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永诗歌选辑——端午节诗词专辑
2020年第07期总第11期
主办
叙永县政协永宁诗书画院
叙永县作家协会
叙永县诗词学会
叙永县楹联学会
叙永县老年诗书画研究会
泸州雨声文社
永宁诗歌楹联百花群
主 编:万中华 靳朝忠
副主编:许庭杨 孙元蓉 郑中全 尹建伟
执行副主编:李腾双
编 辑:钟小平 李春晓 王伟 刘叙 李 爽
桑良宏 许 邓
制版编辑:春到百草园
(注:按收稿先后顺序编排)

刊首语
撑一支长篙,摇一叶扁舟,尽情寻找心灵的憩息之处,邀一轮明月,携一缕阳光,循着远方空灵的呼唤,走进《叙永诗歌选辑》文学平台。经典引路,诗词为伴。在叙永诗歌文化的海洋里,您会欣喜地发现,那些清纯的文字,从未如此地鲜活而有趣,那些诗词篇章,字句如珠玑,拨动着心弦,充满着阳光,温暖着心房。叙永的作家诗人及其爱好者们,在闲暇的时光里,总是守住一方宁静,以诗词联为伴,让文字生香,让人生出彩,让精神富足。各位老师文友和读者朋友们,让我们摘一缕清风明月,种一阕阳春白雪,让心灵的田园满是通透与清爽......正值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叙永等各地的诗人和诗文爱好者们又拿起了笔,颂扬真善美,贬责时弊,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诗词寄托哀思,深切缅怀……

目 录
靳朝忠 孙孝莲 赵荣刚 郑中全 王 伟
尹建伟 李腾双 谢勋烈 鲁传杰 代古成
匡子成 李忠芳 谢廷佐 王治远 甘平山
冯国成 李晓波 钢虢铁锈 王桥 黄信邦
田 逸 刘 超 冬 雪 许仲义 陈 勇
翁继刚 刘 志 通 明 阮开云 可笑呼
许日辉 重午 胡奇敏 田吉庆 冬天的蛇
王永华丁世洪 杨 馨谭圣良 余乐萍
郑永琴 彭果贤 春 天傅崇玉 卢仁亮
喻永刚 黄培正 杨 驰 雪山人生 夏传炯
夏联春 胡义勇 张 计 王 庆 杨甲林
梁 旭 杨 文 杨柳风 许国文 鱼禾(画)
靳朝忠
七绝 端午悼屈原四首
题《屈子雷雨投江》图
千道金光恍若弦,弹风拨雨啸苍天。
长歌浩荡曲终后,万古潇湘一圣贤。
哀郢
秦帅剑弓惊郢城,黎民东徙避刀兵。
仲春二月花飞泪,忍听汨罗潮涌声。
注:《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公元前298年,秦发兵攻楚;次年春,取楚十城,楚朝野惊恐。屈原痛心疾首,写下《哀郢》。
投江
佩芷怀兰仗剑行,身遭谗佞意难平。
汨罗有恨沉金玉,浪激千秋报国情。
注:“芷”,芷草;与兰草一样,皆为香草,喻君子之气。《离骚》:“扈江离与群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为叙永诗词方阵赴酒城
参加“屈原魂”诗赛壮行
十载深藏未显山,利锋出鞘透光寒。
封喉一剑等闲事,敢为边城护桂冠。
七律二首
忆潇湘,贺“屈原魂”诗赛
也曾漂泊渡潇湘,醉里凭栏秋叶黄。
叙浦迷茫云漫漫,汨罗萧瑟水苍苍。
夜吟哀郢每惊梦,晨读怀沙亦断腸。
喜见双江波浩浩,屈魂诗赛撼泸阳。
怀屈原
端午年年思屈原,碧波溅冷湿诗笺。
汨罗清韵蕉窗雨,兰芷美人芳草篇。
绿粽祭灵香有角,苍天含恨月无圆。
龙舟竞渡正风起,千古潇湘一圣贤。

孙孝莲
庚子端午有怀
菖蒲艾草又端阳,忆起曾经说楚狂。
凌晨欲把清笺寄,临屏轻点忽彷徨。
赵荣刚
闻黄鹤楼解禁咏怀
连日频传黄鹤谣,胸中似涌楚江潮。
酒城如有神偕作,抗疫豪情贯九霄。
节感事抒怀
又到端阳雨滔滔,心间便有楚魂号。
新冠无阻龙舟赛,救世权当众志操。
法镇三方兴国事,情援四海赠衣袍。
乘风颂橘长江畔,意气连天逐浪高。

郑中全
读《离骚》怀屈原
捐躯凛然气,骚赋誉千秋。
言志丹心见,抒怀雅韵悠。
为民求美政,救国谏良谋。
端午忠魂祭,芳名万古留。
题赠叙永久力公司端午诗会
行中领秀绽奇葩,绿色舒心赢客夸。
传粹扬芳帜高举,修文兴企业升华。
图强拓展鸣金鼓,卓越追求拥锦霞。
合力同心品牌创,丽楼雅景福千家。

