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家庭错失了一颗灵魂
文/俞祥明
我必须承认,对于长辈特别是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和回馈,我一直是模糊的,但我也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正走在逐渐清晰的道路上。前些时候,我去探望一位由于中风而半边肢体接近失去知觉的同学。与他夫人的闲聊中听得最多的一句懊悔话就是“完全是一个错失”。原来,该同学有高血压病史,一开始是服用降压药的,但时间一长,也就麻痹了。或许是嫌服药麻烦,或许是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一直不错,之后就干脆不服药了。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日,在与邻居的麻将酣战中,突然晕厥。急急送入医院,诊断为脑溢血,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急救,这才挽留住了生命。在我的印象中,这位同学一直是我们班上的体育特长生,无论是大球或小球甚至是田径,他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而他却过早地遭此打击,确实是始料不及的。对于他夫人的追悔莫及,我只能劝慰――过去的别多内疚了,朝前看,接下来如何帮他积极康复。但在这儿,我有几句话要对这位同学的儿子说。之所以如此冒昧,只因为他儿子小军曾经是我的学生。俗话说:养儿防老。从生理角度而论,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之后,就意味着迈入老年人行列了。从这时候开始,作为子女就得特别地对父母的生活健康予以关注。可以这么说,每一个无法颐养天年的老人的背后都是由于子女的失职!我有一个纠缠了我整整29年的丧父之痛!因为我们做子女的疏忽大意,我的父亲只活了59岁!1991年的12月25日天气特别寒冷,前一个星期,我母亲劳作中突然晕倒,被送进了中医院,住院了一阵之后,情况有了好转,因为两个哥哥都在太浦河工地上,所以一日三餐,要么是我父亲送去,要么就是我送。12月24日早上五六点光景,我正在准备母亲的早餐,突然有村里人来报信:你父亲住院了,看样子快不行了。我怀疑来人是否弄错了,昨天见我父亲还好好的,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急急忙忙来到人民医院急救室一看,我父亲确实神志不清地躺在病床上。主治医师的意思是:这样严重的脑溢血基本上抢救无望了。是否继续用药,就听家属的意见了。与两位哥哥商量一番之后,我们决定不但要继续抢救,而且要马上转上海医院。考虑到病情状况,转院的方案被否决了。更绝望的是,医生认为开颅手术也无济于事了。唯一的办法是吸氧和用药维持心跳。到了半夜时分,呼噜不止的父亲体温高了起来,我们马上去食品厂弄了两大块冰块塞在病床底下降温。折腾了二三个小时之后,父亲的呼噜声渐渐停息了……从发病到去世,没有与我们做任何交流,就这样匆匆忙忙地走了。事后的教训就是:父亲肯定有高血压病,只是自己从来没发现过而已;如果早一点带他去医院检查,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不是我们对父母不孝顺,只是父母一贯的任劳任怨“欺骗”了我们:他们永远会这么勤快,永远不会生病。殊不知,父母只会一味地把生活中的艰辛一肩挑,而把自己的病苦深深地埋在心底。我们甚至忽视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我们长大成人的时候,就意味着父母变老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来很“健康”。我父亲是个竹匠,购买毛竹这样的重活,他一直是一个人去做的,我呢一般帮他打个下手――扎个藤条之类的。偶尔也帮他去送个货。记得有一年,去枫泾送篜架,我们兄弟三个在父亲的带领下每人肩挑着一摞篜架上路了。从城桥到枫泾有12多里路,这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啊!大哥在头里走,二哥随其后,我跟着二哥,父亲殿后压阵,就这样一路不歇地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虽然我是象征性地担了几个篜架,但是正如俗话所说“百步无轻担”,这一趟送货,把我累得够呛。但父亲好像没事似地朝我们笑笑,赏赐给我们一人一根冰棍后回家了。如此的画面,虽然有点儿苦涩,但是也很温馨的。有了父母亲的存在和参与,就像有了灵魂似的,家庭生活才会有乐趣。我的父亲实在是走得太突然,太匆忙……以至于撇下我母亲一个人在世,那种凌乱无以言表。幸运的是,老天爷还给我留下了一个善待我母亲的机会。我也暗下决心:陪伴我母亲度完她的余生。我也努力去这样做了,只要不是工作日,我肯定在老家陪伴母亲。只要她有个头疼脑热,我一定会送她去医院检查。说来你也许不信,在这超长的三个月寒假期间,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陪母亲在医院就诊。小军同学比我幸运多了,所以我直言不讳地建议他:一定要带自己的父亲去医院康复。我知道我的那位同学面临此劫比较沮丧――“树立信心比收获直接的疗效更为重要。”这是我再三叮嘱小军的话。小军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我的介绍下,带他父亲去了一趟中医院的针灸科,他在第一时间告诉我:我爸今天回来也说感觉稍微好点了。错过是种罪愆,相伴毕竟最好。在此,我与普天下各位做子女的共同勖勉:枝繁叶茂万年好,儿女厚报要趁早。阖家欢笑步步高,生活舒心乐淘淘!
责任编辑:刘艳芹
作者简介:
俞祥明,笔名鱼乎,男,浙江省嘉善县人。中学教师。多篇作品发表在《当代先锋文学》,现为《当代先锋文学》签约作家。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杨秀波 龚刚 张小平 李磊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