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剧 虚无先生
时间:夏季某日
地点:军港修船招待所某房间
人物:向党——某登陆舰舰长 39岁 海军中校
刘慧芳——向妻 中学教师 35岁
文书——某登陆舰文书 22岁 海军上士
李志军——某登陆舰副长 29岁 海军上尉
(群众:军官甲、乙、丙及水兵若干)
[舞台:一间普通的房间。背景为一艘军舰,舞台中间置一办公桌,一张椅子。桌上有一部电话。桌左侧有一张简易茶几,茶几上放录音机、茶杯、饭盒等物;桌右侧放一张简易床铺。
[幕启。向党正在打电话。
向:……我就不去了,没,可以到地方去拿嘛!对,让李志军同志去,他年轻、有学历、有培养前途。好,就这么定了,我马上通知他本人。(放下电话,冲场外喊)文书,请副长到我这儿来一下!
[文书:(场外)是!
[向坐。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数学书看。
向党:(自言自语地)X加Y的括号平方等于X平方加2XY……(电话铃响,抓电话)我是向党。什么?紧急备航?!是!(立正)什么时间出发……是!待命(放电话,收书,出)
[李志军上,与向撞个满怀。
李志军:(抚腰部)唉哟!舰长,您可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啊!唉哟!腰疼!
向党:(拍李肩头)年轻人缺乏锻炼!小李子,支队党委决定送你去舰艇学院舰长进修班去淬淬火。下次再撞上你这淬火以后的共产党员喊疼的就是我喽!
李志军:真的!(惊喜的表情)
向党:那还有假!
李志军:啊,太好了!我说舰长,上面也该送你淬淬火了吧?
向党:我?我是大老粗。麻袋片绣花,底子太差,淬火也没用。
李志军:舰长,从我当兵你就当舰长,一晃干了十年正营职,你都三十九岁了,再不挪挪位子可就到线了!
向党:到线了就转业呗!快去干部科报到吧!
李志军:嘿,我要建议上级换成你去!
向党:乱弹琴!你以为这是买东西,可以讨价还价、换来换去的?快去!(将李推出场外,然后在房间里踱步,掏烟点火)孩子气!(急出)
[文书、刘慧芳一前一后上。文书与向撞个满怀。
向党:(打个趔趄)你怎么又回来了?……哦,是你呀!
文书:(兴奋地)舰长,你看谁来了!
向党:慧芳?你……你怎么来了?
刘慧芳:(尴尬地)我……
文书:舰长,人家刘老师千里迢迢来看你,你这是什么态度?当心别人叫你陈士美噢!
向党:(笑)调皮鬼!(对刘)慧芳,你先坐!(对文书)哎,你先陪你嫂子坐会儿,我到舰上去一下。
文书:什么事儿那么急?
向党:上级命令紧急备航。
文书:我替你去通知各部门不就得了嘛!(在茶几上倒水,乘机按下录音机的录音键。向刘递水)你呀,就安心和嫂子亲热亲热吧!(冲观众作鬼脸,下)
向党:老夫老妻有啥好亲热的!(追上一步)哎,18点以前备航完毕!
[文书:(场外)明白!
刘慧芳:怎么,你们刚回来又要出海?
向党:是啊,所以我说你来得不是时候!嗯,慧芳,你前几天不是来电话说海儿病了,你不能来了吗?
刘慧芳:(吞吞吐吐地)学校……正好放假,是……临时……决定的……
向党:(焦急地)那……海儿哪?
刘慧芳:海儿……海儿病好了!
向党:怎么不带他一起来?我有两年多没见到他了!
