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逸明
端午节重读离骚有感
一自灵均赋楚辞,直教骚客至今痴。
美人追到云霓外,芳草浇来涕泪时。
代代国殇垂伟节,声声天问动哀思。
不将生命磨成墨,几个真能写出诗。
胡彭
忆秦娥 · 端午遣怀
又端阳,江南江北忆吾乡。忆吾乡,黄梅新熟,苇粽飘香。 禁城踽踽踏星霜,每逢佳节遥相望。遥相望,有雷轻响,有雨微凉。
马建勋
端午观龙舟
激澜所向欲何求,直下蛟川震渚洲。
甲鳞待跃争风急,头角犹昂破浪遒。
力在同心须勇往,志当共济乃功酬。
试看人生回首后,几多成败废中流。
吴亚卿
端午将届次伟今兄《观屈子行吟图》元韵
平生意气关民瘼,旷代文章属楚辞。
又是榴红端午近,龙舟竞渡吊宗师。
李含江
端午感怀
每逢端午雨绸缪,千载缘因派九流。
三晋娥眉弓绿柳,两湖黥首桨龙舟。
盖从塞北帝星起,己自山东王气收。
多少哀荣随水逝,忍将屈子作风投。

朱超范
节近端午有怀
已搁笔近月,作长考反思,裨益有焉。因诗债积欠,又若连发速藻。诸君谅之,无非为博一哂耳
为启覃思在我求,诸多欠债未曾酬。
诗歪只得倾心写,腰直不堪低首讴。
柴米油盐随日月,兴观群怨证春秋。
此生只合吟中老,浩叹灵均抱石投。
黄浴宇
时近端午,益民盛民二兄赠昌蒲、宝剑、熏香,有感焉
不惹凡花妒,清芬满小楼。
诗书欣可近,平实亦春秋。
陈琼
午日山居有朋来访
榴花昨夜满山开,红遍几村游客猜。
到底诗朋有心意,今携加饭上门来。
吴容
端午
端阳物序近黄梅,满腹新愁急雨催。
夜合花风随我老,青蒲剑气向天裁。
离骚心事杜陵泪,鵩赋情怀阮巷杯。
闭户怕听舟竞渡,鼓桡声里只低回。
严立青
祭屈
如兰持洁操,愤懑对喧氛。
路坎勤求索,筵奢拒醉醺。
问天原问己,哀郢孰哀君?
角黍投诸水,心香细细焚。
齐铁偕
吊汨罗山屈原墓
汨罗直上与天齐,万里虚无日色凄。
岁岁草青凭吊路,空山听冷杜鹃啼。
毛新华
端阳怀灵均
苦求兰石路迢迢,独醒明幽赋楚骚。
枉负经纶无以用,风流还得看今朝。
王永江
端午
年年端午怀屈子,手上红螺独自倾。
昼晦空山凋杜若,涔阳极浦坠琼英。
谁堪醒眼观天下,更对骚歌吟太平。
汨水几多东逝去,偏怜香草不能生。
秦凤
端午有怀
郁郁津郊艾,斜斜门上蒿。
采时心戚戚,望处水滔滔。
重午风人颂,九歌楚客骚。
唯情无以寄,坐起送清箫。
李爱莲
汨罗江
千载奔流事未空,当年曾此识孤忠。
至今绿水含余愤,尚共诸江声不同。
刘洪玮
端午怀古
屈子投江日,秦王破郢时。
满城遭杀戮,举国为伤悲。
万桨闻声令,三人夺锦旗。
从来留楚俗,近岁每相期。
周致俊
端午
时逢午日起骊歌,艾影横斜映汨罗。
冷月寒山皆带孝,愁云哀水尽扬波。
长闻墨客吟诗赋,惯看龙舟竞海河。
挥泪携来千里酒,洲头把盏祭巍峨。
敖伟明
喝火令.咏端午
篱院榴花艳,江河碧浪生。菖蒲似箭挂门庭,米酒醉人欣喜,思绪倍悲鸣。
千古民风在,今朝祭祀承。品诗迓客更倾情。熟读离骚,熟读苦相萦,熟读心祌俱爽,下笔更通灵。
王跃东
祭屈原
离骚一卷已垂名,社稷更将心力倾。
到底良臣遭嫉妒,从来舍命识忠诚。
风流总被波涛记,章句堪教岁月评。
今日汨罗江畔看,万人挥棹放吟声。
高玉梅
端午祭屈公
汨罗岂改水朝东,天下终归非楚雄。
合纵三心成幻影,连横六国惧强弓。
昏王已失夷陵墓,赤子长歌缺月空。
莫把怀沙千载唱,九州一统最难逢。
注释:夷陵墓,楚王祖坟。怀沙,屈原作品。
李育聪
端午悼屈原
百代千秋叹国殤,汨罗江水映苍茫。
烟波浩渺连天恨,一卷离骚裹断肠。
一之
悼屈原
帝裔字灵均,平生奉主君。
离骚情浪漫,天问誉奇文。
奸佞谗贤睿,忠良怀谏心。
行清昭日月,却悼汨江魂。

