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寨村张氏家族倡议修建大门记
张泽武 整理
新寨村原址位于寨根村东一里许,寨根村围寨南头东围墙与新寨村西寨墙直线距离最近处仅有100米许,新寨村在金门塬西塬头,寨根村位于新寨村西崖下。
新寨村张氏原祖居德里村南头,明朝末年,张氏九世祖四川巡抚张论与九世祖兵科都给事中张鼎延父子为避兵乱,迁居于此,合族修筑金门寨,即今新寨村。张氏家族在此开创基业,繁衍生息,迄今近400年。
南坑位于新寨村西南100米,因其位置低洼,故名南坑。南坑大致为长方形,南北长270米,东西宽160米,地势基本平坦,大致南部、东部较高,西部、北部稍低,面积43200平方米,折合64.80亩。相传南坑是德里张氏祖茔的案台。
1987年春,新寨村二十世张保聚在南坑东北角建成一座坐北朝南4间两层楼房,同年11月开始迁居南坑,张保聚是第一户迁居南坑的人家。1994年5月二十世新寨村张玉林在南坑南头建北屋上房四间,迁居于此。之后二十年内,新寨村村民相继在南坑盖房迁居南坑。最后一家是张学庭、张学彩兄弟于2016年1月迁居南坑。新寨村村民自发组织在南坑建房,已全部实现整体搬迁,目前居住在南坑的村民共91户,504人。(1队20户,125人;2队20户,124人;3队21户,125人;4队30户,130人。)新寨村村民搬迁到南坑居住后,村民仍沿用原村名新寨村。
关于如何保留新寨村村名之事,很多人都很关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去年我也跟张学武、张治民、张学儒三位兄长多次谈过此事,我的想法是先通过正常渠道请示县里地名主管部门同意,通过村里协商,以政府名义树立规范合法的地名标志,在进村路口处建立新寨村地名标志碑,永久保存,这样既合法,又名正言顺,花钱不多,经济实惠。由于诸位兄长都不在家,我也常年打工在外。加之去年我倡议启动德里张氏修谱工程,考虑事情较多,故而此事一直未曾组建班子来实施。
2020年5月23日,新寨村西头张讲后裔二十一世张学儒从洛阳回村参与办理本家张应祥妻段青云丧葬之事,与村人谈起家常,村里人说起新寨村搬迁后,连村名也没有了,现在新寨村都变成寨根村了。主要原因是新寨村一直没有树立村名标志,在进村路口有一个寨根村的标志牌,大家都感觉到很不习惯,名不符实,对此村民深以为憾。
今年张学儒老兄趁这次回乡之际,与村里人谈起了在新寨村进村处修建大门之事,张学儒谈了自己的看法,说:“现在很多村都在进村路口建了大门楼,陈吴村在南头进村路口建了不锈钢大门,咱新寨村也可以在大路进村路口建个大门,上面写上村名:新寨村。这样就可以把村名长期保留下去,不是很好吗?”当时村里人热情很高,张建武、张学起趁机激励大家,做好村民思想鼓动工作,积极营造气氛。大家认为学儒兄说的好,便于实施。张学儒对张建武、张学起等人说:“你们想办法发动村民,鼓励大家捐资,捐多少算多少,村里建立大门所需资金,不够的我来解决。”


张学儒与村民共同商议修建新寨村大门
紧接着,新寨村组建了修建大门班子,主要成员有:张建武、张学起、张从亮、张朝治、张学立、张治民、张保松、张运涛等,大家经过讨论商议后决定:在新寨村进村路口处建立大门,选用不锈钢材料,造价不高,大约需要一万元左右,经济实用,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张建武、张学起、张从亮、张朝治、张学立等人积极宣传,在村民中营造气氛,为村中建立大门捐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张保松、张运涛等组织在外工作人员捐资。张保林、张治民、张学武、张泽民、张绍杰、张泽武等积极参与,通知在外工作人员,大家奔走相告,无限欢欣,无不踊跃捐资,贡献力量。在外工作和打工人员,来电询问有关情况,表示愿为村中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在这次捐资活动中,共有98人捐资,捐资金额合计11363元。
张学儒青年时期从军,后转业到洛阳市,在中国建设银行洛阳涧西区支行工作,每每归乡之际,素怀思乡之心,总以未能报效家乡为憾。这次回乡,倡议修建新寨村大门,得到全体村民的一致同意。大家趁热打铁,积极宣传,村民踊跃捐资,共襄盛举,经过全体村民共同努力,新寨村修建大门圆满竣工。