刘慧芳:他……还没好利索呢!(转过脸去)
向党:(埋怨地)那你怎么忍心把他扔给妈妈!别忘了,你可是习惯性……流了三胎才生了他呀!再说,妈妈也病病拉拉的。
刘慧芳:这……你渴了吧?(走到茶几旁,倒水)
[电话铃响,向接电话。
向党:喂,我是向党。什么?陈明闹情绪、压床板?嗯,不要忙着下结论嘛!他为什么闹情绪?想入党?这说明他有上进心!我马上过来。
刘慧芳:(递水杯)向党,你喝点茶吧。
向党:(歉疚地)慧芳,我得出去一下,你去给家里写封信,报个平安!抽屉里有信纸。
[向下。
[刘背向观众在桌前呆坐少顷。拿出一支笔,拉抽屉找信纸,找出几张奖状,一张张翻看。
刘慧芳:(自言自语地)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干部、爱兵模范……
[刘掏手帕擦泪。向上,刘急收手帕。
向党:慧芳,信写好了吗?(看信纸)嗯,这纸怎么湿了?
刘慧芳:哦……是我不小心洒上了水。(失态地夺过纸在衣袖上按)
[向看茶几上的水杯,又看刘手上的信纸。
刘慧芳:(不自然地掩饰)向党,我上次在信里给你留的作业做了吗?
向党:我……没有时间。
刘慧芳:你呀你,晚上少睡两个小时,不是什么都有了?眼看就要“向后转”了,也该给自己考虑考虑。
向党:可我……有时一个晚上还睡不到两小时呢!
刘慧芳:(深情疼爱地)怪不得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你又不是孩子,也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抹泪)
向党:看看,又来了。你们这些女人啊,都是泪水捏的。(抬手拢臂)慌什么?有了骨头就可以长肉嘛!
[刘抽泣,向上前欲给刘擦泪。文书从背后上,装咳嗽。刘停止抽泣。向将抬起的手伸向刘头上。
向党:没出息!刚来就想家。瞧这头上还有两棵草呢!(回头)
文书:(窃笑,敬礼)报告舰长,我可以进来吗?
向党:(佯怒)人都进来了,还报什么告?
文书:对不起,我不知道你们正有情况。(递信)舰长,你的信。
[文书瞥一眼录音机,转身下。
[向看信封,递向刘。
向党:是妈妈来的,拆开看看吧!
刘慧芳:(神色不安地接信)急啥!(主动靠近向)向党,你说我还能再生……生……升职称吗?
向党:那还用说。我们刘慧芳同志是天底下最贤慧、最能干的女性,也是最敬业、最称职的人民教师!不给你升职称,全国人民都不答应啊!
刘慧芳:老不正经!(打向一拳)
向党:好!说正经的。慧芳啊,你今晚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就回去吧!
刘慧芳:什么?我刚来你就赶我走?
向党:(为难地)慧芳,不是我赶你,我们舰这几天随时都可能出航。
刘慧芳:出航,出航,你就知道出航!(委屈地)跟你结婚十年,过了几天安稳日子?每次来队,你总是这事儿那事儿的忙个没完。(抽泣)前年我刚到部队,你们军舰就离码头,我一个人在招待所整整等了你三十天,三十天啊,一个暑假!那是什么滋味?你知道吗?
向党:慧芳,我是军人!
刘慧芳:军人怎么了?军人就不要家?军人就不要老婆孩子?
向党:可是,慧芳,我是一舰之长!
刘慧芳:嘿,还好意思提你那七品芝麻官衔,你的兵都当你的大队长了!
向党:(声音提高)慧芳,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职务高低,那是由能力决定的,我家祖宗十八代还没人当过我这七品芝麻官呢!不管怎么说,上级把这艘军舰交给了我,我就应该尽职尽责当好这个家!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怎么可以整天在个人的小圈子里打转转?
刘慧芳: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就都像你那么顶真?(拉抽屉拿奖状,一张张摔在桌上)就你先进!就你优秀!就你模范!!(气愤中将信也摔在桌上,双眼呆滞地看着桌上的信,眩晕欲倒)
[向抢上几步,扶住刘。
向党:慧芳!慧芳!你怎么了?
