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雨
人们常说“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然而,入夏多日也未见变脸的雨天。夏天的雨不像春雨般娇羞温柔,也不像秋雨般清冷凄苦,夏天的雨有他的独特,我们总喜欢用“瓢泼”来形容每年多雨的夏季,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瓢泼”过后为炎炎夏日带来些许多凉爽和清新。这场有点突兀,虽然不是暴雨,也淅淅沥沥持续下了二三天,如敲着节奏的音符,雨并不大,在这个盛夏也可谓是下雨贵如油了。
入夏后的六月,应该是个多雨的时节。然而今夏干旱少雨,已经持续很久没下雨了,让人盼之又盼。纵观南北方,南方现已进入梅雨季节,暴雨持续不断,甚至给当地的居民生产、生活造成损害。
终于,北方的雨不知酝酿了多久,才用它独特的方式来渲染它存在的重要。细细的雨丝将天和地间穿成无数雨帘 。世间万物都在尽情的吮吸着甘甜的雨水,那卷了多时的树叶,在此时也慢慢的舒展开来;刚刚成形的石榴,花径还未掉完,被一些雨水点缀其间,像清纯少女妖娆的身影;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花花草草,此刻也芳心初动,婀娜多姿。
我打开窗子,一阵微风迎面拂来,吹得我神清气爽,仿佛一夜之间穿越到了秋天,全身心都格外的舒适,甚至要找出已经入柜的外套,披在身上。我捧着双手,伸出窗外,手心里躺着几滴晶莹的雨滴,这是夏天的雨,仔细一闻,还有一股鲜草的芳香。我想,这就是上帝的恩赐吧!
这场小雨,给燥热高温难熬的夏天,带来丝丝清凉。外面雨中的世界,阴云密布,晶莹剔透的雨珠便在积水处激起水泡,顽皮地跳跃着……此时的雨虽没有宋代苏轼笔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佳境;但可印证唐代诗人施肩吾的一首“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的感觉。在雨滴的洗刷下,空气非常清新,庭院里的草坪变得绿色透亮,路旁的枝条随风摇曳着、舞蹈着;池塘里的莲叶,一阵微风掠过,碧绿的叶盘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水滴,似珍珠一样跳来跳去,忽东忽西,伴着鱼儿的微波滑落在水中,好像为此时的凉爽欢呼雀跃。
人们在雨中多半打着小花伞,轻手轻脚地走动着,也有的披着雨衣,骑着电车吱吱地闪过。有的一些水花溅到了裤腿上,忽地湿了一大片,看着远去的车子,竟毫无怪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场雨虽然不大,但也给干渴已久的土壤带来了生命之源。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已经有月余间没有下雨了,特别是靠天吃饭的山区农村,水资源不足。在芒种麦收后,需要雨水滋养才能抢种玉米、稻谷、大豆等农作物,以及生长的春种秋收的各种经济作物,不误农时才能保苗生长。这真是一场喜雨,每当这个时候,所有农民的脸上都会露出由衷的喜悦。饥渴的田野如饮甘霖,干涸的河塘焕发生机,牲畜、鹅鸭、羊群都为这样的雨欢呼雀跃。对于乡村来说,雨就是金钱,就是生命,就是收获和希望。雨天,是农民最快乐幸福的时光。
我喜欢夏天夜晚的雨。不论雨的大小,做完了一天的事,坐在舒适静雅的书房里,沏上一杯清茶,听着窗外的雨声,拿着一本自己喜欢的诗书阅读,顿时增添一分悠然和惬意。在阅览的同时,也会想起明末东林书院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竟然会有对古代读书人忧国忧民情怀的一种敬仰。
阳光总在风雨后,晴空有彩虹。最美的时刻自然是在乌云散尽,雨过天晴,天上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发出万丈光芒,横挂在空中,弯弯的像一座拱桥,真的好美啊!这时,风也停歇了,空气非常清新,在雨水的冲刷滋润下,所有的花草树木都生机盎然、茁壮成长,充满着无限活力,看到此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夏天的雨,它随意而潇洒,清新而凉爽。此时的雨是众多干旱的区域求之不得的,在炎热的盛夏,盼望着雨能时常来访,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