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最爱我,我也最爱我的父亲。转眼间,父亲已离开我十七年了,每到父亲的祭日,都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我的父亲名叫周喜魁,生于1925年3月,卒于2003年6月,享年80岁,属牛,毕业于山东大学,洛宁县城关镇东关村人,祖籍洛宁县赵村镇孙村。父亲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一生,是奋力拼搏的一生,是百折不挠的一生,是功德圆满的一生。我县走出的著名作家张宇,当初以家父的人生经历为原型,创作出了中篇小说《活鬼》,其中主人公猴七的一生也就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照。一经出书,引起了巨大轰动,也是大家通过此书了解了我的父亲辛酸而又美好的一生。人生百味,世事无常,酸甜苦辣咸,五味皆尝之。
父亲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一生。父亲生于乱世,战争年代,国家动荡,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父亲大学毕业后,弃笔从戎,加入了国民党,后来又投诚到共产党,经历了无数的战役,留下了身上的伤疤,等全国解放后,父亲被任命为山东银行的行署专员,走上了仕途。在三反,五反中,由于父亲平时秉性耿直,心直口快,得罪了不少人,因而被打成了右派,全家人由山东返回了老家洛宁县,受了三十多年的苦,遭了三十多年的罪,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那段岁月不是正常人过的日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了的,其中有跳楼自杀的,有喝药自杀的,有上吊自杀的,可我的父亲以他宽容的心胸,大度的胸怀,乐观的心态,顽强的意志,硬是一步步走了过来,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8年6月,父亲得到了平反,摘掉戴了三十多年的右派帽子,又恢复了工作,在洛宁县税务局工作。这正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父亲的一生是功德圆满的一生。恢复工作后,父亲在下海经商大潮中,敢于做吃螃蟹的第一人,开起了洛宁县第一个代销点,随着生意的不断好转,而后又变成了洛宁县老城综合批零门市,挣钱后,又盖起了洛宁县老城第一座二层楼,八十年代成为洛宁县第一个万元户,九十年代又办起了洛美裁缝专业学校。父亲成名后,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投入到洛宁县各项扶贫助困活动中:当他人有难时,父亲伸出援手;当学子无力上学时,父亲倾力相助,一生中共支持贫困学子百十号人,每人平均约五百元,支付善款共计五万余元;当社会出面募捐时,父亲积极响应,上世纪九十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来洛宁县录制节目时,父亲捐助资金五仟元;当母校无钱修缮时,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带头集资,共集得善款五十多万,对危房校舍进行了修缮,使母校东关中学校貌焕然一新。父亲一生共捐赠善款十几万元,由于父亲的努力,也收获了不少荣誉,获得了不少奖章。父亲先后获得过洛宁县文明经商户,洛阳市文明经商户,河南省文明经商户,连续六任洛宁县政协委员,洛宁县武警支队编外政治教员,洛宁县二高中校外政治教员……
父亲在七十六岁时,又写起了自传《五味》,七十七岁时,完成了手稿,由文印店打印成册,向亲朋好友转赠阅读,本来想出书的,可病来不等人,在疾病面前,父亲虽然乐观视之,可病魔最终还是要了父亲的生命,父亲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帮他完成,让在天堂里的父亲能够开心快乐!
父亲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一生。他对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平时严格要求,教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并写了家训箴言:笔墨映人,匠心硕果。勤俭持家,恩怨分明。学以致用,技不压人。以学为本,学无止境。团结同志,精诚合作。众志成城,战无不胜。清廉为本,受人称赞。不学无术,枉来人间!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语言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兄弟姊妹五人都健康成长,各自成家,各有所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
转眼间,又到了父亲的祭日,让我再次想起了父亲,也使我更加崇拜我的父亲,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将以父亲为榜样,书写自己的人生!



我上世纪八八年高中毕业后,弃笔从戎,八九年三月首次春季兵,我应征入伍,到河南省濮阳市武警支队一中队防暴队服现役三年,退伍后,到国家税务总局洛宁县税务局陈吴分局工作至今。目前,我是洛宁县作家协会会员,洛宁县公益组织联合会会员,洛宁县救在身边中医院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曾在《中国税务报》,《新乡日报》,《检察文学》等报刊上发表过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网络多个平台。人生信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愿我的父亲在天堂和母亲恩恩爱爱,开心每一天,快乐每一时!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您的好儿子!

作者简介:周友文,网名九龙柏,洛宁县城关镇东关村人,祖籍洛宁县赵村镇孙村。工作单位:洛宁县税务局陈吴税务分局。当过兵,扛过枪,保卫过国家。洛宁县公益联合会会员,洛宁县救在身边中医院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曾在《中国税务报》,《新乡日报》,《检察文学》等报刊上发表过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网络多个平台。人生信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