王伟
读《史记.屈原贾谊列传》
重温屈贾届端阳,二子同篇史记香。
赋论几疏思报国,离骚三致佐怀王。
边争贸战风尤急,疫起洪兴浪正狂。
喜见长征乘北斗,停杯且颂大风章。
注:疏论指贾谊几篇疏赋论文;三致指史记中有“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句;怀王指屈平相楚怀王,贾谊傅梁怀王;边争贸战指中印、中美关系;疫起洪兴指新冠再暴发和南方暴雨洪灾;喜见句指北斗三号发射成功。

尹建伟
记庚子年端午
全民抗疫到端阳,蒲艾驱邪粽子香。
雄黄搅拌琼浆酒,点额儿童佩彩囊。

李腾双
咏屈原(新韵)
孤芳生楚郢,衷怨寄诗骚。
永保贞洁志,飞身跃浪涛。
端午节感吟
屈子忠魂游汨水,千杯祭酒伴雄黄。
龙舟接力寻风骨,吟诵离骚叹国殇。

谢勋烈
端午江行
远水烟舟逝碧波,千秋兴废入长河。
堤沿禾黍江风疾,犹响悲声吊汨罗。
临江仙•端午怀屈原
映日彩舟飞浪溅,旌帆鼓角喧喧。汨罗洄泪忆遥天。秦王横六合,白骨草浮烟。
一卷《离骚》心迸焰,鸡鸣风雨川原。汛潮何恨噬龙泉?至今江水碧,隐隐剑光寒。

鲁传杰
端午随想三首
其一
迩时端午屈原魂,一跃汨罗催泪奔。
薄暮燃情歌热土,盎然意发溯乾坤。
其二
前夜石榴花伴雨,今晨风款易苍穹。
精工巧铸结华构,蕴秀边城似火红!
其三
仲夏华光钟此情,温馨久力秀边城。
半泓智水召明月,一盏香茗道落英。
三闾大夫何怨恨,七雄裂土动纷争。
千杯振荡心头曲,重五将临意纵横。

代古成
端午怀祭屈原
汨罗水阔梦苍凉,屈子徒悲赴国殇。
一世诤臣情切切,千江涌浪白茫茫。
承来古韵青山绣,怀缅英魂奸佞防。
吾辈欣然传雅意,乐为华夏谱新章。

匡子成
庚子端阳吟三首
一
一曲离骚弹楚江,三声天问震高堂。
九歌唱响九州恨,千古忠臣千古扬。
二
报志投河万众伤,悬蒲挂艾祭忠良。
今吟屈子端阳赋,不尽忧思心底藏。
三
仲夏天高汨水长,三杯黄酒话端阳。
新冠猖獗忠魂在,多少精英挑大梁。

李忠芳(女泸州)
步韵杨慎《临江仙》•端午悼屈原
长啸仰天云水怒,悲歌一曲英雄。豪情壮志已成空。茫茫荆郢暗,泣血杜鹃红。
回望家山何忍顧,佞臣乱了春风。清平盛世料难逢。离骚含泪尽,饮恨汨罗中。

谢廷佐
风入松•端午荡舟玉龙湖
玉龙潜隐水晶宫。亘古乐融融。清澄湖水明如镜,泽乡里,雨沛年丰。靖节同欢怀旧,徐徐愜意清风。
升平黎民漫悠游,日暮月升东。荡舟一叶烟波里,似天庭、王母池中。酬和吟诗呼酒,嫦娥舞袖长空。
临江仙•端午有怀
一曲九章掀巨浪,雄文幻化涛涛。节来风卷雨潇潇。寒云摇絮柳,击缶唱离骚。
香草黄钟难捨弃,滔滔神聚魂消。儒林千古节风高。庶民端午祭,吹裂手中箫。

王治远
浣溪沙•端午节感怀(新韵)
屈子英灵亘古存,年年牵动庶民心,江边寻迹坐青筠。
还送哀言江底去,又将国梦陸上伸。躬行定要铸新魂。
端午节随想
数年不见赛龙舟,险渚悠悠几钓叟。
十里柳绦翻似浪,多情皓月入江流。

甘平山
端午纪念屈原三首
一
落魄沅湘岂惜身,庙堂自古妒贤臣。
离骚辉映长天日,耿耿千秋报国心。
二
以死未能醒殿惛,痴心报国恸无门。
神州阅尽三千载,岁岁龙舟祭一人。
三
纵身汨水恨难除,家国沦亡泪已枯。
历尽沧桑识殷鉴,江山凭借伟人扶!

