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装电话的故事
电话是现代通讯的必备工具,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移动通讯的出现,到功能日新月异的智能手机,更是让人们享受到了通讯的便利。上世纪八十年代,移动通讯还没有诞生之前,人们通讯主要靠固话(座机),但当时报装电话多难?别说现在的年轻人难予置信,可能未过半百的朋友也不会有多少印象。下面是我亲身经历的《报装电话的故事》
老黄、小罗肩负重任
1983年初,老黄和小罗参加了广州市一家现代化啤酒厂的筹建工作,后来被誉为“中法比三国友好合作的结晶”的珠江啤酒厂,筹建处设在本市一德东路的广州市食品工业公司,通讯联系借用市食品工业公司的电话,连办公桌椅都是借用的;接收、发送传真要跑到东方宾馆请涉外机构帮忙,就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办公条件下,广州市珠江啤酒厂筹建处经省、市政府部门批准正式挂牌了。
办公室主任黄崇忠同志和小罗接到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为筹建处和工地现场完成10部市内直通电话的报装工作。
装电话之难,难于上青天
报装电话多难,当时,全国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座机)还不到半部,这种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甚至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电话总数比当时香港一个地区的数量还要少。例如广州某知名国企是市屈指可数的税利大户,也只有一部直通电话,下班之后要转接到企业大门值班室应急;所以有人说,装电话之难,难于上青天。
曾经在1984年至1993年间担任广州市电信局局长的陈植容曾讲述了一件“奇事”:在任职初期,陈局长自己家里都装不起电话,时常要到邻居家“搭线”。当时广州安装一部固定电话,初装费是4000元。
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曾经这样调侃道:广州一大怪,打电话不如骑单车快!陈植容说,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的。在上世纪80年代某届广交会上,有一位外商在广州宾馆要打电话到东方宾馆,半天不能接通,只有打电话到香港,让香港转接到东方宾馆去——兜了好大一圈!
按照当时的话来说“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老黄和小罗为此日夜奔走,一方面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安装电话的申请,这是规定的手续;另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推进这项工作,现在时兴的讲法是“充分利用资源”。老黄的胞弟崇乔兄在市电信局负责某部门的工作,也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老二又找到了市话设计室的工程技术人员,跑市电信工程公司……记得有一天晚上为总机问题上门拜访某工程师,还是自费买了梳一两元的香蕉作为手信。紧接着是工厂总机房定位、总机容量、选型定机等复杂而专业的问题。我们不懂就问,接触专家多了,也叫得出什么纵横制交换机、程控交换机之类的名词。单就报装电话而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电信部门确有困难,因通讯设备落后,线路容量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建厂工程是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等到电信发展了再说吗?老黄和小罗真有点束手无策。10部电话初装费也交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但安装还是遥遥无期。筹建处的领导着急了,整个筹建工作的协调、指挥、外联等都需要电话通讯,特别是即将在工地大会战的关键时刻,电话通讯显得尤其必需和重要。
十万火急,惊动市长、局长
对工作是主动还是等待,老黄和小罗选择的是前者。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地想了一个办法,连夜起草了一份报市领导的请示,要求帮助解决珠啤筹建报装电话难的问题。因为事关重要而且是以筹建处的名义直接报市领导,老黄对此特别慎重,戴着老花眼镜在灯下把小罗拟的请示原稿改了又改,从内容、结构、甚至语气都注意到了。强调了珠啤是广州市重点引进项目工程,中法合同已经生效,我们每天都要支付上万美元利息等等十万火急的情况,那时的一万美元可是巨款呀。次日大早,政府机关刚上班的时间,老黄和小罗直接跑到市政府,把这份沉甸甸的请示,当面交给了副市长汤国良的秘书李任桥同志。当时,恰好市领导在开会,李秘书见请示紧急,特别通融。手里拿着我们拟的告急请示,直接把小罗带到会议室门口。好个小罗,真准备要面见市长似的,就在那里立等。李秘书进入会议室,报主管市工业的刘念祖副市长,刘副市长当即批示:“……珠江啤酒厂属市重点引进项目,急需电话通讯,请市电信局大力支持解决……”
市领导的批示字字千钧,老黄和小罗来不及感悟什么,护着市领导的批示,由市府直奔地处市东较场旁的市电信局。当时的情景就如昨天发生的事历历在目。
在市电信局值班室,我们向值班武警战士说明来意,刘念祖副市长要我们来找你们局长,值班战士仔细看了看市领导亲笔批示,规矩地先打个电话请示,领导同意后才让我们进入。在市电信局二楼局领导办公室,一位副局长亲切地接见了我们,亲自给我们斟茶,并当着我们的面立即与市话营业处领导通话,他郑重地说:“……这是市长的批示呀,我们不能含糊,珠啤是市重点工程,要尽快想法解决……”得到对方明确回应之后,这位局领导迅速接着刘念祖副市长的批示,批下了“……大力支持,想方设法,尽快解决……”的肯定句子。市、局两级领导的重要批示令老黄小罗信心倍增,但也意识到要“趁热打铁”。于是,老黄与小罗又马不停蹄赶到地处本市中山五路新民路的市话营业处,找到该处领导……因为珠啤工程项目在海珠区,属市话四分局业务范围,所以还要跑当时设在南华西路海幢公园内猴子山旁边的市话四分局……同时与市话营业处、市话设计室、市电信工程公司等单位保持密切联系,联系的方式就是挤公交加走路,人称11号车,怕苦办不成事,也创不了业。
解决困难,现代通讯发挥作用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日,盼望已久的电信工程施工队开进了珠啤工地,老黄与我们筹建人员与电信工程施工队通力合作,完成了电线杆安装、电话线敷设、放号、测试等繁重的施工任务。终于,工地多部直通固定电话开通了。在珠啤工程大会战中,现代通讯设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领导,不无感慨地称赞说:“他们在筹建期间什么都干,又不怕苦,而且干得不错,珠啤速度靠的是同志们的拼搏精神,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同志!”在往后的日子里,老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开拓、拼搏、高效”的企业精神,一直在激励着老黄和小罗,时隔多年,事过境迁,但初心不改。
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手机用户近16亿,更多更先进的通讯设备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广州市乃至全国报装电话难已成为历史。本文提到为珠啤建设发展竭尽全力的老黄,一位老书记、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已经作古,小罗也成了老罗。
蓦然回首,难于忘怀。
(罗宙纶 2020年初夏2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