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带给了我们什么?
文/ 寒 冰
庚子新春佳节,注定不同凡响——缺少了浓烈的年味,阻断了亲友间的往来,人们在惊恐与慌乱中被迫“宅居”,在忧心如焚中品味着各不相同的滋味。半年多来,我们一起经历了痛心的失去,见证了美丽的逆行,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晾晒了或高尚或丑恶的众生灵魂......
那么,这场疫情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一场疫情教会了我们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当生活被迫按下暂停键,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场疫情?最后大家不约而同的认识到:是人类的贪婪和无休止的攫取引发了这场灾难。新冠病毒也许在自然界存在了千万年,各类原始宿主和中间宿主已对其产生了抗体,也就危害不到什么。只是人类的贪欲心越来越强烈,吃了山珍想海味,吃了猴头想燕窝,总而言之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洞里钻的、水边长的海陆空生灵兼收并蓄,毫无收敛之心,于是“潘多拉”的魔盒因贪欲心的驱使被打开了,人类也因此自食其果,遭遇了原罪。回过头来我们细想一想,不管是非洲猪瘟、禽流感、非典疫情,还是新冠病毒的流行,哪一件不是人类的贪欲之心引发?哪一件不是人类的豪横与傲慢扩散?疫情让我们明白了个体生命的脆弱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既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义,也让我们懂得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尊重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灵,就是在为人类自己拓宽生存之路;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换来人类的长久平安。
疫情防控涵养了崇尚英雄、相信科学的社会风尚,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一方面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但也带来了思维的活跃、观念的变迁和思想的异化。商品交换规则、商品生产的趋利性以及异源文化的交流、融汇让部分人混淆了是非、颠覆了信念,有的人甚至走进了历史虚无、民族虚无、英雄虚无的误区。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疫情泛滥之际,无数英雄在防控一线顽强拼搏、科学应对,以实际行动捍卫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体现了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一致点赞。一股学英雄、敬英雄、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蔚然形成,这是我们时代需要的正能量。疫情中的优秀儿女,既有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又有白衣天使、解放军指战员,更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战斗堡垒作用”,什么叫“最可爱的人”,什么叫“救死扶伤”,用血肉之躯为党旗增色,为国旗添彩,为军旗立辉,他们是民族精神的灵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形象。
疫情防控考验了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树立了党的光辉形象,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生与死的抗争中,人人都不是局外人,都不该将自己置身事外。只有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才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疫情中的每一个人只有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将病魔困死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既使你能力有限,不能冲锋陷阵帮助他人,但也至少要管好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政府添乱子,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还好,中华民族不愧为优秀的民族,在大是大非、大灾大难面前,绝大多数人表现了优秀的品格,舍小我保大局,服从政府统一调度,使得抗击疫情很快凸显效果,与世界各国相比,我们中华民族表现出的优秀品格令世界惊叹羡慕不已!
在疫情防控中,党中央高瞻远瞩、沉着应对,科学调度、靠前指挥,迅速、果断地作出了科学部署和具体安排,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全国上下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防控格局。在这场危难中,党的形象熠熠生辉。这次疫情也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各级财政拨出专款确保应诊尽诊、应治尽治,相关企业开足马力昼夜不停生产防控物资,大批生活必需品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调集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疫情像一场大考,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短板;疫情更像一面阴阳镜,照出了人性中的丑恶。在这场大考中每个人交出了不同的答卷,有的优秀、有的合格、有的不及格,个人如此、组织如此、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也是如此。我们在这场严峻的斗争实践中,既看到了许多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也看到了少数基层干部状态不佳、能力不足的短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的现实。我们认识到了现有的应急救灾体系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亟需提升,公共卫生队伍和基层防控能力亟需加强。
这场疫情也让我们意识到人性中的病毒其实比新冠病毒更可怕,它是长期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理“癌变”。表现在对现状、对他人的极度不满,无论你怎样做他都不满意,他只会评头品足,说风凉话,甚至制造谣言,惑乱人心;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一旦伤害到他们的利益,就跳出来搬弄是非,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始作俑者。我们说病毒终将会随着防护工作的不断完善和疫苗的大量应用而走向消亡。但带着人性病毒的人将长期的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有时候甚至以伪善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群体中,不断侵蚀我们的肌体,污染我们的灵魂。平时你很难发现,一旦机会成熟,它就会兴风作浪,颠覆我们逃厄的“诺亚方舟”。对付这种人性的病毒,我们也要像疫情防控一样:一要提高警惕,增强自身免疫力,防止它在人群中传播、扩散;二要揭露它、批判它,将其曝光在世人面前,阻断其传播的途径。只有根除了人性的病毒,我们才会有健康的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刘艳芹
作者简介:
寒冰,原名仲金瑚,甘肃会宁人,大学文化,地质工程师,当代先锋作家。从小爱好古体诗词,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诗词、散文、杂文、科技论文、集邮文章二百多篇。当代先锋文学驻站作家,当代中国文学最杰出作家(诗人)排行榜第六名获奖者。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杨秀波 龚刚 张小平 李磊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