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符国涛博士 《中华英才》半月刊副社长

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崇高风范和精神境界。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近现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在新的起点上能否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铸就新伟业,向历史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是最基本的担当;在改革发展中迎难而上,是有勇气的担当;在面对失败时不屈不挠,是有魄力的担当。
领导干部要有勇于担当的魄力、要有善于担当的能力,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定力。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无论身处什么层级的职位,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职责。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要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提高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加强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等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素养跟上时代发展。
领导干部要具备担当作为的无私情怀,增强担当作为的胆识魄力,提高担当作为的实际本领。增强使命感,铸牢担当之“魂”;善于把方向,把稳担当之“舵”;在坚持问题导向中体现担当,在提升标准质量中体现担当,在创新发展中体现担当。担当要讲信仰,担当要讲能力,担当要讲方法,担当要讲合力,担当要讲底线。年轻的领导干部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勇于担当,具有崇高的情怀和定力。敢于担当就是一种境界、一种责任, 就是领导干部对于应该做的事要有勇气、有魄力的去做。勇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勇于担当是一种态度, 它来自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领导干部要把敢于担当内化为心灵、自觉于行动, 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行动上始终保持个人与集体的同频共振, 要有为党分忧的大局观、为民解困的人本观、奉献一辈子的价值观。
因此,敢于担当是精神,更是能力和品格。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敢担当,党员干部的身份是公仆,就应当始终秉持公心,满怀天下为公的思想,培育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静得下心,俯得下身,无私无畏、默默无闻地勤奋工作。党员干部要对照差距,学习先进,做到务实创新,勇于担当。要敢于担当,直面难题,无私无畏。要心中有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民、助民、富民保持公仆情怀。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大潮中信仰坚定、破浪前行、成就伟业。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看待现有差距,大力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学习是坚定信仰、提升境界、增强本领的有效途径。只有信仰坚定、方向明确,才能百折不挠。仰信在困难和曲折中接受考验。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在低潮和曲折时不气馁,在艰难困苦面前不低头,在危急关头敢牺牲,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领导干部要运用科学理论提升从政能力和修养,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转型期,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产生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重要阶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坚定理论自信,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廉洁自律,自觉维护和践行党的章程,并运用这一智慧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多变,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转型阵痛期结构调整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情况时,提升领导干部从政能力修养,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面临用什么理论武装头脑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今天的严以修身,有着崭新的丰富内涵、鲜明的时代特色、高尚的道德追求。

我国现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新环境,国际格局深刻变动、国内社会深刻变革、社会思想深刻变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越来越多,许多问题的挑战性世所罕见,在这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要做到讲政治、守规矩,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敢担当、善谋事,积极主动履行职能,深入互动开展协商,强化联动跟踪问效,深入改革前沿、深入发展一线、深入社会基层,传达好声音、传播正能量、传递真民情、传承好作风;各级党组织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跟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步伐,坚持从严管党治吏,狠抓基层基础,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服务大局中凝神聚力,在聚焦主业中实干担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作为领导干部,本身就承载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任,要时刻以担当为要、实干为本,才能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担当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担当实干,是党员干部的应有品格;担当实干,是人民公仆的鲜明标识。事业成功来自于担当时代责任,生命价值实现于担当时代责任,人生快乐绽放于担当时代责任。以担当为要,以实干为本,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去。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夙夜在公、励精图治,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以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开启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这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未来、艰辛与辉煌的新的历史进军;我们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新环境,国际格局深刻变动、国内社会深刻变革、社会思想深刻变化,这种变动、变革、变化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伟大事业,必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编审/宋然 子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