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群《端午.安康》同题诗词联賦活动!
卷首语: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部分:楹联雅集(马耀武)
第二部分:诗赋集萃(杏儿海)
参加活动人员:
罗奕梅 仁甫 沙海 姚双录 薛峰 薛翠珍 许宗金 李占贤 张立平 好好学习 关东情 毕林飞 李国祥 马到成功 张正军 李周省 坦然 唐明友 開甯 李凤云 大山的呼唤 孙桂芳 方草 韩军歧 半得先生 马耀武 杨宏祥 何流 聆听 老真 西蒙.玻利瓦尔 林建军 樊结印 青云 雪绒花 老赵 邹炳新 观自在 张振宇 陈连军 孟兴华 白重生 萍实 小荷张君 茉莉 张振宇 张来旺 时光荏苒 边丽萍 野草 倪宪培 正之堂主 刘皓 无言 兴旺

第一部分:楹联雅集
主持人:马耀武
诗朋联友们:早上好!
今天由我来主持西银/北京/上海头条,楹联比对。因明天为端午节。今天的楹联比对内容以悼屈子和孝父母为内容进行。
一、
例联1
出句:国有诤臣可固江山社稷;(马耀武)
对句:家无贤孝难延父母华年。(马耀武)
例联2
出句:馋言可销骨,诤臣蒙冤受辱;(马耀武)
对句:益训能利行,浪子转意升荣。(马耀武)
二、要求
1、可按出句比对,也可按内容要求自拟。
2、以平水韵为主,新韵请注明。
三、自行粘贴。

联对收录情况:
出句:国有诤臣可固江山社稷;(马耀武)
对句:夫无贤妻难助事业腾飞。(观自在)
出句:馋言可销骨,诤臣蒙冤受辱;(马耀武)
对句:益训能利行,浪子悔过添祥。(观自在)
出句:馋言可销骨,诤臣蒙冤受辱;(马耀武)
对句:老酒难解愁,良友聚会言情。(杏儿海)
自撰联:
上联:龙舟争渡捞屈子;(马耀武)
下联:糯粽乱投保忠魂。(马耀武)
上联:龙舟竞渡思屈子;(開甯)
下联:糯粽争投念赤魂。(開甯)
上联:追思屈子情飞去;(李凤云)
下联:细读离骚诵韵来。(李凤云)
自对联:
上联:竭忠尽智,尔著离骚诉忠贞,化作千秋绝唱;(正之堂主)
对句:挚爱崇贤,吾包糯粽思故显,留得万世美名。(刘皓)
上联:竭忠尽智,尔著离骚诉忠贞,化作千秋绝唱;(正之堂主)
下联:挚爱惊魂,君投汨水彰爱意,成为万代悲歌。(開甯)

小议《端午》
端午节发展到今天,各地名称已繁多,但”端午”,”端阳”永恒不变。因为此时的太阳正对地球上的南北”子午线”。加之这天五五相重,它和下半年的九月九日同等重要,都是纯阳之数,代表了易经中的最高位置和数字,也叫重五节。它和屈原之死是一个偶合。"九"在易经中代表了最高的太极之数,而”五”在易经中代表了最高的皇权之位。
——马耀武
五月五日悼屈原
长歌行
文/马耀武
国内藏奸兮,
不知社稷危!
贪图享乐兮,
怎明灾祸逼!
沉溺花天酒地兮,
妖妃献媚!
忠言逆耳兮,
偏受侫臣排挤!
怀才不遇兮,
仰天长唏!
问天天不应,
问地地无回!
身为三闾兮,
难挽乾坤逆!
敌军步步近,
抱石投江归!
遗恨逾千载,
谁人究其机?
2020.6.24

第二部分:诗赋集萃
主持人:杏儿海
以端午节诗赋活动为主题,体裁不限,欢迎老师们积极投稿!
诗词收稿情况!
五律•感慨端午
文/仁甫
烟雨笼西湖,踏歌山岭孤。
翠荷迷潋影,绿柳锁云图。
龙吼溪边赛,艾香门上殊。
汨罗皆泪水,任凭酒三壶。
七律•端午网络诗兴
文/仁甫
端午时空意境茏,粽香荔熟网情浓。
墨人言语笙箫画,文客笑谈桃柳松。
静谧如烟诗韵起,动情似玉赋词丰。
且飘夏雨扁舟去,对酒当歌再约逢。
五律.端午感怀
文/沙海
汨罗江水寒,屈子尚安眠?
忠义沉冤去,公卿不苟延。
龙舟乡绪唤,金粽别情牵。
天问离骚赋,回肠千百年。
端午吟屈原(七律)
文/姚双录
汨罗江水急流湍,屈子悲冤草木寒。
纵有壮怀凌碧汉,恨无合力破长安。
满腔血泪书清气,一笔诗歌起海澜。
今慰忠魂佳酿奠,铭心报国跨云鞍。

