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行,人活着第一要素便是吃。
家里有余粮,心中不着慌。
家无隔夜粮,东奔又西忙。
从小受过了吃不饱的苦头。
因此,尽管如今天天精米细面吃得饱饱的,可肠胃里总是回荡着挨饥受饿的感觉。
好象睡上一觉,睁眼就会碗里没饭吃。
实在有点杞人忧天。
其实也不尽其然。
出身善良而贫穷之农家的我,为了给父母争气,也为了生存下去活得美好一点,循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从学校到学校,由读书到教书。
三番五次来回折腾,多半辈子总没闯出四堵墙外,老守着不能令人长大的三尺讲台,捧着撑不着也饿不死的教书匠铁饭碗。

改革开放以来,多次喊叫要打破铁饭碗,心里着实害怕了一阵。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彻底打破,心中又不由地窃喜:
饭碗还是铁的保险。
谁知窃喜之余,真正令人焦忧的日子光顾了——工资兑不了现。
捧着铁饭碗,碗里盛不上饭。
如同在集体食堂排着长蛇阵打饭,肚子饿得咕咕叫,就是轮不上,干瞪眼没办法。
记得去年冬季降临之时,家中急需柴炭衣食之类越冬物品。
我这个半年没见到工资的一家之主,眼望那些骑摩托驾木兰兜风的阔男俏女们,为自己生为五尺男儿又懂ABCD汗颜得无地自容。
新年已过三月,旧年苦口婆心挣下那几个微薄的糊口钱还欠着两月。
钱是硬头货,实在来之不易。

国家人家一个理,明进暗出。
即使财政增收翻番,也难保财政减支节缩。
说句良心话,“牛鼻子”难牵,咱能体谅到政府理财的难处。
可有谁又能真正体谅到诸如我这样小人物的衣食住行生存命运之难呢?
本来就捧着个吃不饱的饭碗,在物价日渐上涨时日,又面临着吃不上的危机,哪有心思干活呢?
你说能不令人焦虑吗?

街上有个叫“七六”的,第一次见到他是二十多年前。
二十多年来他不显衰老,大概是捧了个省心的饭碗。
为了生存,为了捧这个铁饭碗,我身心日趋苍老,付出得也许比他多得多。
慢慢想来,“七六”的饭碗要比我的保险得很。
体验了这为生存而奔波的艰辛,有了这大半辈人生经验,我想,假如有来生,我绝不会再为父母争气而出人头地,也绝不会为活得美好一点而绞尽脑汁了。
一旦能够自立,我就会跑到那较为上档次的餐馆,给老板恭恭敬敬地磕上三个响头,三个不行九个,请他千万收留我。
我绝不要分文工资,只恳求他允许我干客人走后收拾饭桌的勾当。
这不是我胡吹乱拍,那个买卖实在是人生最保险最省心又最实惠的饭碗。
因为任何朝代都不会饿死去档次高的餐馆赴宴的人们。

作者简介
李银锁,网名梭梭。农民的儿子,一九五六年生,男,是普通人中俗而又俗的庸俗之人。曾先从事教师工作,后从事新闻工作,浅涉政治,打工多年。初想用文字当敲门砖改变命运,后变成了宣泄情绪的工具。无建树,2019年5月在微信公众平台创办独立订阅号“梭梭丛林”,专门发布自己的原创文章,聊以自慰。欢迎朋友们关注欣赏.分享传播。
微信号:1203759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