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眼中的世界
文/ 陈裕
村庄
一阵鸡鸣冲破黑暗的笼罩,尖锐的叫声划开黎明的围幕,村庄在动物的催促下睡眼睁开。阳光,金色的阳光,慢慢清洗着它早上的脸。
炊烟袅袅,一圈圈缓慢爬升,刚醒的样子,很慵懒。在无风的日子里,烟的上升就像一朵缓慢开放的花,瓣页伸展,抱蕊嫣然,又像翩翩起舞者,轻展纱衣,抛袖提裙,随一曲悠扬的音乐,舒展妙人身姿。不时有狗儿在清叫几声,村庄在烟气流霞中呈现氤氲表态。
“绿树村边合”枝丫的伸展,努力向天空表白着内心的进取。环村而起的树,依树而建的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历来就是一脉相承。小河流水,潺潺横村而过,清澈的有鱼虾浅游,混浊的草碎夹杂其中,一座小桥跨河而起,欣赏着村庄的白昼与夜晚。
麻雀在屋檐上开始整理它们的羽毛,在树枝、在屋顶、在电线上,它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叽叽喳喳不停,一会儿飞起,一会儿落下,它们的喧闹,年轻的村庄更显得格外健朗。人声、犬吠、汽车声,混音的效果自然平和,少了艺术加工的技巧化,这些声音听起来更质朴、更纯真。
低矮的草、高大的树、红的墙、白的窗,我看见家家新燕啄春泥……
田野
一望无际的田野,赖以生存的土地,人类在有生之初就从这里寻找到生存的根本,生命之源。开垦、耕作、繁衍,生生不息。
目之所及,地平线遥之眺眺。一展无尽的地与似穹如庐的天在远方朝夕相融,淡淡的雾,模糊了视线。高架的电线纵横交错,构织也一张有形的网,我们深得其益,一条河流夹岸生树,伸向远方,规则的稻田被小河沟划分成面积相近的方块,人工的雕琢总是这样规矩成形,整齐的垅茬或东或西,杂乱的脚步与车辙遍布其上,繁忙的余音隔天不绝,连枝头上的小鸟也平添了噪响。
一年四季,最富于变化的就是这广漠的土地。
春天,吐绿的草,丰水的河,渐开的花,都在其间蓬勃而长。就像星火可以燎原一样,所有的植物迎着春风敞开了怀抱。
夏天,灸热的光仿佛要洞穿天地的胸膛,水田里的农作物贪婪吸吮着阳光,水积蓄着能量,杨柳无力垂下着手臂,柏油路泛着青热的光。飞鸟在正午隐藏了踪迹,在温婉的傍晚它们才四处游荡。
秋天,泛黄的叶子、成熟的稻谷,挤满了你的眼,收割的忙碌好像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宴席,一袋袋的粮食撑开了农民的笑脸,唯有秋风在收拾残局。
冬天,是雪的世界,苍白着一张脸,冰封的土地坚硬,冻结的河流萧索。遁去生命形迹的旷野,在等待苏醒的支点,北风肆虐,唯有树木挺直的身躯对抗着严寒。
飞鸟
翱翔于天际,它有着非比寻常的技艺,飞鸟是天使的化身,只是它对自己的使命尚不知晓。
特殊的骨骼,特殊的本领,飞鸟善于飞翔,在陆地上的动物对滑翔于天的鸟类,总是无可奈何,想要使它们成为口中美食,只能在其停靠枝头休息时突然一击。
扇动翅膀,自由起落,鸟类是一群机动化部队,它们懂得如何借助空气的压力提高飞行速度,善于借力而完善自己。
每年秋季,天上便时常出现迁徙的候鸟,它们排成整齐的一列,飞跃千山万水,躲避严冬。这期间危险也伴随着遥远的路途。自然的风雨,人类的攻击,天敌的偷袭,它们时刻警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不祥信息。不知疲倦,不轻易放弃,鸟儿具有着坚强刚毅的品质。
人类在尝试着用工具以达到像飞鸟一样征服蓝天。各种飞行器具最初是在模拟鸟类的飞翔而产生的,热气球、滑翔机、直升机、喷汽式飞机,技术手段不断地提高,鸟类已不再是人类超越的目标,太阳系、银河系,我们的目光凝聚得更高更远。
鸟类,凌驾于我们的头上,却有一颗容易感化的心。当你亲近地接触它们,它们也会以善意的行动回报,比之于人类笑脸后的阴险,置人于死地的不动声色,飞鸟纯洁的品格值得颂扬。
责任编辑:彭永征
作者简介:
陈裕,辽宁省营口市人,乡村教师,从上初中开始就爱好文学写作,想用手中的笔抒写人生里的喜怒哀乐,曾在《辽宁职工报》《黄海文学》《华夏散文》《山东散文》《辽宁青年》《涉川》等刊物发表过文章,曾获得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三等奖。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杨秀波 龚刚 张小平 李磊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