如梦令·伤屈原
文/薛锋
力主修明法度。美政灭秦强楚。
上下索求兮。变革遭奸延阻。
无绪。无绪。国破入江谁护。
如梦令·祭屈原
文/薛锋
遭受奸人刀俎。诗祖志图难抒。
庸主忌贤臣。变革策章遭拒。
端午。端午。九问沉江谁睹?
端午节吟
文/薛锋
屈原吟九问,艾草自生香。
喜与蓬蒿伴,忧心著丽章。
九问:九歌与天问合称。
祭屈子
文/薛锋
诗祖含悲楚国寒,汨罗江水起惊澜。
祭时角粽招冤魄,雅士忠心寄涅盘。

端午祭
文/薛翠珍
涛声五月又鸣锣,逝水翻开多少波。
乱世忠魂哀乱世,离歌楚调叹离歌。
闲庭艾草驱邪魅,竟渡龙舟祭什么。
粽子年年笼里驻,谁怜屈子汨罗河。
端午节
文/许宗金
苇叶长青粽米香,入时端午竞舟忙。
遥思屈子忧荆楚,更爱家邦赞国祥。
异乡独过端午节
文/李占贤
避毒安康悬艾草,登高望远故乡云。
莺啼翠柳孤单影,粽味难消思念君。
悼屈原(新韵)
文/张立平
变法为国起怨仇,独创一帜楚辞留。
奸人离间官职罢,偏信谗言被放流。
司马评说廉立志,孟坚称赞妙才牛。
对标时代千年颂,镜鉴屈原万古求。
注:班固字孟坚,

端午
作者/好好学习
农历五月五日知,中华传统端午时。
关中风俗历千年,西安百姓美食吃。
笼蒸糯米筋道香,割片盛盘似玉脂。
玫瑰酱甜味醇郁,浇汁蜂蜜凉棕子。
2020.6.25于西安
端午情怀
文/关东情
长叹报国无门,屈原投江含恨。
云卷楚天泪下,壮举感怀后人。
粽情泛舟罗江,浪花祭献英魂。
吾辈继往开来,筑梦不忘初心。
2020.6.24
题图诗
文/罗奕梅
端午前夕回故里,红尘烟火聚情缘。
渭河灞水流千载,万物皆知念屈原。
鸳鸯梦·端午节祭屈原
文/毕林飞
万里长城谁毁倒,大夫早有预言。离骚句句震心肝。大呼消内患,忘我也锄奸。
赴入汨江留遗憾,忠贞淹没水间。报国志向不能圆。至今千载,民众祭屈原。
[注]鸳鸯梦:临江仙变体七六,为区别正体而厘定别名。
2020.6.24(周三.晴.扶风)

端午
文/李国祥
四角米粽丝线缠,汨罗江畔祭屈原。
绿水青山龙舟竞,离骚天问九歌旋。
自幼胸怀报国志,吟罢百姓苦与难。
唯有长江东逝水,映照诗人肝与胆。
端午
文/马到成功
闻得到粽子的清香
却招不回英魂的只身返往
重读天问九歌和离骚
却喊不醒沉冤江底的忠良
想把你的足迹注入动力
却被感叹和眼泪痛断肝肠
想把你的哀怨在红尘风干
却被你的情殇在心海翻波逐浪
阵阵浆声澎湃了二千年
夏雨被你的虔诚洗得发亮
香粽裹起刻骨的农家习俗
雄酒洒江醉住了鱼龙嚣张
抹不去的曾经回眸凝望
一腔不了的情结抚慰炎黄
远去的鼓角争鸣把忠义发酵
所有的悲喜一起兑换爱的专场
庚子端午
文/张正军
庚子端阳景色新,鼓声震荡快舟巡。
龙头劲挺抛香粽,但寄清流慰楚臣。

