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碑长青 51
文/三木秉凤(周凤森)
四推探假
(51)

有人说,女人的生命中有一种情是小鸟依人般的生死之情,而男人的生命中也有一种情叫做志在四方的英雄之情。也许是爱屋及乌,也许是高尚品德的自然绽放,赵英玲到了内蒙古仅仅两个月,就很快适应了那里的农场生活,而且还主动挑起了家里的重担,照顾老的,关爱小的,体贴着同辈,家人想到的,她想到了;家人没有想到的,她依然想到了!赵英玲是个追求完美的女人,此时若用尘缘世间一切美好的词语来描绘表达她的人品,都已显得苍白无力…… 赵英玲里里外外做的一切,王儒堂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看到未婚入门的儿媳妇勤奋能干,又节衣缩食,王儒堂感觉实在是过意不去了,他狠下心来写信要让王杰尽快回来完婚!一天更深夜静,王儒堂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既然睡不着,于是干脆穿衣下床,他坐在灯下秉笔疾书,写信给儿子:
“我儿芳:爹爹今晚给你写信,也是良心深处的迫不得已!小玲来内蒙古二月有余,她白天干活还要照顾老人,晚上又教育弟妹学习,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小玲确实是个世间难得的好媳妇。你们俩从1957年定亲算起已经七年了,现在你23岁,英玲也21岁了,你们这个年龄应该结婚了!我知道你非常忙,但部队的事干一辈子都也没个完。小玲她不好开口,我就替她说了,我要你赶快回来完婚,婚后你继续干你的事业,小玲干小玲的事,你们也互不影响。如果有什么困难,我就给你们部队领导去封信,说明咱家当下的困难情况,我相信领导会通情达理的。另外一件事,本不想告诉你,前些天,我在面粉厂加夜班时,由于劳累过度,我的胳膊不小心缠进了机器里,一个手指头被绞烂了,幸好胳膊没事,这样子,小玲在家中的担子就更重了,每天看到小玲这样勤勤恳恳地干活,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催促你们快些完婚,也算了却他们赵家父母的一桩心愿!你娘也三日两头催我写信,怕心脏病犯了,走得早,见不到你了!我儿芳,信就写到这里,儿若能明白爹娘的心思,就请个探亲假回内蒙古完婚,我们全家都在等着你的回音!!”
王杰看完父亲的来信,内心深处有股莫明的自责,父亲受了工伤,母亲心脏病严重,爷爷年迈需人照顾,弟弟妹妹上学需要辅导,这样说来,小玲身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了!然而当下自己的革命事业刚刚有了头绪,身为班长的王杰沉思良久,他努力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作着艰难的选择。1964年9月10日,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家庭三番五次地来信催我回家结婚,可是我主意已定,说什么也不能丢掉党的事业去处理个人问题,现在个人还年轻,再晚几年结婚也不晚,在青年时代要把精力放在党的事业上,要多为祖国做一点工作,就是自己的幸福责任,把自己的力量全部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让人生死相许”,为了爱情,赵英玲义无反顾地未婚入门,来到内蒙古阿荣旗那吉屯农场,承担起照顾王杰一家老小的重任,她希望王杰能理解自己,她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早日接到女儿完婚的信息,所以她迫切希望王杰在探亲假期中与自己完婚,这样就给双方父母一个最圆满的交代,她甚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如何给未来的孩子做衣打扮等,自从来内蒙古后的每一个晚上,赵英玲都是在期待与忧虑的双重心情中度过……
1965年初,连队首长在商量老战士探亲问题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王杰。王杰父亲的一次次来信催婚,战友们早有耳闻,大家知道,王杰父母于1958年移居内蒙,与儿子已经分别长达七八年了,王杰母亲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父母三番五次来信要他去内蒙古探亲,也许就怕母亲见不上他而撒手人寰!当连领导安排让他探亲时,刚刚担任班长的王杰却坚决拒绝了,理由是他刚接任五班班长不久,班里又补充了一批新兵,他们需要快速熟悉工兵业务,应对越南战场,王杰对刘连长说:“连长,咱连训练刚开始,俺班又是先行班,我怎么能让家庭私事影响了全班训练呢?”这样,王杰第一次推迟了探亲假期。
1965年3月,连里再度安排王杰回家探亲。这时,师里正要组织新任班长进行培训,王杰对战友们说:“如果自己不去参加培训,将来怎么能带好全班呢?”于是王杰决定第二次推迟探家。这一次,王杰请朱玉沛排长向刘连长说明了推迟探家的理由,刘连长见王杰态度诚恳果断,就同意了他推迟探亲的请求。
1965年4月,上级安排工兵营参加当地农业劳动。连里决定趁部队参加生产劳动的机会,再次催促王杰回家探亲。这时候,六班长韩义祥接到家中一封电报:父亲病重。见到电报,韩义祥当时非常矛盾,因为作为一线战斗部队,按照规定一个排不能同时安排两个班长请假探亲,而这时的王杰已经办理了探亲假手续。王杰听说韩义祥的情况后,立即找到刘连长要求推迟探亲,将探亲假机会让给韩义祥。当天晚上,刘德林找到韩义祥说:“王杰看到了你家电报,请求连队让你先回去探亲,我们已经同意了王杰同志的请求!”韩义祥听后非常感动。第二天,王杰又帮助韩义祥办理各种手续,然后拉着韩义祥的手说:“义祥,我已帮你办了探亲手续,通行证、粮票、住宿用的介绍信都办好了,你放心走吧。”说着,王杰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件当时非常流行的高领天蓝色秋衣,笑着对韩义祥说:“六班长,你穿上这件衣服探亲,回家让父母看了放心。另外,你年龄也不小了,回家万一有人介绍对象什么,你就穿上这衣服去相亲,也显得风光些!”韩义祥紧紧握着王杰的手,当时眼睛湿润了。他知道这件衣服是王杰省吃俭用准备自己结婚用的衣服,而且也知道王杰主动把探假名额让了出来。第二天,王杰将韩义祥送出营房,看着这位金乡一中的老同学说:“韩班长,你放心走吧,班里的工作你不用担心,有什么事我会帮着照料。”韩义祥看着七八年没有与父母见面的老战友老同学王杰,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韩义祥转身快步离去,他已感觉自己泪如泉涌……这是王杰第三次推迟探亲。
韩义祥回家探亲了,但他不想让王杰等得太久,就提前两天返回部队,他想让王杰尽快探亲成行。然而恰在这时,王杰所在的五班接到通知,准备参加军区汇报表演。王杰又对朱排长说:“朱排长,我不能在汇报表演的节骨眼上离开连队!这次汇报表演,我班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请领导们放心,我五班会圆满完成任务!”就这样,王杰第四次推迟了探亲。
1965年5月,王杰母亲心脏病复发,这次非常严重,父亲来信再次来信催促他回家探亲!为了让王杰探亲,连首长采取雷霆手段,他安排人悄悄为王杰办好一切必要手续后,接着命令王杰立即启程!王杰无奈,只好接受刘连长的命令,回家探亲。当天,朱排长又安排战友陈建去火车站送行!走出军营后,王杰深情地望一眼军营,这才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去内蒙古省亲的归途……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