子们争着跑出教室说:“老师,我们扶您”。那一刻,她留下了幸福的泪,她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经常和各种各样的学生打交道,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师要服务全体学生。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身先士卒。19年如一日,在教育学生时,她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她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待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对于后进生,她总是耐心指导,本着从不放弃,也绝不能放下一个的原则,耐心说服,坚持循循诱导,让他们把精力全都用到学习上,并和他们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在疫情期间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学工作,从教十九年以来,她始终坚持钻研教材,课前扎实备课,往往为准备一节课制作课件熬到深夜.遇到自己拿不准的知识点向多位老师请教。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由于她认真的工作态度所带班级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受到家长、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太要中心小学是农村最大的一所寄宿制学校, 班上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少,由于远离父母,生活中这些孩子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作为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重。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刘老师样样都得操心。但是想到:要让学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因此,她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
经过不断的努力,她的教学生涯中展现出一串串闪光的赞美:
曾荣获国家级优秀征文辅导教师
渭南市优秀班主任
县优秀班主任
县优秀教师
县镇优秀教案奖和优秀辅导教师
县我心中的好老师光荣称号
被县局评为校学科带头人
县优秀演讲辅导教师
县优秀部室管理员
县优秀教案奖
镇优秀教师
校优秀班主任
刘老师常常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后的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她追求的境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将继续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以德育人,努力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她无悔的青春。
供稿:巩贝贝
来源:远山书苑
审核:商洛碎心石
编辑:断情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