棕香甜
文/李周省
五月夏风爽,蜜甜棕溢香。
节日安康乐,盛世太平享。
端午更思情
文/坦然
青箬甘为端午衣,彩金盘绕最相思。
龙舟锣鼓催心路,母酿香醇去我疾。
梦里粽香
文/唐明友
娘包米粽记尤深,个大香浓入手沉。
半世游途尝百味,乡情醉我到如今。
屈原遥祭(中华新韵)
文/開甯
端午琴音祭烈贤,生平受辱遇谗言。
离骚哀怨孤忠报,千古悲歌世代传!
端午吟(中华新韵)
文/開甯
华夏家家设祭堂,追思献粽汨罗江。
忠魂良将屈原烈,悲壮离骚泣血章。

吟端午(新韵)
文/李凤云
糯粽端阳味百香,炎黄祈祷汨罗江。
追思屈子情飞去,塞上群儒诵祭章。
鹧鸪天·端午抒怀(词林正韵)
文/大山的呼唤
悲雨凝云吊屈原,雷鸣电闪照庭轩。艾篙拂翠挂门脸,粽子飘香载赛船汨罗畔,闹声喧。哀怨千古问苍天。云霄我漫存高志,一曲离骚世代传。
端午吟(七绝)
诗/孙桂芳
泊地江南龙跃赛,五湖端午纪英裁。
抛书粽子屈夫君,爱国英魂永远再。
2020.6.22
端午缝香囊
文/方草
针针密密缝,艾菖包布中。
瓜桃梨枣杏,色彩吉祥浓。
狗兔鸡鱼蹦,鼠牛奔马腾。
蛇蝎蟾蜥蚣,五毒避邪瘟。
香囊佩戴身,端午祭屈魂。
絲线牵龙舟,国泰民安宁。
2020.6.24日傍晚于广州

端午节抒怀
文/张正军
年年汨水赛龙舟,献祭灵均角粽投。
报国忠魂何远去?英雄天际笑声留。
民间端午
文/关东情
晨起上山岗,树下采艾香。
河边洗手脸,丛中露沾裳。
传说走百病。旭日映吉祥。
彩绳做手环,福禄皆安康。
窗棂挂灯笼,光照喜满堂。
一碗鸡蛋羹,投粽入水缸。
祈祷天增寿,国安万年长。
2020.6.25
祭屈原
文/韩军歧
五月丰收好景象,
小麦收罢迎端阳。
家家门上挂艾草,
户户孩童糸香囊。
大江南北赛龙舟,
千街万巷品棕香。
不知端午为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春秋战国楚国相,
举贤授能富兵强。
楚齐联盟抵秦国,
馋言革职遭流放。
强秦围楚一日破,
悲恨抱石赴入江。
《离骚》《九歌》与天问,
千载史册放光芒。
吾将上下而求索,
汨罗江畔慨而慷。
炎黄世代追英魂,
一带一路新构想。
华夏共筑"中国梦",
民族复兴正兴旺,
倘若屈相今犹在,
纵情高歌颂辉煌!

端午日
文/方草
艾菖缝香囊,蜜粽蒲叶包。
艾叶挂门窗,端午祭国殇。
彩线拴颈项,鸡蛋就油糕。
举家悼屈子,祈祷国吉祥。
2020.624日午间于广州
端午感怀
文/半得先生
江水迢迢江草萋,楚风飒飒楚云低。
天沉雷怒鸿翅折,林暗山空猿泪啼。
一纸骚书留史册,满腔热血染江堤。
焉知万世千秋后,人爱波间戏鼓鼙。
五月五日悼屈原
文/马耀武
—— 长歌行
国内藏奸兮,
不知社稷危!
贪图享乐兮,
怎明灾祸逼!
沉溺花天酒地兮,
妖妃献媚!
忠言逆耳兮,
偏受侫臣排挤!
怀才不遇兮,
仰天长唏!
问天天不应,
问地地无回!
身为三闾兮,
难挽乾坤逆!
敌军步步近,
抱石投江归!
遗恨逾千载,
谁人究其机?
2020.6.24