方永和
端阳话粽子
绿衣锦带满庭芳,正是端阳玉粽香。
奇宝异珍心里裹,方流大雅口中尝。
闲餐内外名佳赞,盛宴堂前味美彰。
莫道畅销缘国恨,而今也为送安康。
陈义平
端午
端午天阴多古情,祭文墨客好哀鸣。
前闻湘水楚辞曲,后有娥江烈女声。
四海蒙蒙飞博浪,九州忽忽入蓬瀛。
历朝骤雨人湮没,金石垂名日又晴。
唐天赐
端 午
一年一度又端阳,蒲剑悬门插艾香。
除瘴迎祥千毒尽,氤氲清气保安康。
段彩玲
端午
十里飘来角粽香,葱茏青艾挂门堂。
汨罗江上声声吼,风满帆欢竞渡狂。
花语
楚大夫
屈子遗踪何处寻,汨罗江畔日沉沉。
依稀渔父摇舟问,想像游鳞跃水吟。
离黍每伤昏主事,兴邦不死逐臣心。
浮云总是遮青眼,异代同君靖节琴。
张恭平
端午节
梅天阴雨日多时,糯粽端阳百姓知。
艾草青青门上挂,驱蚊避邪气清池。
仰健雄
咏艾
翠染娉婷不是花,风摇翩舞讵求夸?
培元只待端阳日,挂至门前香万家。
黄海燕
端午忆屈原
莫提流放事,提起泪千行。
屈子遭横祸,沅湘赋九章。
绝笔怀沙去,含冤赴国殇。
龙舟魂梦里,还忆汨罗江。
姚林中
庚子端午
门上桃条艾叶香,端阳有日几家防。
路人纷说新冠事,谁想街旁买草忙。
王峥
划龙船
鼓乐喧天宿雨收,万人空巷看龙舟。
长桨力聚搅银雪,爆竹声骄系赤绸。
水送汨罗千载泪,风回兰芷一江秋。
老农不解屈平事,但卜丰饶赢绿畴。
蒋樟炎
端午吊屈原
又逢端午吊灵均,投水楚江恸日辰。
正气凌霄传道义,宏篇著世赋哀呻。
忠仁未必君能解,诡谲如何我自分。
竞渡龙舟今古事,放歌踏岸奠骚人。
吴军明
端午包粽子
入水青龙绕指柔,糯香盈口腹珍馐。
一轮日出清波去,二尾虾随白浪游。
南国相思今聚首,东坡共享此消愁。
细腰紧扣乾坤里,缕结千丝味自留。
吴英环
庚子端午节感吟
五月山葱绿意飘,神州万里更娇娆。
龙舟鼓响凝奇韵,江水风推涌盛潮。
重诉当年屈子泪,喜除今世毒魔妖。
云开霾散迎新日,祥雁排排唱九霄。
陈法营
酹江月.屈子悲风
汨罗掀怒,惜投江吟祖,楚郢忠烈。湘水激流波叠浪,樵斧耘锄无歇。粽米龙舟,挥旌催鼓,垂圣黎玄咽。荷包悬念,挂襟怀吊双结。
天问惹恼昏君,宄奸排斥,捍楚心神裂。执语离骚贞正则,忠胆侠肝英杰。怀置桑榆,爱民橘颂,靖浊留刚节。诗扬魂在,悲歌斟酒哀谒!
陈玲静
沁园春·端阳缅怀屈原
事隔千年,五月五日,终究难忘。约 不夸天问,休言仙圣;莫熏艾叶,少赞华章。
祭日迎来,题诗犹续,总想为君哭一场。精神仰,更高标传世,唇齿留香。
寻寻觅觅徜徉,史河里、谁如此断肠?敬 奉公廉洁,两袖清风;持才旷世,百世名扬。爱惜江山,忠心护国,碎骨焚身不惧霜!容宛在、与鹃花竞艳,岁岁端阳。
王鉴赋
端阳吟
霹雳声声唤雨来,龙舟号子震天开。
端阳献上雄黄酒,玉粽投江祭相才。
徐吉鸿
端午又诗人节有吟
一曲离骚吊直臣,端阳从此属诗人。
渔夫今日不垂钓,竟与鱼儿对韵频。

如果觉得好,请随意打赏,一元不少,百元不多,平台会一一记录,并将全部用于诗词公益活动。
本刊总顾问:蔡世平
总编:徐吉鸿
编辑:九 鱼 小 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