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明华 一时称骥子,两度竞斯文。所历风云劫,无关得失心。也曾施以德,未始怨于人。额上时光印,多为自刻痕。
《秋兴八首》
一
岭南多茂林,秋到亦萧森。
负手轻衫冷,凭栏广厦阴。
长天无雁哨,片月冷尘心。
陌上谁为主,风刀与地砧。
二
秋光岭上斜,回照旧芳华。
间有山中叶,犹如水上槎。
在枝风际遇,入水梦生涯。
两岸流经处,曾开五色花。
三
一旦失晴晖,尘烟卷翠微。
苍生何索索,黄叶竞飞飞。
山色随天冷,春心与诺违。
我居高屋里,一任大风吹。
四
更替无穷已,炎凉草木知。
风声萧肃处,竹色翠青时。
飘雪迎尤早,扬花惜未迟。
有心吹一曲,无意减秋思。
五
芳菲昨日山,弹指一挥间。
水到中流急,风从绝顶寒。
荣枯标本末,清浊溯潺湲。
大梦须臾觉,凉台影立单。
六
人生一转头,草木已三秋。
易捧寒江水,难浇落日愁。
八方来远浪,何处有方舟。
海上无明月,谁怀渡者忧。
七
凡尘如大宅,万类锁其中。
日暮千窗冷,心灰百色空。
人皆悲坠落,我独不相同。
陌上观云者,闻香数落红。
八
掩卷怀天下,春秋自有期。
英雄愁岁月,竖子怅樊篱。
西落意难尽,东流志不移。
居高谁比试,逝水与天齐。
《白梅五首》(用八指头陀韵)
一
山深天欲雪,渐渐失敷荣。
远寺人来少,禅林月照明。
僧居如有梦,境遇不关情。
昨夜寒风起,有梅寂寂生。
二
随风一来去,借此暂安身。
凋落仍如雪,开时不见春。
拈枝心有寄,入梦朵如人。
绝色无需觅,天然在本真。
三
欲解花开意,芳香或可持。
只缘今日朵,仍发去年枝。
愿守三生诺,重温一段奇。
我从窗外过,执手是仙姿。
四
一朝花事了,再见已来生。
别后湖山远,向前海月明。
香随风隐约,色共雪泠清。
回顾所来径,山空不见情。
五
行藏非自定,所到即为家。
遗世飘为絮,归时复作花。
本来无失落,风起再横斜。
此去随流水,沉浮随落差。
《闲情》
无论花开谢,湖山任意居。
林深风是乐,溪澈我为鱼。
适意三杯酒,无眠一卷书。
难随天尽处,云卷与云舒。
《题樱林图》
岭上烟岚起,寒图水墨浓。
花颜初着意,树影半开容。
仿佛香无色,居然月有风。
春光吹不远,止在绿丛中。
题王维《雪溪图》
尺幅天涯路,家园梦寐中。
溪寒舟子瘦,雪急履痕空。
浦树禽犹少,茅庐火正红。
此前些许事,流落小桥东。
《神游妙高台》
风景一如裁,烟云隔九垓。
圣贤呼不应,前事已难猜。
古寺僧人曰,西山木叶衰。
欲从春望远,花拥妙高台。
《登梵净山》
五岳归游后,黔南到此奇。
随云上金顶,近佛有天梯。
妙谛谁先悟,骄阳影渐西。
所来求梵净,且不问新题。
《赤壁神游》
万里神州无数丘,森森一壁阻风流。
唯余此处江囚水,不见当年血载舟。
今我来观烽火熄,斯人去应海天求。
归游两岸三山后,剩有春心不肯秋。
《再登岳阳楼》
辽阔风光眼自由,八方来水一湖收。
叹兴叹废胸中磊,无喜无悲天下楼。
岛上峰峦青末了,枝头鸟鹊噪无休。
范翁如执巴陵事,莫许闲人猎野鸥。
次韵
诗书不爱爱湖山,意在晨曦落照间。
闹市楼横灯酒色,荒郊人立水云天。
春风岭上花枝暖,秋雨岸边蛙鼓寒。
天地苍茫何所乐,滩头枕石听潺湲。
和陈逸卿教授《题苏州虎丘剑池》
风景当宜随兴看,前人去后我来观。
千年未啸吴钩冷,一旦清吟野陌寒。
间有名花浮逝水,谁将古塔镇空棺。
阖庐墓上阳光媚,照到黄昏渐渐残。
岁暮独坐用三江韵
擎天大任任人扛,坐看流云过小窗。
高屋任随风露冷,初心未许稻粱降。
一时醉酒非关力,卅载为官未作腔。
今日门前无访客,川流不息有珠江。
生于夏初用《锦瑟》韵以纪母难
六二光阴指下弦,
长弹短拨忆当年。
当年意气图风景,
此刻芳菲剩杜鹃。
流水落花春尽处,
为鱼得鹿梦如烟。
所经际遇当恩赐,
浊眼余光心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