[向扶刘坐在椅子上。拿起信拆开。
[向母的画外音:党儿,慧芳可能已经告诉你那个不幸的消息,希望你能挺住……海儿高烧四十多度……咱小乡村离大医院远……离慧芳的学校也挺远……到了医院押金又交不起,等凑足了,孩子已经不行了……都怪妈年老体弱不中用……
[刘伏在桌子上失声痛哭。向双眼呆滞,木立不动。
向党:(声嘶力竭地)海儿!(把信贴在胸口)海……儿……你才5岁呀!海……儿,爸爸对不起你,爸爸……对不起你呀!
[悲壮激昂的音乐。
[刘起身扶住摇摇晃晃的向,头贴在向的肩膀上。
刘慧芳:海儿……他爸,你别难过!咱们……还年轻,还可以再生……生一个。
[向将刘拢进自己的臂弯,轻轻地抚摸刘的后背。静。
[文书蹑手蹑脚地进房间,悄悄拎走录音机。
向党:(恢复常态)慧芳,这些年你受苦了,我对不起你!慧芳,你要坚强些,你是军人的妻子!
刘慧芳:(含泪点头)嗯!嗯!
向党:(憧憬地)我们还会有一个儿子的,一定会有的!
刘慧芳:(抹掉眼泪,深情地望着向)会有的,会有的!向党,我明天就回去,你要注意身体!你要多保重!
[向感动地边点头,边将刘扶坐在椅子上。
向党:慧芳,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去检查一下备航情况。
[李志军、文书拎录音机闯进。李紧紧抓住向的手。
李志军:舰长!(又握住刘的手)嫂子!
向党:(佯装无事地)小李子,你这是怎么啦?
文书:(激动地)舰长,我们都知道了!(放下录音机,端着水杯走向刘)嫂子,您是学生们的好老师,也是我们的好老师!
[刘感动地接过水杯。文书扶刘坐,二人轻声交谈。
李志军:(坚决地)舰长,我决定不去舰艇学院进修了!
向党:(吃惊地)小李子,你可不能感情用事啊!
李志军:不!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向党:海军需要你这样年轻有为的干部,你应该去!
李志军:舰长,大海和军舰是最好的课堂,你是我最好的老师!在你身边,我可以学到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向党:李志军同志!
李志军:舰长,您别说了。也许错过了机会,我永远也当不上舰长,可是我不会后悔!我只求在我脱下这身军装的那天,能够自豪而无愧地说,我为祖国、为党、为军队实实在在地奉献过!
向党:可这是支队党委的决定啊!
李志军:别懵我了,舰长!我去过干部科,科长都和我说了。舰长,你是咱们舰的排头兵,你向你看齐。这次去南沙,任务重大,我决不当逃兵!
[向握住李的手。
向党:人各有志。我不勉强你。咱们一起铆着劲儿干!
[急促的电话铃声。向接电话。
向党:我是向党。(听一会儿)是!(立正)19点准时启航!
[李吹长哨。灯光渐弱。军官甲、乙、丙,水兵若干人迅速上,与李排成一列。
军官甲:报告舰长,航海部门备航完毕。
军官乙:报告舰长,机电部门备航完毕。
军官丙:报告舰长,观通部门备航完毕。
向党:同志们,让我们宣誓!(右手握拳举起)
[音响:《热血颂》主旋律起。官兵们一起面向军舰握拳举起。
众: 南沙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决不允许敌人入侵寸步。
祖国,我们向您保证!
党啊,我们向您保证!
我们誓与南沙共存亡!
[灯光全暗,音响止。
[幕落。
(此为作者旧作)

虚无先生,又名愚叟、真言。笔耕数十年,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剧作等作品多种。著有《激情飞歌》《梦里的故乡》《活着 想着 写着》《远去的风景》《为了纪念的记忆》《迂生愚论》《古风-打油诗300首》等9部。近年以诗歌创作为主,诗风通俗、细腻、走心,出版情感诗集《我和另一个我》。
诗观:好诗歌在心底,好诗人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