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妈妈的味道
作者/配乐/诵读/一抹清新
粽子经常吃,但端午节的粽子,一年只吃一次。这些年,每到这一天,一股妈妈的粽子味总会从厨房扑面而来。尽管她已不在,却让我难以打开粽子上的那个结... ...

每年端午,妈妈都会带上我,挎着柳条篮,深一脚浅一脚地去大田排水渠边采摘新鲜的芦苇叶,回来后,母亲先把新鲜的芦苇叶用开水稍稍焯一下,接着放在清水盆里浸泡,让粽叶有韧性,这样不容易破损。然后把糯米浸泡一小时,捞起沥干水分,加一点点小苏打拌均匀。

一切准备就绪,她熟练地从一堆粽叶中拿起两片,将粽叶对拢一窝,就形成了一个小漏斗, 依次放入糯米、葡萄干和红枣,捏,折,拍,缠,动作麻利,一气呵成。她告诉我,葡萄干和红枣预示着以后的生活会更加甜美,这个必须要放。尽管过程繁琐,但谈笑之间,一个个有棱有角像工艺品似的粽子,便堆满了盆子。 我惊喜地发现,它像极了芭蕾舞演员立起来的脚尖,唯美多姿,俏皮可爱... ...

大约上锅蒸40来分钟就可以开吃了。这时,妈妈会给每个人一只撒了白糖的碗,而我总是迫不急待地剥开粽皮蘸上白糖,迅速放入嘴中,一股粽香混合着米的柔糯,夹杂着枣的甘甜,在舌尖上荡漾开来,真是妙不可言。

一家人一个都不少的聚在一起吃着粽子,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有节日的仪式感... ...

那是我当年清纯的目光里溢出的记忆。后来,妈妈走了。早已是妈妈的我,也经常按记忆中的程序包粽子给女儿吃,尽管她也赞不绝口,也说这粽子里有妈妈味。但我妈妈的味道没有了。她带走了她的手艺,也带走了她的味道。
今天,我很想她,想妈妈的味道~~
2020年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