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我的本命年——2019
——徐宏志

2019年,必将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生有许多遗憾,许多错过,正如菊花错过春天,流星错过大地,坚果错过雨季。2019年的个人小天地、社会大舞台,我也有诸多不舍,错过了不少不该错过的。
作为父亲,我缺席了女儿的研究生毕业典礼,她国考进省税务局笔试、面试,我也无暇到现场为她加油鼓劲;
作为余干县文化馆长,我缺席了2019年省、市文化馆长会议;
作为省诗词学会理事、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县诗词学会会长,我缺席了省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盛典;
作为上饶吴芮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我缺席了市吴芮研究会的会议;
作为省作协会员、市作协理事、县作协副主席,我缺席了作协不少重要活动;
作为上饶新阶联会员、县新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副会长,我缺席了市新阶联会员代表大会;
作为政协委员,我缺席了不少的调研活动;
作为校文学社社长、校刊主编,我缺席了母校纪念建校80周年暨教育发展大会。
……
甚至有老朋友好长时间没有看到我,打电话开玩笑地说我失踪了。
但是我骄傲赶上了扶贫,我没有缺席扶贫。
脱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一伟大工程中的最艰巨的任务。作为余干县社庚镇花墩村的扶贫第一书记,我参与了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接受组织挑选,投身到扶贫这一项辛苦而又光荣的工作中,累并快乐着。
2019年,余干县顺利通过了省里的专项评估和国家的抽查,正式脱贫摘帽。作为基层一线扶贫第一书记,我翻阅记忆中的碎片,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忘不了——
“扶贫先扶志。”县委邀请上饶师院的余干乡贤组成课题组,编写《余干县打赢脱贫攻坚战马克思主义农民读本》,发到全县所有贫困户手中,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教育,以扶志扶智,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我配合上饶师院课题组的各位教授、博士专家,收集相关资料,参与编写工作。记得有次在上饶师院校长詹世友的办公室里,大家讨论书稿,认为第五章第三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难以撰写,乡贤有理论水平,有文字功底,但写这节还要有政治站位,熟悉扶贫政策,更要了解余干情况,接地气。课题组的专家们感到难以把握,有点为难,“这节我自己来写”,县委胡伟书记主动说,作为一个百多万人口的县委书记,每天政务缠身,公务繁忙,还要承担如此细致的文字工作,我心中对此颇为疑惑,后来胡书记真的挤出时间,几天内亲自写出了第三节。
忘不了——
杨家有个贫困户叫杨冬兴,本人患病,母亲年事已高,我从各个方面对他给予关心和扶持,协调相关部门为他易地搬迁的新家添置了冰箱和彩电。他很是感动,硬拉我去他家里吃餐饭,到了他家后,我一直站着,杨冬兴不解地问:“徐书记,您到我家好多回了,为什么从来不坐一下?是嫌我家的桌椅不干净吗?”我郑重地回答道:“不是的,作为一名党的扶贫书记,看到你家厅中挂有大大的十字架,我没有脸面和心思坐。在我们国家,信教是自由的,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了老百姓,我实在不愿坐在十字架下和你谈论党的好扶贫政策和措施”,杨冬兴红着脸,摘下了十字架。后来我再去,就看到习主席慈祥亲切的画像挂在他家的客厅正中了,我就和他全家在客厅中合了一个影,他妈妈激动地说:“还是共产党好啊!”
忘不了——
贫困户杨德勇双目失明,妻子智障,生有六个子女,他患有多种疾病,吃药如家常便饭,但恰恰有一种药,连县城都买不到,需要到省城医院开方子抓药。可他是一位盲人,往返南昌很不方便,我了解情况后,当即联系了余干县中医院,与医院相关领导和医生沟通协商,请他们采购了杨德勇所需的这类药,从此杨德勇不仅可以用上这种免费药,还省去了每隔一段时日就要往返于省城的舟车劳顿之苦。杨德勇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我是一个好人,眼中竟然有了泪水……
忘不了——
苏周组苏余良家的房子是冰冷的,不只是温度的冰寒,更是人气的凄清。风烛残年的他独自一人住在房子里,艰辛地经营着生活。我看到这副情景后,心中发酸,就不时地只身往他家里跑,除了帮他打扫屋子,给他送棉被冬衣什么的,还会踏踏实实坐下来,与他聊上一聊,搅暖搅暖这方促狭空间的人气。聊的次数一多,所谓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的身份差别就消失了,就像两个老朋友似的,闲扯世俗生活的细枝末节。有一次他突然对我说他想女人了,憨厚实在的脸上,写满了真诚和坦荡。
忘不了——
贫困户舒结学,一家人生病,生活困难,让我急在心里。他爱人去年到省一附院治病,有一次是急诊入院,加上他们不了解相关手续,当时门诊的几千元发票没有报销,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要去了发票等材料,抽空返回县城,分别找到医院和医保局的负责人反映问题,进行沟通解释,说明舒结学家是贫困户,他爱人生的病是突发急病,也不知道要不要住院,来不及办理相关手续。有关部门核实了舒结学的相关信息后,就依相关政策办理了。舒结学很是感激我,到他家走访,他一定要塞给我一只苹果。
忘不了——
黄家组的贫困户黄水文一家的情况更加纠结。两个老人带两个孤儿(孙子和孙女),本为顶梁柱的中间一代永远缺席了赡养与哺育。身为扶贫第一书记的我,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这一中间一代的角色,我还积极联系余干爱心协会联盟的工作人员,道明缘由,请他们实地核查,为这贫困的老少一家子争取到社会扶助,由爱心人士一对一助学,让老人家无后顾之忧。我在闲暇时,常陪两位老人散散步,聊聊他们的孙辈。两位老人眼神充满着期待,对我说,好想他孙子以后能和我一样,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忘不了——
心系群众不只是一句口号。2019年元旦,天降大雪,气温十分寒冷,县委胡书记一行到我村走访慰问。晚上我想起苏周组的周普标,就私人掏钱购买了取暖器,连夜给他送过去,并且手把手教他操作使用。等我走出周普标家后,才发现自己肩头还停留着雪花……
如果你曾把一段难忘的经历镌刻在生命的旅途中,你就总会有怀念的冲动。忘不了花墩村的一草一木!忘不了花墩村的一老一少!有生之年,能够作为一名扶贫第一书记,亲身投入这场规模浩大的扶贫“战役”,我为此自豪,更备感荣耀!
2019年,余干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赢下关键性胜利。
而今在花墩村,“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成为了广大干群的一种心声;“加快发展,实现繁荣”成为了广大干群的一种共识;“求新、求进、求实”和“要脱贫、能致富、成小康”成为了广大干群的一种追求。
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以后要更加努力,继续扎实抓好扶贫工作,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将扶贫的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
(来源:余干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