2020年6月13日,新寨村举行了大门建成仪式,参加人员有:张学儒、张建武、张学起、张从亮、张朝治、张学立、张治民、张保松、张保林、张运涛、张现保、张绍杰、张小军、张虎辰、张全周、张文涛、张显武、张文贞、张明武、张流宗、张建伟、张江波、张小军、张西军、张从治、张念军、张京周、张松武、张吉兆、张辰、韦显治、韦显京、韦显武等100余人。同时在新寨村入口处张贴光荣榜,公布修建大门捐资人员姓名及捐资情况。在村里召开了座谈会,大家对张学儒关心家乡建设,积极为家乡建设捐资出力,表示真诚地感谢!对在这次捐资活动中表现突出人员以及所有捐资人员深表感谢!张学儒号召全体村民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建设新寨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还告诉大家,希望在外工作人员、迁居外地人员都要多回家乡看看,加强联络感情,多参与家乡建设,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增砖添瓦,为建设文明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新寨村在这次修建大门过程中,许许多多村民跑前跑后,在筹资过程中积极做宣传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筹备施工、参与施工诸项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新寨村全体村民对这次踊跃捐资人员以及在捐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人员张学儒等,在此再次表示真诚感谢!在修建大门完工之际,谨记始末,略述经过,不泯前劳,以励后效!



捐资光荣榜
现将捐资情况附录于后:
新寨村捐资人员名单及捐资金额如下:
张学儒:6400元
张治民200 张保松200 张运涛200 张学武200 张从民200
张现宝200 张泽民200 张泽武200 张绍杰200 张永杰200
张振杰200 张海军200 张石头200 张小军200 (龙武家)
以上合计9200元
1.张从亮200元 张虎辰100元 张全周100元 张念军50元
张玉周20元 张书民20元 张保聚20元 张吉兆20元
张从治20元 张军涛20元 张虎民20元 张红有10元
张石虎10元 张战锋10元 张振京10元 张玉红10元
张百红10元 张虎林10元 一组合计660元
2.张学起100元 张建武100元 张明武50元 张流宗50元
韦显京50元 韦五成20元 韦三林20元 张流涛20元
张兴旺10元 张辰 10元 张平安10元 韦小林10元
韦显民10元 张松武10元 韦保洋10元 张东锋10元
二组合计490元
3.张文涛100元 张显武100元 张文贞50元 张朝治50元
张有杰50元 张伟伟50元 张江涛20元 张俊涛20元
韦显武20元 张学仁20元 张凌军10元 张廷芳10元
张大廷10元 张志锋10元 张显廷10元 张光治10元
张刚杰10元 张保良10元 张志军10元 韦显朝10元
张朝坤3元 张兴武10元 韦京龙10元 三组603元
4.张保林100元 张建伟50元 张江波50元 张学礼20元
张新新20元 韦显治20元 韦保红20元 韦保军20元
张廷彩10元 张应芳10元 张振武10元 张毅峰10元
张玉杰10元 张京州10元 张东辉10元 张建民10元
张学文10元 张显伟10元 张楠楠10元 张振芳10元
张建国10元 张刚 10元 韦要六10元 韦刘军10元
王学义10元
四组合计470元
张怀礼50元(寨根村)
总收入:11363元
总开支:11363元。
(开支:石子:200元,水泥125元,鞭炮100元,架子车、绳铲、烟1138元,不锈钢门9800元。)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