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妆素颜总相宜浅谈王锦森先生对诗歌中体裁和题材的选择/耿汉东
这是淮北市诗协副主席王锦森先生的一首长律,内容是叙说了牛高山父子携手抗疫一线事迹的。全诗三十六句,高度赞扬了在疫病袭来时,淮北一户普通人家,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的精神。即牛家孙子生下仅百天之余,儿子率先请命奔起抗疫一线,那是与死神搏斗,壮怀激烈。而其父牛高山又将待命去异地修建抗冠状病毒医院。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壮慷慨,而这一切被诗人书于笔下,而且内容清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信息量大。所以,作品的成功是毫无疑义的。

从内容上该诗可分三段:前4句可为第一段,中间24句为第二段,最后8句为第三段。当然,第二大段的叙事又可分6个层次。即每4句为一抒写单元,诉说一个情节。可以说内涵盈溢,令人美不胜收。同时,该诗叙事相当严谨,密不容针。有五代温词的叙事风范。细读其诗,有数处可圈可点,显示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深厚的写作素养。他应是一个很有功力的古体诗词的写作者。

首先,体裁选择的定位好。从体裁上,它是长律,更是一部诗体报告文学。当前所盛行的任何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体诗词,之于受众而言,人们不会去在意并研究该诗如何合律,该词如何合格,该曲如何合音等等。人们只想知道你说的是啥,作者说明白没有,读者是否听懂了。这才是该诗的关键所在。所以,历代文论家在评定文章的优劣时,总是把内容放在放在第一位,而形式服务于内容。
几千年来,文学体裁的变化很大,当年的楚风汉韵,唐诗宋词之体裁,由几十字或上百字己演变成百万字的作品了,如2014年的小说矛奖作品《天路》,煌煌然己达400万字。就叙事的内容而言,岂是一首56字的近体诗所能容纳的。王锦森作为古体诗作者很聪明的,选择了长律。而長律恰以容量大而见长,所以叙事清楚,读者欣然,作品因此成功。作者对体裁准确地的选择,从而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涵养!说明他是写作中的明白人。

其次,题材选择的角度好。诗人选取题材一定准确,面对突兀而来的冠状肺炎病,以及全国如火如荼的抗疾形势,尤其是医务工作人员顽强斗志,令文学家们血脉贲张。从哪下笔呢,说疾情则深浅不宜。写浅了,是我们小题大作,或有它意,对国家不利。说深了,搞得人心惶惶,推波助澜之过,对自身不利。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之际,凡中华儿女都要审视自己,是帮忙还是添乱?因为关于疾源,毕竟是国家最高层的科研部门、医疗部门、安全部门的职责所在!说整治形势易近空泛。因此,必须找一个实实在在的写作力点。所谓力点即创作角度。淮北诗人写淮北,那么,淮北的创作角度在哪里?牛氏父子携手抗疫一线的事迹,既是政府作为,又是民心所向,就是最佳题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牛家父子的大义凛然,正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物典型。众里寻它千百度,诗人王锦森发现了一处体现了中华民族脊梁的闪光点,并由此挖掘下去,一气哈成一部大作。由于他找对了一个熟知和鲜活的题材,就成功了一部诗作。这对于当今写古体诗词的作者有一种耳提面命的警醒!

当然,作为长律,有一个完整的意象,就如唐代的《长恨歌》《瑟瑟行》一样,读后我们都知道了一个优美的故事。但那是作者对题材剪裁得当,素材梳理细密,这有一个题材挖掘过程。该诗的第二大段,叙说了一个完整而又感人的故事。王锦森写这首诗时,对诗中父子极为熟悉,牛高山也是淮北市诗词协会副主席,人和事都了然于胸,再以记者的敏感目光,去搜集、研究和整理素材,去伪存菁。这个过程是春江水鸭的体验,远非蜻蜓点水的浅薄。
再次,作品的立意很高。诗人直接把所述对象置于一个很高的层面上。该诗前四句就是这样,大处写来,从炎黄子孙,碧血丹心入笔,让作品势如钱塘之潮,扑天盖地,这叫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诗中主题推到中华民族的大义之层面上了。这种开头好像很远,有点游离,但之于这种题材其实很近,很贴切。这正表达诗人对这场灾难的深刻认识,以及诗人的悲怆情怀。因为,我们若阻拦不住灾病的袭击,我们的国家将不堪设想。所以,敢于冲上前与灾病以命相博的人,是赴国难,是视死如归。他就是英雄!中华民族的英雄!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诗人这样写,不正是恰如其分吗?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都很响亮,绝无沉闷感。古体诗的写作是要破题的,任何诗文在写作之始都要破题,盛行几百年的八股文之破题,并非凭空臆想或多余,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篇诗文开宗明义,让受众明明白白,远比让人们噩噩然然,不明所云要好得多。王锦森的作品开头是这样,其结尾也很漂亮。把牛家的故事,摆在忠孝两难全的层面,又把古典道德这一命题植入诗中,它不仅与开头遥相呼应,也与古体诗体裁相吻合,真是相德益彰!已上层楼,又奔竿头,令读者无不感到恰如大音远去,仍留余响!
其实,王锦森先生这篇作品的写作手法,是极其通俗而常用的,但他在题材、体裁、立意上,选择得精准而又相宜,作品因此大获成功!恰如一个素面朝天的女子,虽无浓艳,但她衣衫合体,举止优雅。在春风中,白衣飘飘,水袖袅袅。却愈加美艳起来了!

作者简介:耿汉东系安徽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淮北市诗词学会主席
责编: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