五月五日夏味浓
文/杨宏祥
白生糯米枣红红,溪边芦苇青又青。
纤手弄叶抱不动,汗流额头湿衣襟。
左缠右捆四角形,沸水漫煮香味浓。
当年投江共祭拜,汨罗腾空起蛟龙。
艾草菌菌满坡生,香绕扑鼻插门缝。
黄酒一坛喝不够,五月五日夏味浓。
香囊锦绣掇前胸,虫鱼花鸟五毒形。
轻摞碎步回头望,佩鸣楚楚君子身。
于庚子端午
五月五日话端午
文/何流
五月五日话端午,
米粽追魂醒神州,
龙舟破浪敲金鼓。
五月五日话端午,
美酒祭祖国运足,
上下求索闻鸡舞。
五月五日话端午,
拨开迷雾看星球,
真理归来霸气走。
端午感怀(新韵)
文/聆听
五月风薰夏日长,端阳绿粽溢清香。
家家艾叶门楣挂,户户人缠彩线康。
慨叹爱国遗恨泪,忠魂万古励贤良。
千年楚韵今犹唱,警世诗歌四海扬。

七律.庚子端午感怀
文/老真
时临端午笔难擎,墨色何如往岁浓。
远望汨罗江水阔,愁吟冠状病毒凶。
龙舟喜待千人渡,艾草欣薰万户宁。
复产三天今又假,神州不吝祭屈平。
清醒的灵魂
文/西蒙.波利瓦尔
屈子,在端午中被一声声的竞舟曲惊醒
汨罗江,托起千年的民族之殇。
啊,沧浪水几经清浊
唯有他的魂魄举世独醒。
你还形容枯槁吗
你还素衣佩兰吗?
《离骚》之剑穿透征程
仰视头颅,向《天问》谁主沉浮。
问山水问九天问天地万象
悲风雨悲社稷悲家国民生。
啊,乾坤斗转沧海桑田
啊,千年一梦华夏重生。
清醒的灵魂,激起千层浪
一个人,缔造了一个古老的节日。
作于2020.6.24.7.50

端午节.粽香情浓
文/林建军
吋逢端阳五月天
炎黄后辈思屈原
选在五月夏至
龙舟待发
赛龙舟是中华民族
过端午节习俗
是端午节最重要的
节日民俗活动
也是节日一场重头戏
民间俗语一一
"宁荒一年田
不输端午船"
民间家家户户
把糯米捆成粽子
装进深深的情思
满怀对屈原的纪念
过端午佳节
既有避瘟驱毒
祈福求祥的美好良思
又有缅怀先贤屈原
的深刻内涵
寄托着人们内心丰富
的文化情感
赋予它的时代意义
清醒的灵魂
文/西蒙.波利瓦尔
粽飘香情意浓
不忘初心
感恩先人
让你在端午佳节
多一份情愫
过传统节日的美妙
与无穷魅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浪激起千层浪
五月初五端午节
粽香情浓
纪念千年先贤屈原
他的灵魂
依然在人间流传
弘扬屈原精神
传承端午文化
2020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抒》
文/樊结印
时逢仲夏枣芬芳,碧艾香蒲挂户窗。
巧手千金缠角粽,精包紧裹线儿长。
龙舟竞渡逐追浪,稻孕盈苞麦正黄。
沃野田间耕午日,歇凉树下送茶汤。
《悼屈原》
文/樊结印
忠言逆耳主轻听,楚界流湘痛恨情。
报效家园唯惋叹,投江殒葬传芳名。
年年重午祭贤士,岁岁离骚苦诵吟。
骇浪难平千古怨,怀沙绝笔万载存。
《悼伍子胥》
文/樊结印
名门望远马失途,惘帐当年遁命孤。
解难村姑江自殒,逃脱虎口顺投吴。
雄才大略官封相,屡战奇功毁楚都。
奉谏新君听怒耳,涛神寄浪任沉浮。
《悼曹娥》
文/樊结印
祷祭涛神失溺水,嚎啕舜衅陪冤鬼。
芳龄少秀仕贞淑,献爱洁身谆教诲。
万里寻踪泪涕涟,千浔踏浪无微翠。
牌坊耸立庙犹存,颂刻碑文漩入渭。

端午节的粽子
文/青云
裹了一层又一层
包成了立体三角形
这就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
卖相特好的粽子
拨开一层又一层
绽出的是一座座香山
散出的香味越来越浓
这就是人人爱吃的粽子
粽香勾引着胃里的馋虫
味蕾在舌尖上跳动
香啊真的很香
浇上蜜汁甜入心中
这粽子虽然很香
但它却承载着难以忘记的故事
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屈原的形象在人们心中鲜明
想起那段特别的记年
忆起那次亡国的仇恨
那是两千年前的一年五月初五
秦国灭亡了楚国
屈原绝笔写《怀沙》
宁死不做亡国奴
抱石投入汨罗江
忠君爱国留英名
只因诗人那绝命一跃
汨罗江边聚集了无数人群
抛洒食物欲喂饱鱼鳖水怪
让它们不要伤害爱国的英雄
后来
人们为了记念爱国诗人屈原
便订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粽子便是特色食品的一种
写于2020年农历五月初五

