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沉 醉 于 藕 花 深 处 》
作者/摄影:凡音
诵读:晚晴

多情的诗人走了,惊起的一滩鸥鹭,留在了藕花深处。虽无一叶扁舟,却有读不尽的诗意。

寻寻觅觅的长短句中,写满了凄凄惨惨的人生。荷塘晚归是尽兴,沉醉其中是惬意,诗人挥洒恣肆的况味,要用一生慢慢体味!
沉郁的的诗人走了,留下一个寂寥的荷塘,有多少独行的人,借着月光,在微风中寻找那如舞女摆动的裙。

田田的莲叶,袅娜的荷花,羞涩的骨朵,都静静地轻摇。苍茫的月光带着清幽的孤独,诉说诗人月夜的沉醉,荷塘月色成多少人心中最柔情的去处。

岁岁年年花盛开,朝朝代代有人写,一部文学史,多少咏荷诗!然而谁之笔墨有宋人周敦颐锋锐?

寥寥不过百余字,写尽莲花的风骨神韵:“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读着前人的咏荷诗慢慢成长,荷的精神潜移黙化。从爱荷、画荷、到拍荷,从花香四溢,到残荷凄美,荷塘边年年都留下我的脚步。

这似乎成为一种必须履行的仪式,不仅庄重,还带有使命感。只有做了,才对得起那一份纯粹的诗情画意。
于是借一处水榭,观鱼戏微澜,鸭逐波痕,默然中沿岸而行,揽一镜荷花入画,饮一池风雅涤心。

任凭思绪随风去,琴歌笙舞,书案茶香,化做心语,凝结于眉,诉与荷听,与荷同舞,与风同醉,便是一年中做的最风致、最顺遂心念的事情了。

作者简介:凡音,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编辑、教学工作,喜欢用文字和镜头表达所思所见。

主播简介:李淑秋网名晚晴,央企退休干部,酷爱朗诵,2018年丶2019年在北京市朗诵大赛获一等奖,2019年获秦皇山海杯全国朗诵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虽已年近七旬,但喜欢做声音的行者,并乐此不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