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淼之龙

学写格律体新诗并非难事
文/万龙生
一
下面是加州庶人(冯宏道)的格律体新诗十二首。加州庶人是一年前才经我介绍进入“东方诗风”论坛和微信群的七旬老人。他从前是一位公务员,虽然喜爱诗歌,但只是读读而已,没有机会多写。自从接触到格律体新诗以后,就爱上了这种富有音乐性、音韵有规律的诗体,表示要学着写。在进入我们的园地,大量阅读格律体新诗之后,便爱上了这种富有音乐性、与中国传统诗词有着传承关系的诗体,进而有感而发,开始习作。这些作品虽然是初试锋芒,却也起点不低,令我欣慰。我集中成文件发到群里。立刻得到微斋、云松石等的首肯。这就印证了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进步的阶梯!
奉答万老师《立春》
四十年前的春夫,
历史为您翻开了新篇。
解脱桎梏的雄鹰,
自由翱翔在广阔云天。
您用仁爱的情怀,
酿造了多少诗文佳篇。
成叠如山的书刊,
就是回报恩人的证言。
2018年2月
立春感言
常说立春是春的开端,
我却总感觉乍暖还寒。
自从离开了校门,
我就辞别人生的春天。
四十年宦海风云变幻,
春光多次将照耀身边。
却总是阴差阳错,
无机遇让我与春结缘。
退休后真正迎来春天,
瘦笔一支耕耘着心田。
夕阳给了我温暖,
迟到的春天留在笔尖。
2018年2月
立秋
四季轮回,
落叶知秋。
金秋送走炎夏,
早晚凉风悠悠。
秋月秋菊,
鸟鸣啾啾。
秋景优美如画,
问君何须秋愁。
2018年立秋次日
避暑短吟
一、又作候鸟
渝州酷热难熬,
无奈又作候鸟。
住宅邻近森林,
阵阵凉风缭绕。
二、独处
阳台独处悠然,
倚窗可吻青山。
诗书一卷润心,
香茗半杯养颜。
三、林下
远离闹市喧嚣,
返璞归真林下。
虫呜小鸟低岒,
石径深处幽雅。
四、散步
傍晚散步兴浓,
林海青山随从。
步履丈量人生,
更爱夕阳火红。
2018年9月
深山秋雨
霪雨霏霏弥漫楚天,
若隐若现林海青山。
雀鸟归巢无语,
不闻声声鸣蝉。
雨点滴打窗前绿叶,
犹如纤手轻拨琴弦。
天籁之音悦耳,
独守小楼悠然。
2018年9月
有感《“三人行”诗歌吟诵会》
走进想望已久的诗歌殿堂,
聆听两种诗体的吟声朗朗。
仿佛唐诗宋词的千古遗韵,
又在巴山渝水中悠悠回响。
2018年10月
重阳随感
(一)
秋雨驱走酷热,
金桂送来清风。
莫愁人生易老,
珍爱夕阳火红。
(二丿
满园菊黄正浓,
何恋夏荷春风。
待到腊梅绽放,
和香拥抱隆冬。
2018年重阳
和万老师《又一个元旦》
严冬里一股暖流飘到我面前,
东方诗友的唱和又送来佳篇。
唐诗宋词的遗韵在山城迴荡,
犹如腊梅的馨香沁润了心田。
2019年元旦

二
大约10年前,在微斋兄的《秋韵集》研讨会上, 我指出王端诚的格律体新诗具有“教科书”意义,提供了由诗词创作转向格律体新诗的范例,并进一步我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传统诗词是同往格律体新诗的津梁。这就是说,熟悉诗词创作的诗人,只要认识到格律体新诗的意义,了解其格律要素,要创作格律体新诗是很容易的。最近我又得到两个很好的例证。一是,靳朝济兄是泸州著名诗词家,与我多年来保持了联系。他常常得到我传去的格律体新诗作品。最近在读了较多的汉语柔巴依唱和之作后,居然也写了一首《中华柔巴依》,以规范的体式写出了汉语柔巴依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虽然他自谦是“东施效颦”,实则是一首上佳之作:
中华柔巴依
——东施效顰聊博一哂
你繁衍于古波斯的神秘天方
移栽到震旦文学的肥沃土壤
用汉唐以来诗歌的养分浇灌
混血的花儿开出了异类芬芳
有一个例子下面这首十四行诗:
贺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成立
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号角,
吹响了民族复兴的先声。
传统诗格律传统的雅韵,
孕育着新诗格律的精灵。
直辖市重庆骚坛的健将,
燃起了东方诗风的激情。
引领着新诗格律的航向,
奔向那曙光即现的黎明。
一枚枚格律新诗的硕果,
促成了研究院在此诞生。
一首首新作将各展风采,
引发读者们阅赏的雅兴。
现代汉诗新格律的确立,
将开启文艺复兴的征程!
2018年12日25日于贵州
作者秦泽勇是从事诗词创作很久的诗人,重庆老牌的建设诗社副社长,在获知重庆市诗词学会成立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的喜讯之后,写了上面这首十四行的贺诗。每行十言四音步,偶行押韵,非常规范。他告诉我,这是他格律体新诗的“处女作”呢。
三
上面所举并非孤例,我们队伍里从初学开始入门,从诗词转过来的“两栖诗人”都不是个别的。甚至从自由诗转而成为我们的骨干诗人的也有呢,太原的张静水就是这样。
总之,我这篇短文就是要证明一个事实,也是一个道理:格律体新诗并不难学,能否掌握其诀窍,关键在于从兴趣出发,进而热爱,在多读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其起码的格律规范,再进入实践,就一定能登堂入室,渐入佳境。希望有更多的诗友加盟我们的队伍,为建设新诗格律,最终使格律体新诗成长壮大,纠正中国诗坛自由诗一家独大的偏枯现象(何其芳语),进而形成诗坛的自由诗、诗词、格律体新诗并立的格局而共同奋斗!
【附记】其实,像这样初涉格律体新诗而能够写得像模像样的例子多得很!“两栖诗人”更是屡见不鲜。如号称“诗词达人”的浩然斋主(李高清)、重庆璧山外出“吃诗词饭”的葛勇,都曾写过不错的格律体新诗呢。至于歌乐吟社现任社长魏锡文君,以诗词著称,也只要涉足格律体新诗,便每有佳作。诗例就不举了。
重读此文,不能不对不久前逝世的靳朝济君再次表示真挚的哀悼之意。
2020·07·02重庆悠见斋

(作者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