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思想穿透彷徨(外7首)
一、暮春,我把酒临风
暮春,我
独自一人,
把酒临风,
把春风当残酒,
一饮而尽!
传来鸟语声声,
如佳肴把酒送。
品着轻轻的风,
捡起未尽的春,
悬挂在蓝色的天空。
如海的蓝天,如浪的白云,
跌入我的梦,在酒杯中冲动。
诗酒畅怀,诗兴逸人,
对着天空,我虽无语,
却有浓郁的诗情。
诗人要有欲望和激情,
这些都会刺激诗人的神经。
诗人不可无病呻吟,
思绪可以如天马行空,
行为却要贴在实地中。
暮春,我把酒临风,
听鸟语,独饮残春。
看风中飘来片片花瓣,
我既不欣喜也不郁闷,
冷静把诗情洒向苍生。
二、黑夜,山路
夜空,黑森森
是个无底洞
我在崎岖的山路
正彳亍攀行
我一手高高举着火把
另一手把诗捧在怀中
火把的光扯破了夜幕
诗在我怀中发出响声
火把照亮十步之遥
使我两脚不会踩空
而诗却是我的心灯
让我眺望远方光明
三、我的思想穿透彷徨
——哲学思考之一
我眺望着远方
用我有限的眼光
追寻着无限风光
我从无限风光中
觑觎时间的边缘
窥视地球的渺茫
我是天地的尊者
我是时空的灵长
我最神奇的是我的思想
我的思想还穿透彷徨
让意念成为无限光芒
在我的有限中化解无限的高昂
时间空间的有限和无限
只是我的思维和存在信马由缰
这个哲学问题不过就是我心中的轻狂
天苍苍来野茫茫,天地玄黄
风吹心中的牛羊,宇宙洪荒
日月星辰只在我心列张闪亮

四、人生,哲学
——哲学思考之二
人生很哲学
世界很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都很现实
人生本来很清晰
遇上哲学就变糊涂
世界本来很糊涂
遇上人生就是淳朴
哲学探究人生的实质
意识引领思维向深处
人生就是哲学
世界就是物质
物质在运动,一切变化不居
人生更是不断冲破各种桎梏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生的长河岂是哲学能透识
拷问世界,拷问人生
现实所以然拷问不出
顺其自然,遵循必然
不必在意清晰或糊涂
五、我充满诗意的微笑
我奋力登攀,
攀上了高山。
我挥拳驱散
黎明前的黑暗,
用诗唤来曙光一大片。
我在山之巅,
一览众山小,
再览藐尘寰;
静听群峰喧,
再听云烟闹翻天。
渐渐地,朝阳
变成我的笑脸。
我充满诗意的微笑,
伴着和畅的晨风,
让天空色彩斑斓。
我翻手、覆手,
为云,亦为雨,
云雨飘逸、相欢。
观云听雨我的意境更开阔,
我顿生如火般闪耀的灵感。
我在高山上,
洒向人间是诗篇。
我诗如云如雨,
柔和激越浪漫,
情关冷与暖。
我在字里行间写满爱,
我诗潮是泪花,
对人世疾苦感叹;
我诗情如甘露,
把爱心遍布人间。
六、关于诗的诗
诗是没有声音的
但能在人们心中回响
诗是没有色彩的
但读起来却色彩斑斓
诗是没有温度的
但能引燃熊熊的烈焰
诗是没有表情的
但能使人们荡气回肠
诗是没有形状的
却能塑造起高大形象
诗是文字的排列
却能成为无穷的力量
诗,是有声的默然
诗,是无声的呐喊
诗,是诗人情感再现
诗,是诗人热血满腔
生活,有诗就不会苟且悲观
人生,有诗就有希望的远方
七、如是我闻,我闻如是
红尘,有没有色彩,
谁曾经目睹?
沧桑,是什么形状,
谁能够描述?
其实,我不想目睹描述,
我早已把红尘视为泥土,
我只是把沧桑当作云雾。
而这一切如是我闻,
我闻,如是,如是。
老子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中生有,有归于无;
佛祖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苦厄可度,
心无罣碍,心无所住;
孔子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如是我闻,和其光同其尘,无为而治,
如是我闻,本来无一物,无受想行识,
如是我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如是我闻,红尘与沧桑,皆不入我目!
我是老子?我就是佛?我是哲人大儒?
其实,我就是我,我什么都不是,
我是平凡的弱智,不笨的蠢和愚。
我只是平静地行走慢慢开悟,
如是我闻,我闻如是,如是…………
八、大我,小我,无我……
天地茫茫,云水各一方,
我从水中来,我到云上。
冷眼看世界,世界一片沧澜。
回眸看自己,我在天地何方?
我充满自信,我很高大,
我伟岸而健康!
我又很自卑,我很渺小,
我懦弱无能量!
我茫茫然,我自问我是谁?
我就是我,我感慨而不感伤。
我自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我常常顾影自怜独自苦想!
有什么好想,何必自寻烦?
我就是我,我只找回真我空相!
我从来处来,我往去处去?
水中月镜中花只在我眼前一亮!
我从真我中静悟,无我是最高境象,
经受千锤百炼,才知世界真正宽广 。
大我小我,只是眼前之境忽愰,
超越眼前,意境交融物我相忘。

作者简介
林伟健 ,哲学和国学研究学者,教授;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直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诗人,常有诗作见诸报刊和网络,出版有个人诗选。



南方诗歌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是广东省社科联领导下的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的分支机构。南方诗歌专委会的主要任务是:联络海内外各界爱国诗人,团结有关专家学者,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开展南方诗歌文化的研究工作,加强海内外优秀诗歌文化交流,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全民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