庚子端午,祈福安康
——雪绒花
五月初五又端阳,荷包祈福粽飘香。
葫芦艾草挂门上,驱除邪魔赛雄黄。
五彩丝线细又长,捆住幸福和吉祥。
茶蛋滚滚运气旺,太平盛世享安康。
踏青人流着彩装,祈盼康泰鸿运昌。
捧把河水扬脸上,心明眼亮情飞扬。
一年过半多匆忙,听听鸟唱闻花香。
停下脚步把景赏,莫负人生好时光。
心语
文/老赵
锣鼓喧天彩旗展,欢歌笑语河两岸。
龙舟竞渡浪花飞,齐心协力敢争先。
传统节日庆端午,爱国情怀代代传。
上下求索强国路,宁为玉碎犟屈原。
一夜白头伍子胥,忠君报国敢死战。
情操高尚百姓爱,珍惜英雄乐奉献。
粽子抛江做饵料,保全英烈身安全。
来年丰欠未可知,粮食金贵命相关。
珍爱有加不心疼,家国情怀不可攀。
岁岁端午赛龙舟,粽子飘香千百年。
爱国文化意境深,风俗影响到周边。
苏武牧羊志不移,替父从军花木兰。
抗倭英雄戚继光,革命先驱孙中山。
抗联名将杨靖宇,军事奇才伟左权。
三大战役追穷寇,鲜血染红三八线。
两弹一星功致伟,北斗环绕在空天。
白衣执甲疫区行,直面生死斗凶顽。
前赴后继豪杰多,榜样引领谱新篇。
建设不能缺劳模,卫国需要英雄汉。
敢笑公知不丈夫,不惧西方施强权。
崇拜英雄不追星,文化传承胜从前。
灾难多重何所惧,奋发图强庚子年。
扶贫攻坚干到底,全民小康完美现。

文/邹炳新
端午节聚会,
喝了黄酒有点醉。
不敌四两下肚,
一觉睡下有点累。
节日兴趣高,
制造热烈氛围,
喝一杯表示敬意,
不喝那是浪费!
酒的文化,
逢年过节饮为最。
喝多喝少是能量,
有酒席上便是对!
醉!醉!醉!
醉了亦无悔!
图一家开心快乐,
有酒有肉称富贵!
2020.6.25.
儿时端午
文/观自在
儿时过端午,快乐浮眼前。
渐培浩气旺,身康体又健。
2020625
端午节感怀
文/张振宇
泪雨潇湘漫九天,龙舟竞驰唤君还。
怀国每是吟离骚,贯日长虹焕彩颜。

端午节感怀
文/陈连军
五月,深深的思念(原创首发)
一缕不变的情怀
汨罗江上燃烧
仿佛屈原不朽的灵魂
屹立在汹涌的江畔
铿锵的离骚
拯救国家与人民的呐喊
回荡在神洲大地
飘过几千年
鼓角相闻的龙舟
扬起挺进的帆
跃上门楣的蒿草
尽情地张望
一枚枚回味的粽子
承载着的是深深的怀念
……
端午抒怀
文/观自在
半夏逢端午,农夫躬耕忙。
昨天才割麦,今日又插秧。
户户炸糖糕,家家糯粽香。
门前悬艾蒿,同祭屈大夫。
七排古韵端午悼屈原
文/孟兴华
端阳汩水龙舟竞,击鼓奋戈力撼膝。
披发行吟屈子骚,力心战棹勇第一。
怀搂巨石跃龙湖,稼穑饥寒民哀愁。
撼月拨山赤胆肝,沤心沥血遭流黜。
肩担疾苦铁铮铮,美政楚君听谗嫉。
国破城楼遭孽根,剑悬奸佞清宫律。
举身四顾心茫然,颠倒是非法混壹。
皆世混蒙我独醒,一江糯粽悼忠弼。

端午寄思(诗四首)
文/白重生
(一)
九章天问欲何求?一卷离骚未肯休。
愤跃清流悲壮曲,英魂浪里化神游。
(二)新韵
端阳煮粽祭河殇,一代英魂万古扬。
浪漫离骚修远志,诗人求索汨罗江。
(三)
天问情深笑我痴,离骚意切寄忧思。
修明法理遭人妒,爱国襟怀化作诗。
(四)新韵
端午来临日渐长,家家户户挂蒲菖。
爹娘已逝终难返,怎觅当年粽子香?

