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欧阳如一(中国)
本期主播:王 曼 (中国)
本期主编:丰车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高墙盼》
——欧阳如一
第四章:祷告
冷春喧不能想像他的国花被捕时的样子,戴不戴手铐?会不会大声疾呼或反抗?没有谁比她更刚硬。他只能继续给国花发短信,尽管明知她的手机肯定被收缴,已经收不到他的信息了。他写道:
祷告,深切祷告!
主耶酥一定会救你,你一定要相信!
冷春喧坚信国花是无罪的。
大约在两年前国花以前的同事方珍珍来找她,说:“国花,你愿意去上海的一家基金公司当副总裁吗?”
那时候国花和冷春喧结婚已有五年了,她刚刚接受了丈夫提出的AA制,就是通过一份《财产分割协议》明确了各自的财产,以后生活费男士多出,家务活女士多干,他们已经过了新婚的激情期,就是每天都得亲热;也渡过了开始的磨合期,不再为宗教和理财问题争论不休;他们每天在一起吃饭、睡觉、散步、看电影或电视、回家看父母、出门会朋友,婚姻的常态不就是这样吗?可这并没缓解冷春喧经济上的压力——他在同时供两套房并养两辆车,家庭的开销却不能减;妻子不出去工作他也不敢说,因为“当专职太太”是她嫁给他的前提,这回好了,工作自己找上门了。
“什么样的公司?在上海上班?”国花并不热心,她现在已经不做“天力”了,因为她的上线——对面这个女人和她的团队闹翻了,让好多人都退出了“天力”,可她没埋怨她一句。
方珍珍说:“噢,是一家很有规模的金融企业,老板人很好。他们想找一个有‘证券师’资格的人,工资可能给到两万,分管‘风控’。我知道对你来说不多,不过也只是挂个名,不用做具体事。”
冷春喧说:“这好呵。”就给客人倒茶,洗水果,然后坐下来听。他想得是媳妇这么年轻真不应当呆在家里,挣了钱哪怕花在她自己身上,也能缓解他的经济压力。
国花说:“我是学经济的,你是学法律的;在法律上你比我懂,在金融上我比你懂。你说天下有挂个名就领工资的好事儿吗?会不会有法律风险?”
方珍珍说:“这你就得自己把握了,现在国家提倡‘金融创新’,就出现了好多‘准金融企业’,有经济学家说金融和互联网产业一样,是中国经济的一大增长极。”
这两个女人就唠了一些业务上的事情,那么善于演讲的方珍珍只能当国花的听众,国花的复旦大学硕士可不是白给的,她从经济学讲到金融学,从金融学讲到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她的专业比她丈夫冷春喧的专业好,不出去工作真是可惜了。
傍晚冷春喧请方珍珍到外边吃涮羊肉,问:“你家马骏怎么样?”
方珍珍说:“他还在那家设计院。”
冷春喧和马骏有好长时间没联系了,这家伙一有事儿就来找他——他们俩形成过对付老婆的战略联盟;一没事儿连个电话都没有——他誓旦旦说要离婚却跟他老婆过得好好的。可方珍珍和国花不一样,方珍珍是个有趣也好哄的小女人,国花是个漂亮却不好相处的大女人——她总是牛哄哄的,他们俩的婚姻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饭店的老板娘特意给他们这桌加了水果,问两位女客:“你们是姐俩吗?双胞胎?我的眼光准没错。”
冷春喧在一旁欣赏着这两个女人——都说她们俩长得像,相貌,性格,风度,还有她们的原生家庭、后组建的家庭、学习背景和从业经历、包括都不愿意上班和做“天力”,可以说,在非孪生姐妹中没有比她们俩更像的。可是只有冷春喧和马骏有体会——她们俩并不像,方珍珍更感性,有说有笑,风风火火;国花更理性,外表热情,内心冷漠;别看方珍珍爱乍虎,也说要和马骏离婚,可一到真章她就会让步;国花别看不提离婚,可如果冷春喧坚持她就会同意,只要给她一笔钱,要得还真不多,二十万就行。如今,这两个女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P2P,就是点对点网络借贷,就更能看出她们俩的不同了,方珍珍更灵活,她不懂业务却懂法律,抱定了凡事都不签字的原则,所以能在那场金融灾难中全身而退,现在她的“取保侯审”已经撤消了;国花更固执,她不懂法律却懂业务,一定要让她的“风控”部门发挥作用,就是否定那家企业的许多产品,结果成了众失之地还让自己身陷囹圄。冷春喧想:“难道法院仅凭她的虚职,而不对具体情况进行甄别就量刑吗?”他又给国花写短信:
再次祷告,主耶酥一定会彰显他的大能,法庭也决不会草菅人命,国花,你会获得新生!
