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夏之时,五颜六色的葡萄挂满枝头,颗颗籽粒饱满,宛如一串串耀眼的明珠,透露着丰收的喜悦。“小葡萄,大产业,华周生态果园承载着石庄村委脱贫致富的梦想。”村民李小艳说。6月28日,记者来到新蔡县李桥回族镇石庄村委华周生态果园,实地探访石华周创业致富的故事。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硬钻进去的。”石华周手里拿着一本雷锋日记说,“这就是雷锋同志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在学习上要善于挤和善于钻。”正是他信仰的雷锋精神,坚定了他顽强的创业意志。石华周兄妹五人,因家境贫寒,很早就辍学待业。1993年,已经成年的石华周跟随同乡去北京建筑工地上打零工,补贴家用。打零工期间,他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熟练的掌握了木工技术,并开始尝试着承包商业活动展厅布置的线下执行工作。2004年,在他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在北京成立了华豫会展有限公司,年产值4000余万元。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黑暗?”石华周引用雷锋的一则日记来表明了自己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发家致富的决心。2017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华周了解到李桥回族镇正在鼓励土地流转、支持返乡创业,以发展特色种植业,助力脱贫攻坚。于是,他辗转北京、郑州、驻马店等地考察农业种植项目,回来之后成立了新蔡县麦芽香生态农业种植有限公司。主要种植葡萄、草莓、水蜜桃等反季节水果。
为支持石华周创业,李桥回族镇协调流转了土地330亩,作为李桥回族镇扶贫定点帮扶单位的新蔡县人武部也出资100余万元,建设育苗大棚等的基础设施。精准扶贫还需要志智双扶,三年来,他持续投资1600万元打造园区的景观和雷锋文化长廊,不仅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消费,有效增加周边群众的收入,还能够传播学习雷锋精神,坚定脱贫信心。
在石华周的精心经营下,公司坚持“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年产值700余万元。他先后荣获“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走进新蔡县麦芽香种植基地,绿意盎然,青翠欲滴。让人感受到浓重的文化底蕴,精巧的农耕雕塑栩栩如生;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塑料大棚的架子上挂着晶莹剔透的葡萄;雷锋文化长廊环顾四周,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目前我已经带贫90户306人,为附近村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石华周告诉记者,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客流量锐减,60余亩的葡萄马上就要成熟上市了,他准备利用电子商务和网络直播等方式进行线上销售产品,线下组织雷锋志愿者,传播雷锋精神,携手共抗疫情。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李桥镇党委政府将全力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宣传雷锋文化,推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该镇党委书记张皓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