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系列之端午
文/一米流年
端午(一)
艾叶的清香
翻过五月的露水
翻过农人们的脚背
轻轻地,爬上了母亲裤脚
布谷鸟响亮的歌喉
依然在唱。我把这清香
系在手腕拴于门顶
等待一个叫做粽儿的姑娘
如约来访
端午(二)
今天,不说屈子
不歌颂英雄
不谈论离骚,吟诵天问
也不描述汨罗江的细浪
渔夫远游,难留九歌
只有岸畔的蒹葭,站成了永恒
今天,就说普通的人
小孩子得不到所爱,也会哭泣
老人干枯着眼窝,沉默
在床头。青年在阳光下奔跑
学子寒窗里拼命
麦子分娩,只待镰刀揽她入怀
门脑上,去年的艾叶已风干
咸鸭蛋上市了。母亲蘸着唾液
将五色绳搓成麻花状
最好的是,再喝上点雄黄酒
其实,纪念别人和被人纪念
没有什么区别
屈子若在,他肯定也眷恋这人间
汨罗江畔的风,翻飞的水鸟
游鱼以及浪花
端午(三)
一地蒹葭,郁郁青青
是谁俯在汨罗江畔
浅吟低唱,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谁的竹笛与箫声共长
远处吹来离骚
水与天,与蒹葭,与太息共潮而生
屈子的涕泪,哀伤
从此,给了暖暖的端阳
我站在北方,思念南方的一片水域
和那一地蒹葭,
苍苍茫茫
那是梦里的芦苇荡
鱼浮上水面,鸭子嬉戏
芦花白成一江月色
船桨经过的地方
叫做——家国和故乡
为谁,端五月的阳光(四)
集世间百草
煎一副五味杂陈
再入二钱夏至的风,端午的雨
以思念为引子
医病,医痛,医肝,医心
医时光,医一副断肠
借一张床
医千疮百孔的灵魂和多情的皮囊
医治那些斑驳的往事
和时光下树的影子
山,都在暗夜里呜咽
水流往它该去的远方
借端午的祝福,许一世安康
江水绵长,入海
成碧,成蓝,成青
成一米哀伤
端午(五)
芒种牵起端阳
走在,蹁跹的五月
天朗起来了
布谷的歌声润起来了
艾的叶子芬芳起来
香包和五色绳挂满大街小巷
浓荫晕染
新华街全是节日的味道
别介意,我送你什么
那句用过无数遍的
祝你安康,今天就再说一次
你看,树荫下的老人
幸福洋溢在脸庞
互牵双手的母女
仔细的挑选香包属相
人们总愿意把祝福平分
给每一个,陌生与熟悉的人
五月的阳,很暖很暖
五月的想念很长很长
风吹过时,你终会听到
祝你安康幸福绵长
端午(六)
门脑的艾香还未散去
转眼又是一年
中国人喜欢过节
我也不例外
百色绳,粽子,香包
蔚然成风景
我彳亍在街上
已然年过四十
最近愈发喜欢生吃青葱
母亲说
那是半辈子的菜类
而我才开始喜欢
或许,我该是仅剩生命的
四十二年
八十四岁
算寿比南山了
端午(七)
哪怕不是岁月所赐的美人
这一生
也渴望被你所救
哪怕,你也不是盖世英雄
可是雨水过了
清明过了
谷雨过了,芒种过了
我还是行如勇士
一个人在光阴里穿梭
行至山穷水尽
转眼,又是端午
我想起屈原
如若不是死于爱国
一定是缘于屈辱
不要贪恋粽子
那是人间屈死者的幽魂
蝉忙着叫了
它哪里知道,于这个夏天
它从来不是主宰
唯山水对峙,才为永存
【作者简介】一米流年,临汾作协会员,华北凤凰诗社入驻诗人,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以故土、乡愁、亲情、传统节日和节气为题材,创作诗歌200余首,在当地杂志和公众平台上发表。
执行主编:贝拉维拉
执行编辑:彩云追月
本期推送:华北凤凰诗社社长李爱华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