冷春喧知道国花在上海那边的一些细节。
国花在上海上班半个月就回了北京探亲,冷春喧开车到首都机场接她,两人一进汽车就接吻,那真是小别胜新婚。
“老公,你说你媳妇咋年龄这么大了还被人当花瓶呢?”国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说,这是她调侃自己的方式,很容易让男人动心。
“你也不大呀,也就三十锒铛岁。”冷春喧说得是真话,年近五十的国花怎么看怎么像个少妇,带到哪儿都能拿得出手。
“我感觉我们老板好像对我有意思,他上哪都愿意带上我,还嫌我穿衣服太随便。”
冷春喧知道国花有个特点——容易吸引小男生,却对她很放心,因为玩笑归玩笑,一走近她就会发现她很讲做女人的原则,就说:“你不就是只挂个名吗?少参与他们的事儿,别有法律风险。”
国花说:“你不懂,只挂个名啥都不知道才有法律风险呢。”
冷春喧就专心开车——他怕陷入一场论战。
那是这两口子最快乐的一次相聚。国花很快乐,她挣到了每月两万元工资,还能报销上海租房和每半个月回北京的家一次的费用,这笔钱虽然只是她二十年前的工资水平,却很轻闲;也在自己身上投了点资——烫了头,换上了新式的职业装,还办了健身卡;她一个人生活也一丝不苟,买了新茶具还养了两只猫,换着样给自己做好吃的,并且开始追剧,总之,她在上海又建立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家。国花的父母也很快乐,他们的女儿还是有本事,在上海一家大企业当上了“副总裁”,这让他们在人前很有面子。国花尽管很少回家,却经常给父母和老公、女儿打电话,费用公司也报销。她每次回家都会带来上海的礼物和新鲜的话题,什么国际金融危机啦,中国经济转型啦,互联网金融创新啦,这家人不会唠家常喀;然后就请他们到饭店吃饭,算招待客户,每餐不能低于五百块,这是副总裁的待遇。冷春喧也很快乐,她媳妇有收入虽然不给她,总算不用再给她零花钱了,那就节省点呗,他就经常吃方便面,尽管有点体力不支,离有车有房没外债的日子总算越来越近了。再说国花每次回家的表现都很好,里屋外屋地收拾卫生,千叮咛成嘱咐让他好好吃饭,还警告他绝对不能跟女人网聊,然后就让他把子弹全打光。冷春喧想:“这种夫妻关系也挺好,不远不近,不长不短,既保持着各自的个性,又维持着亲密的关系。”国花说:“我干两年就不干了,夫妻俩不能长期两地分居。”冷春喧既盼望又惋惜——孤单而又自由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睡前国花问:“老公,你知道什么是基金公司的法律风险吗?”
“不知道。”
“就是不能把向社会募集的资金挪用和巧立名目集资,这就是‘非吸’,严重了算诈骗,所以我得看住他们。”
“那你能不得罪人?”
“我是干这个的,没办法,好在有老板支持。”
冷春喧知道国花肯定干不长,因为她本来就牛哄哄的,这回拿着上方宝剑就更不可一世了,他正想着用什么方法劝她,却没想到妻子没在企业内部出事儿——被人家轰出来,却在企业外部出了事儿——被法院当作了同伙,这不是冤枉吗?想到这里冷春喧第三次给国花发信:
国花,此时你的丈夫、女儿和教友们都在为你祷告,我们能见证你生命的反转,感谢主耶酥,信靠主耶酥!
冷春喧明白为什么人要信神了,因为他们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实在不能做什么,除了祷告。
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冷春喧把两只小狗放到门口随便排便,自己索性啥都不干,就挤在一大堆杂物中写诗——他曾奇怪中国诗坛为什么会有马骏、赖文同、崔浩这样动不动就整出几句歪诗的人了,诗不就是人们在痛苦乃至绝望中的一种寄托吗?
没有屋顶
——冷春喧
我要一间房子,
没有屋顶,我想接收另一个
没有屋顶的人的微信。
我要一间房子,
没有屋顶,只要方便接收她的微信,
哪怕风吹雨淋?
只要方便接收她的微信,
哪怕家徒四壁,或者,
连四壁都没得徒。
连四壁都没得徒,
那就是绝对的自由呵,
我宁愿在暴风骤雨里飞!
我得救了,就因为你,
从没有屋顶的房子里发来的微信,
那是第一个看到新大陆并且
送来麦穗的鸽子。
冷春喧又给那个不可能回话的手机写信:
国花,这是你在那边的第一夜,十分惦念。愿你心中常有主,凡事仰望交托,并保有一个基督徒的淡定,也希望你的室友不至于为难你。你要快点归来,国花!
国花,我明天飞上海,参加你周日的庭审,我和老弟有信心让你平安回家,不忘祷告,阿门!

作者简介
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作家、诗人。
创作了大量文学,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近作有:
一、长篇小说
1、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
2、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
二、自由诗集
1、自由诗集《我的神》
2、自由诗集《大海,我的爱人》
三、长篇史诗
1、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
2、长篇史诗《周颂》
朗诵简介:
王曼,主任播音员,现任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系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市广播电视学科带头人。平缓、准确、流畅、饱满的声音,已成为我市广播界的一张名片。创作、主持的一百余篇播音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主持播出的《奔驰在二十一世纪的跑道上》获国家级一等奖。电视专题片解说也得到各界朋友的好评。


有奖阅听征评启事
作家欧阳如一的长篇情感系列小说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已在本刊连载完毕,第二部《生死恋•陌路情》正在连载并且收到了17万阅读量的成绩,为了促进小说的阅读,本刊特与作家联合推出“有奖阅听征评”活动,具体方式如下:
一、仅对小说的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进行有奖阅听征评;
二、凡在本刊“评论区”发表50字以上评论者皆会获赠正式出版的欧阳如一诗集《大海,我的爱人》一本,请在评论后详告收件地址,邮费自付,如担心不安全可告电子邮箱,寄赠电子版;
三、对通读过全文并发表了千字以上中肯评论者另赠《生死恋》系列四部电子书一本,寄赠方式如上;
四、活动从即日起一个月止。
2020年5月31日
欧阳如一的邮箱:QQ87431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