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摊(一)
作者 王芸兰

爷爷将老李子树上的李子,
按十个一堆摆成一行十堆,
放在一块干净的旧蓝布上。
我捧出小李子树上的李子,
在一张旧报纸上搁成一堆。
老李子树比我还年长几岁,
小李子树又比我小了几岁。
老李子树长在后院西南角,
小李子树长在前院花园中,
小李子树是老李子树的苗。
乡供销社门前的这条街上,
卖李子的只有我们爷儿俩,
相距不到十米左右的距离,
谁也不看谁的摊子怎么样,
谁也不关注谁的顾客几个。
来了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问全买了我的李子多少钱,
我说一斤最多便宜一毛钱。
称完李子后他就付钱给我,
连同装李子的包一块拿走。
太阳还没偏西我已回到家,
把爷爷丢在了斜阳余晖里。
为此我心里懊悔了好几天。
后来知道了买走我李子的,
是我中学同班同学的哥哥,
还有若干年之后我也懂得,
把一包李子一次性便宜地,
卖给了别人这就叫做批发。
此后记不清我李子的价格,
但一直记得爷爷的李子价,
就是一堆十个李子一毛钱。
(2020.6.5农历闰四月十四芒种)
摆摊(二)
这一年,
家里背上了一千二百七十元的账款。
这一年,
父母全年的工分值五十三元。
这一年,
三年的债期要在一年内偿还。
这一年,
母亲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出办法挣钱。
这一年,
母亲和精明的二舅母打下别人家的苹果园。
这一年,
村副业队去银城的马车上摇晃着两位年轻母亲的身板。
这一年,
装满红苹果的背篼摆在银光厂家属区大门前,
她们的身影连同背篼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这一年,
整个秋天里她们如此往返。
这一年,
我上了初中家搬进了前院。
这一年,
夕阳里等妈妈的时光又长又远。
(2020.6.12)
摆摊(三)
后院南墙边的白杨树,
再也不会被当“尾巴”砍去,
理直气壮直冲云霄。
园子里,
除了生产队分的一棵苹果树,
还有一棵爷爷亲手栽种的沙果树,
再就是我拔猪草时移来的小小杏树。
秋收后的农闲里
苹果个个涨红了脸,
争先恐后向人们递着微笑。
爷爷架起木梯,
小心翼翼地将她们一个一个摘下,
又一个一个在竹篮里摆好。
进村的三岔路口麻家巷(hang)口子,
一溜摆摊的人群中,
爷爷的苹果又大又红又香。
天高云淡的日子,
银城电视台下乡采风,
长枪短炮搜寻目标。
一位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
双手捧着一颗大红苹果,
泰然自得的慢慢啃着。
随着咔嚓声,
这个镜头被定格在了新闻胶片上。
这位老人就是我爷爷。
(2020.6.15)
摆摊(四)
一夜之间,
飞越山川大河。
百姓的心房掀动。
又是一宿,
一切归于沉静。
吊死的蜂农,
蜂摊上处处花草茂盛。
无土无雨石头多的神奇旱沙地,
抽搐着拒绝,
又甜又多汁的大西瓜的栽种。
明晃晃的切瓜刀上,
咸味的红水还在涌。
哈姆雷特:
生或者死,是个问题,
是政治的反应。
其实,生或者死,
是生存与否的选择,
仅关乎普罗大众。
(2020.6.18)

王芸兰,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著名诗人,中华诗歌联合会终身驻会诗人。曾先后在企业和杂志社从业。平时喜阅读。创作有现代诗。近年学习古典诗词创作。厚积薄发,2019主编并出版了《兰馨集》-兰州大学校友诗选上下卷。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本期编辑:追梦天涯


(长按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