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窝里生出的云”
说起“草窝里生出的云”,还是在去老界岭的途中,云雾缭绕在山涧,车在山顶小憩时,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既新鲜又愕然,同行的小丽指着山涧一片袅袅飘浮的白云说。“草窝里生的?”竹乡边开车边回头反问。她肯定地说,“就是草里生的,我妈说的。”那为啥草窝会生云呢?我们更加疑惑她这句话的出处。“在老家每天早上起来去洛河边滩地,那一层层的云静止的在草棵或庄稼上面漂浮着,我们就在云上或是云下耕作。我曾问这云是哪儿来的,妈说就是夜里草窝里生出来的,太阳升过一竹竿的时候,云就落进草窝了。”哦,原来云雾的起落还有这般的解释,既归真又浪漫,既调侃又诙谐,权当是单调困乏的旅途一朵飘渺的花絮吧。

海上的火烧云
有关火烧云的描写很多,小时候读的课本里就学习到惟妙惟肖地在字里行间展示不同的画面。如龙腾虎跃,如红釉彩稠,似万马奔腾,似红黄相间的游丝……
当行驶在浩渺无垠的大海上看火烧云那是一种苍凉的、无助的、疑惑的、悲壮的感受,特别是连续航行十多天后,火烧云挂在夜幕的天边,整个航线上都是猩红的恐怖,血色视乎掩盖了邝美。船在波峰浪谷中颠簸,云在船艏的方向露出狰狞,只有信号灯在间断地闪烁,一直到海天成为一色的黑暗,星星,月亮在夜幕里跳跃,躺在甲板上任不争气的胃里翻江倒海……

低空中悬着的云朵
经常飞的缘故,对高空云端飞行已经司空见惯,也就是人们说的云海吧。飞机云上走,上面是蓝天红日,下面是无际的云层,或聚集或零散,舷窗远望,感觉犹如行驶在云星之间的空虚,忐忑,特别是时而强对流袭来,黑云压来的瞬间,又是升腾与跌落的翻复,阵颤的悸动,爱恨也就在浮云上起起落落。
而直升机在低空飞行就显得惬意,尽管高度在一千米上下,也正是浮云飘渺的地方。螺旋桨的轰隆声虽然有些震耳,方形的大玻璃窗却给我太多的惊喜,视乎胳膊一抻就能捡来几朵软绵绵的白云,伸开双臂,感觉就能扑进云的故乡。形态各异的云朵在蓝天,大海,青山和城市的摩天楼上开放。如果遇上阳光披上金边儿,云裳一词的来历可能出自于此吧,那么配上云裳霓衣曲呢?我相信一位作家说的,这是神仙驻足瞭望人间的地方,也是人们对天膜拜的地方,因为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一团团云在这儿站着,如棉花糖一般祥和细腻,如白莲一般妩媚动人。独立的云朵或大或小,似盛开的海石花,昙花一现的浪花,给人以行走在花的海洋般错觉。由于直升机飞翔的速度吧,犹如一朵朵、一团团、一片片云朵都定格在空中,间或的绿水青山若隐若现,乡村,城市,马路,水库以及海洋,云朵点缀期间又在悄无声息地变幻。我如举起长长的鞭子,放牧在白云蓝天……

龙卷风与蘑菇云
强对流天气中出现龙卷风并不多,而能和龙卷风擦肩而过,亲眼目睹七个龙卷风同时出现在海面上空的场面简直是大饱眼福,惊心动魄。那是在辽东湾海面上作业的一次奇遇,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阴沉沉的海面上蘑菇云出现在下午,遥远的东北方向云卷云舒,继而黑色的云迅速聚集,露出长长的“尾巴”在海面上摆动。再后来积雨云抱团儿似的继续集结,一条条“龙尾”伸向海面摆动着,扭曲着,刹那间那片海域腾起水柱向上翻飞,一边是黑云下沉,一边是白浪上卷,“龙吸水”的自然景观就这么形成了。但见,长长短短的云龙半个小时內竟达到七条,其中三条云龙狂扫海面,形成巨大的白色雨带,而最上端的黑云如硕大的黑蘑菇,亦如核爆的蘑菇云升腾旋转。试想,如果这场龙卷风在城市或乡村上空出现,不知道要伤害多少性命,摧毁多少财产;如果那片海域有行驶的船,更是不堪设想……待蘑菇云慢慢散去,“龙尾”才消失在苍茫的海天之间。那场龙卷风与蘑菇云也就成了抹不去的惊悸记忆,时常在脑海里浮现。
2020.6.28于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