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诗(组章)
谁在人生长河打捞碎碎片片(之二十七)
作者:才斗
曾经在我码字的拙文里,经常出现“碎碎片片”词语,犹如蜻蜓点水。真正在键盘上为你舞蹈拼音的时光,才悟出你的深邃……
——作者题

(一)一枚叶子
一日行程,对岸都市、小镇。站在小溪,仰慕乡野、山川。都挂着你的色彩。长的、椭圆的、玲珑的,都是你的清影。
随性枝头而居,随季节穿越时空。无论谁摇曳,无论谁倾盆。生命未到尽头,没有人改变你的容颜。
你生的伟大,给世界带来复苏,绿色阴凉。你死的光荣,风吹拂,纷飞落。回家转,留乡愁。
用心填写一阕清词,概括你上阕几生?下阕几世轮回?突发奇想,能否让我梦一回?幻化一个你,三生转三世。

(二)一页纸
很轻,上称都不显示分毫,轻如鸿毛。写上几个字,尤其诗句,就有了重量。
无形的重量,高于几克拉。还是一页纸吗?一首诗,一卷书。
与你为舞春与秋,一页页加码、长高。才知道我原来是你前世一页纸里的一个字。
方块字,两个笔画一个人。三个口,一个品。写了一辈,写好的难度与日俱增。拼命去写,直到有一天写精彩了,你还是你吗?

(三)一扇窗
祖先留传下来的你,从远古一直立到今天。是不是窗?一捅就破的窗纸,东北一怪。
庚子春天,战疫防控,走不出家门。思念远方,打开一扇窗。
窗纸糊在外的窗,远去了。我没有建筑师的本能,还原你今天忙碌的样子。
倚窗望外,伫立最多时候一小时。一小时光阴,做了哪些事情?
谁能解读这里的秘密?谁就读懂了窗的寓意,谱写流动了一曲关于思考的咏叹调。

(四)一粒沙、石
粗陋、被人踩在脚下。粗野,不着人待见。你的德行,没有一点完美的形象。
世俗偏见,从古道荒野走来。身后的你,便是无语的苍凉。我无语,却要用行动为你树一尊无字碑。
材料,你是沙,我是石。与水泥、钢筋、水相爱,钢筋混凝土的名字出世。筋为骨,混凝土为肉,骨肉身躯,站立擎天。
赞美你脊梁的硬度,刚直不阿现影,烙印碑身无字。
离别30年,今日撰沙石。蓦然回首多少酸楚事?惟有记忆里的符号,刻在了一座城的墙壁。

(五)一条路
鲁迅笔下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已经变成多条路了。路迢迢,致以远。路一条,谁能跑到黑?
执着一种暗示,惟我不撞南墙不回头。路上留下多少脚印?年轮刻度,记满了丈量尺码的数字。
一条路,前方是梦想。有梦,没路也有路了,尽管崎岖蜿蜒。
坚实踏过去,不屑一顾障碍与诱惑。消失于身后,希冀在远方。

(六)一缕缕情丝
情丝,有人类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真实传说。复制了另一个忧之忧、乐之乐。
思在眉头,念在心头。在唐诗宋词烟雨里,疯狂寻找如丝浮现的痕迹,夜不能寐于深处。
夜读情丝,青丝渐白发。没有现成的模板,摘一弯月亮完成丝丝相扣。
喜欢把情丝链接,无限拉长。不知道时间是否懂我的心思?一缕缕丝线,无论长短思绪、还是远近缠绵。都是我的乡愁,而不是李煜笔下的离愁。

(七)一滴泪水
四月,写过一篇“泪水”的文字,能否引来读者深深思考。所有情感,在字里行间清澈流淌。
不在续写史记,缱绻了千年一梦。清晨醒来,才知道流进嘴里的一滴泪水是咸的。而后咽下去了,就再也找不到你了。我去哪里找你呢?
梨花带雨我无雨,流过泪的地方,一直是我生存在这个世界神经最敏感而眷恋的地方。
庚子的泪水给了史记,剩下的泪水珍藏起来,积少成多。把一颗赤诚幸福的泪珠,馈赠故乡。让它金光闪闪,把回家的路,温暖照亮。

(八)一把伞
西湖断桥,许仙、白娘子酝酿成一段姻缘。千年古船,留下一把油纸伞。千年传说,从古传到今。
庚子的雨,淅沥沥的下着,不是西湖的雨。撑伞的人,不是许仙白娘子。
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他乡。久别的恋人数月重逢伞下,倾述离别衷肠。
还是那场雨,那个人,那把伞。问君谁是你的伞?
爱你的人曰:我是把你爱在心里、为你遮雨的伞。前提,草拟一个序言。

(九)一个葫芦
你能活下来,实属不易。光滑漂亮的土黄色,悬挂门上方的葫芦。是用扒掉一层皮的痛苦换来的。
对你一往情深的爱慕,源于你身上蕴含了一种高雅的文化。
悬壶济世,演绎葫芦典故:“葫芦现山,术数医流”。读你中医文脉,才知道我是你处方里的一颗草。
传说伏羲、女娲为躲一场水灾,钻进了葫芦。传说传来的秘密,是葫芦的肚子载人,亦是挪亚方舟。
家有葫芦一件宝,屏障妖魔鬼怪。你的光芒镇宅避邪,我怎能不以虔诚的心态膜拜你,佑宅平安。

(十)一口老井
月光下的水井,青石砌成的老井。宁静的站在村东头,站成了平仄一样的诗行。坐在村子的土地,打湿了村里人的表情。
童年记忆的辘轳,被麻绳勒出一道道皱纹。一担担水,凸凹了男人、女人肩上的岁月留痕。
故乡的老井,舀进了我的思念。水声呼唤我的名字,留给村子一段记忆。童年留下的拷贝,有我的影子,有世代村民的影子。
男人、女人在水井流年,炊烟袅袅。累弯了腰的背影在水里流成一幅画。
向远方,若干年前的老井啊!早已无影无踪。

(十一)一座坟莹
值得纪念与怀念交织的地方,我叫它一座大山。父亲、母亲相伴的地方,我叫它天堂。
辽西,我的老家。每次返乡,第一时间前去祭祀。点燃一柱香,烧一沓冥币。香火,随微风飘远,飘向东南的老宅。太阳,此刻就挂在那里。
念叨的语音,跪在土里。勤劳的双手跟随声音,除去一些荒凉的枯草。惟有磕头的声音,凄惨山上时空。
我与乡野不停呼唤你的名字,颤抖在你身旁。感受父母温暖的慰藉,抚平儿送你们回家时的忧伤。
传说一种习俗,儿子有一天也会跟你们回家。儿顶父母脚,如顶一个天那样伟大。
多美的坟莹,在流年车辙走过的日子,延续一座雕塑。泪水含着怀念离开了,留下了一座座与父母一起生活的群山。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简介:
才玉书,笔名才斗。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专业编剧委员会编剧。
进修首届全国影视编剧高级研修班。
作品散见《沈阳日报》副刊、《本溪日报》副刊、《南国散文诗报》、《辽河》文学月刊、《辽宁诗界》季刊、《宁远文学》双月刊、《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中华网》、《新华网》等。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