屈原(中华新韵)
文/萍实
才思深远铸雄魂,美政新规致楚君。
自恨孤身徒有志,汩罗浪底示初心。
七绝◎庚子端午晨梦怀古
文/小荷张君
幽梦萦怀万古长,一声天问丧他乡。
离骚依旧倾城恨,空有忠君五色肠。
五色肠比喻古人,屈原十分有文才。
端午节忆屈原
文/茉莉
两袖清风笑傲行,狂歌直上九霄惊。
漫天飘落潇湘雨,沧海难吟屈子声。
食粽多因饕餮口,赛舟每为状元名。
几人会解前贤恨? 齐举金樽颂太平。
端午节
文/张振宇
画鼓喧雷竞彩舟,湖间映雪锦标筹。
屈子泯恨苍天月,散作江花付水流。
端午节抒怀
文/张振宇
竞技龙舟水尚寒,屈子遗恨愧流年。
男儿夜抱忧国梦,泪雨纷飞荐轩辕。

端午感怀
文/观自在
五月初五瑞午节,静坐桌前思废兴。
人人能效屈大夫,何愁民族不复兴。
2020624
端午感怀
一一一惜福惜缘
文/观自在
五月初五端午节,棕香龙跃比赛来。
多少情思涌心头,(家国)惜福惜缘祈国泰(盼繁荣)。
2020626
五绝.端午话屈原
文/张来旺
米粽祭屈原,人民敬显然。
离骚勉志士,万代楚辞传。2020/6/25

端午节快乐
文/李周省
雨过天晴彩虹艳,夏风轻爽瓜果甜。
端午亲聚送福来,棕香蜜甜生活安。
2020.06.25扶风
七古.迎端午
文/李周省
阳气腾天夏至来,昨夜风雨散热除。
夏粮丰收秋苗绿,端午亲聚品酒香。
2020.06.22扶风
《端午节》
文/时光荏苒(陕西)
龙舟香棕祭屈原,骨魂千载辉江蓝。
替民忧国洗身寃,年年端午诗满坛。
2020年6月23日。
端午感
文/边丽萍
你吟我赋皆高歌,神韵飞扬诗比河。
端午不做呻吟祭,无泪何堪对汨罗。

端午咏屈原
七言排律
文/孟兴华
端阳夏至龙舟竞,糯粽香飘忆屈公。
门挂艾蒿驱鬼蜮,雄黄酒饮祭龟蒙。
报恩愤恨千秋颂,爱国谋猷万古崇。
冤屈大夫昏楚室,谏言逆耳害贤功。
汨罗抱石天垂泪,苍柏觅珠哀九嵏。
端午抒怀
文/孟兴华
半夏逢端午,农夫躬耕忙。
昨天才割麦,今日又插秧。
户户炸糖糕,家家糯粽香。
门前悬艾蒿,同祭屈大夫。
七古新韵
咏端午
文/孟兴华
艾叶金丝裹粽香,香囊挂件饰肚兜。
才迎夏至又端阳,门前悬艾驱鬼雄。
高颂离骚祭汨水,诗韵天问慰忠魂。
敬奉屈公莫牵挂,家国己在复兴中。

端午感怀
文/野草(吉林)
汨罗浩缈起风烟,屈子忠魂荡九天。
一曲离骚惊世界,多情楚水忆流年。
艾蒿弄影门楣语,米粽飘香土酒绵。
常祭英灵思傲骨,胸怀热血赋诗篇。
2020.6.23
端午随想(原创首发)
文/野草(吉林)
苇叶裹不住
粽米的馨香
热气腾腾
飘过大街小巷
离骚九歌的旋律
牵着屈子的魂
在古老的汨罗江上升腾
奔涌激昂
高悬的艾叶
去迎接鼓角相连的气势
深深的怀念
回荡在大江南北
2020.6.19

