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两点钟的时候,雨终于停了,水泥路面干得挺快,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跑出家门,到哪里去?上山去,还是上山去吧,哪怕一个人也好。
凤凰山位于汝阳城北,不算太高,近些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得到了又快又好的开发。不大一会儿,就到了隆盛北路教育新村,也可说山脚下,从进村叉路口起就算正式上山了。路修得笔直、宽敞、倾斜向上,还种植着美丽的绿化带,有冬青及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一路前行,要不是沉迷景色,感觉应该会非常劳累。
约摸十几分钟,到了半山腰的莲花池,从这里仰望山顶,除了层层叠叠的绿,什么也看不到。因为改造,池内暂时没有往年般盛夏如画:非常非常大,半径有十四、五米,看不到底的水里面,莲花分片成趣,山风微微,清香扑鼻。
继续前行,我有一个奇特的爱好就是上台阶,特别是这种一个挨一个数不过来数的台阶,好像比走路舒服,比上楼还轻松。突然又下起雨,我处在进退两难之中,反正躲不过淋雨,还是上吧,不至于落得一整天无所事事。雨密密麻麻地下,把林间下出雾蒙蒙一大片,仿佛飘起了娘亲烧饭的炊烟,用力嗅嗅,不呛鼻,也没有诱人的饭菜浓香。头顶上笼罩的厚厚柏枝还挡些风雨,大叶子栎树就不行了,没一点用不说,还把无数大大小小的水珠子,抖落到我头上、衣服上、鞋面上,冷得忍不住瑟瑟发抖。绿色的荆条透出嫩嫩的黄,刻意模仿出家乡山野的那个自然样:粗粗细细,或直或斜,齐刷刷向上挺拔。想不到麻雀不休息,喜鹊不休息,连野鸡等等也不休息,勤奋地从这飞到那,又从那飞到这,时远时近摆弄起千腔百调,动听、悦耳的一首首奇妙乐曲。
终于到了凤凰亭,一个躲雨再好不过的临时港湾,只是雨不知不觉中变小了,呈雾状,细柔、潮湿。比起晴日风貌当然逊色多了,但是谁又能否认更加饱满的诗情画意?为了避免大花蛇、大蜈蚣之类的恐惧,我决定休息一下,原路返回,放弃了惊险还有些距离的玻璃栈道。
山顶上的庙一般情况下都锁着门,此刻肯定也没人,看到不远处黄色令字旗呼啦啦地迎风飘荡,我似乎瞬间懂得人生从来不乏神圣。
下山吧,台阶上千腿虫有点多,像极了一列列奔驰的火车,最高技巧莫过于,在九十度的垂直面上匀速行驶,牢固而平稳。随便到路旁的枯草中为孩子们拣几个蜗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