《今年端午节》
文/邹炳新
端午节,
流传了二千多年。
屈原的悲歌,
汩罗江上祭拜起源,
艾香驱邪,
粽子祭奠英魂冤!
一曲爱国的壮举,
激励着后人为国奋战!
在路漫漫上,
上下求索真理无边。
《离骚》传唱,
龙舟竞力鼓声喧喧,
求健康快乐平安联!
今天的五月初五,
华夏太平有奇天。
抗击新冠病毒,
为世界卫生作贡献!
粽香飘飘,
龙舟水上依争先。
一杯清茶美酒,
在欢乐中纪念先贤!
庆幸福安康,
心舒怡情于自然。
笑对寒暑风雨,
高歌祖国强盛空前!
端午感怀(通韵)
文/无言
四海五湖千舸竞,艾蒿黄酒辟邪佞。
汨江水碧粽情浓,一曲离骚荡九鼎。
端阳思怀(新韵)
文/无言
竞渡龙舟荡大江,花囊佩戴饮雄黄。
香甜米粽怀忠烈,咏叹离骚韵味长。

端午情怀
文/兴旺
从一把艾蒿写起
我们在植草葳蕤的五月相逢
随从苍翠欲滴,尽心摇摆
一缕久违的芬芳
沁踞我的心海
仿佛一叶横舟
把一种纪念去打捞
我们经风雨同舟,共读离骚
跟随汨罗江东流
端午节,我们踏足夏炙流云
佳节期,闷热从昨夜狂欢释放
南山,晚风习习心陶醉
小园,姹紫嫣红馥郁香
主人情深,佳肴好客
酒满情暖洋溢甘流
挚友祥和,婉如香甜糯粽
星夜兼程,沉醉不知归路
人生,简单如水
人生是一桌交杯换盏
友谊是树
心灵是水
端午节,归心似箭
回乡的途景,葱笼阡陌
村路弯弯,迂回曲折
有父母的家近在咫尺
离乡的路却愈来愈远
人生路,不慢
匆匆愰忽已过

现代诗:端午节日
思屈原〉
诗文/倪宪培:
竹叶苇叶包不住
粽子的馨香,
粽米的香甜飘向
万里云天。
离骚诗歌的旋律,
牵曳着那是冤魂
忠臣屈原。
旋律在古老的汨罗
江上升腾激昂,
诗人赋诗撰词为把
忠臣颂赞。
各家悬挂门檐上的
艾蒿,
去迎接赛艇鼓角相
连气势的怀念。
歌声震撼着大江
南北,
从春秋战国哪个
能比贤臣屈原!
五千年的中华
历史,
哪个节日能胜过
屈子盛赞!
年年端午吃粽子,
简谈历史览前贤。
端午节日有特色,
地域故乡人情
有特点。
古老故事年年说,
农历五月五日
祭屈原。
屈子爱国被流放,
为国操心献策反而
被罢官!
如今疫情胜战
又到端午节,
千家万户欣喜
摆地摊。
地摊货物样样有,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
糯米裹枣最香甜!
年年端午节早上
撅艾蒿,
采撅艾稿挂房檐。
一挂房檐驱病患,
二为寄托哀思
想屈原。
倪宪培于2020年
6月24日写>

七言诗:屈原
与端午节>
诗/倪宪培:
屈子当年把命捐,
一片忠心难如愿;
爱国主张被抛弃,
富国强兵策遭谴;
可恨楚王人昏慵,
更恨奸臣进谗言;
忠心为国被流放,
为国尽忠被罢免!
一曲离骚诉衷言,
万语赋诗只对天;
秦兵势猛灭楚国,
无力复国心凄惨;
宁做楚国忠心魂,
不做秦皇苟生男;
悲伤投进汨罗江,
山河感动泪潸然。
屈原投江五月天,
正值端午五日间;
人们糯米撒汨罗,
为让忠魂吃饱饭;
清晨携儿趁露水,
晨露为给儿洗脸:
端午晨露能明目,
盼儿有才如屈原。
端午艾蒿驱邪患,
晨撅蒿草挂房檐;
邪恶奸邪能驱除,
不让邪恶入家园;
风俗传流人心意,
人们盛意祭屈原;
每到端午包粽子,
为让忠魂有美餐。
倪宪培>
2020年6月24日~6月27日

简历:刘开宁,女,汉族,工作于宁夏石化公司。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楹联研究院副院长,银川楹联家学会会长助理,宁夏楹联学会理事。书画作品曾在自治区、宁夏石化系统多次获得奖项。在自治区等各系统组织的征联活动中曾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都市头条中,“母女同行”栏目上发表期刊17期,书法作品100余幅。“陪伴女儿成长”栏目发表书联日刊数十期。其他诗词作品数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