冯国成
庚子端午吟三首
一
蒲剑悬门粽子香,千年民俗溯沅湘。
龙舟竞渡亡灵祭,当哭长歌问九章。
二
强国哀民美政施,抗秦合纵日驱驰。
良臣自古途多舛,热血一腔黎庶知。
三
屈子离骚铸伟辞,行芳志洁斥樊篱。
词章瑰丽镕经义,浪漫诗篇万古奇。

李晓波
诗魂
正气千秋启后生,诗魂即是屈原魂。
高张赤帜存公信,家国情怀贵自尊。
富顺过端午
古韵悠扬才子乡,龙舟竞渡过端阳。
驱邪驱疫悬蒲艾,爱国爱家佩草香。
愜意嫩姜烹仔鸭,舒心米粽滚红糖。
文风盛处风情美,气贯长虹颂大江。

钢虢铁锈
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龙飞天始腾跃
良辰吉日需当庆,舞旗擂鼓競舟烈
碧艾香蒲雄磺酒,祛病防疫粽体贴
祭天祀水感恩德,祈雨顺风调俱愜

王桥
端午
经年不忘迎端午,百姓千家粽子情。
纵荡汨罗寻圣迹,屈魂华夏伴歌行。

黄信邦
端午节
每逢端午粽香飘,竟技龙舟逐浪高。
悼念忠魂思楚客 ,千家万户读离骚。

田逸
诗人节感怀
乃赋离骚乃献身,安邦有赖屈原魂。
一壶老酒评今古,不作空谈局外人。

刘超
客居绵阳又逢庚子端午
家事也常羁绊身,泸南绵北去来频。
却看万户菖蒲挂,复忆当年湘累沉。
张坝采詩才下树,涪州重五又临津。
客中闻起龙船调,可似招魂楚些声?

冬雪
端午
应律蕤宾至,清虚日复长。
空中鹞子舞,江上彩舟忙。
吊屈流悲泪,倾樽祭酒殇。
艾垂门户意,祈盼庶民康。

许仲义
观端午起源
岁岁端阳吊汨罗,伍员屈子共流波。
遣湘放汉书辞赋,掘墓鞭尸拔剑戈。
忠谏举贤良将少,奸刁妒慧小人多。
春秋列国千年事,一首离骚永世歌。

陈勇
端午诗二首
一
芰荷初展柳丝长,箬叶青青粽米香。
银盏澄波飘翡翠,玉瓷清酒拌雄黄。
廊檐悬艾驱邪气,童额点朱画正王。
今日最宜读骚楚,此情随寄汨罗江。
二
夏潮涌涨鼓声昂,水岸娉婷尽彩妆。
玉颈系拴金粉链,蛮腰佩戴锦丝囊。
无心水面飞花沫,有意船中舞桨郎。
舟逝浪平人已去,烟波满眼透移杨。

翁继刚
端午过节感怀
端午又过节来临,如今屈原感有新。
神州荡尽疫灭急,虽然无赋却怀情。

刘志
端午寄情
风雨楚江汩汩绵,三闾一去诉臣冤。
忠魂美政言谁问,万古离骚在世间。

通明
端午节
岁月如歌汨水流,离骚天问为谁忧。
贤良自古君王恨,奸佞当权百姓愁。
包粽追思忠良志,清源正本复兴谋。
初心不忘人民事,铁打江山万代秋。

阮开云
端午七绝二首
忆屈原
楚辞鼻祖国良臣,天问离骚惊鬼神。
谤浪谗波吞健体,神州千古祭贤人。
观龙舟赛
舟劈清波橹剑飞,鼓鸣水域壮声威。
龙船竟赛争毫发,协力方能夺锦归。
庚子端午
流丹仲夏过端阳,蒲酒情浓米粽香。
堂屋门前悬艾草,儿童额上点雄黄。
蹈江国士常思忆,浪楫龙舟竞渡忙。
犹恨谄臣皆误国,每逢重五祭忠良!

可笑乎
祭屈原
汨罗江水水潺潺,浪里悲歌五月天。
自古风流多厄运,从来志士少悠闲。
痛批奸佞亡国恨,怜爱苍生不忍看。
愤世残躯焉苟且,且将夙愿著诗篇。

许日辉
庚子端午节咏怀三首
一
飘香糯粽敬英豪,水载龙舟逐浪高。
屈子含冤千古恨,天歌绝唱赋离骚。
二
离骚万载世人歌,碧血丹心付汨罗。
楚地含冤多少事?端阳艾酒祭江河。
三
滔滔汨水恨千秋,壮士英魂万古愁。
报国情怀昭日月,离骚绝写大江流。

重午
吊屈原
玉笥山头白鹭徊,汨罗江上屈平哀。
郢都城破楚民苦,陈邑偷生社稷灾。
饮恨河潭沙裹腹,长眠叉港土成堆。
千秋万代龙舟竞,一曲离骚恸地来。

胡奇敏(自贡)
庚子端午(诗人节)怀想
抱石沉江人去后,千秋谁不感丹诚?
浮云蔽日楚天暗,念绝灵均死胜生。

田吉庆(自贡)
庚子端午
庚子年华日月轮,江山锦绣按时陈。
桃花泪染红楼雨,燕尾刀裁绿柳春。
烟锁池塘添雅韵,风吹菡萏播清尘。
同侪聚过诗家节,欲展乾坤气象新。

冬天的蛇(自贡)
端阳有感
年年五五过端阳,酒泡雄黄粽艾香。
再读离骚思屈子,重提斗笔颂安康。

王永华
端午感怀(新韵)
端午来临粽叶香,啁调小鸟喜歌狂。
窗悬莆剑驱冠疫,门挂冰台送瑞祥。
北斗九天传喜报,歼轰四海护边航。
屈翁含笑谣池乐,热泪倾流感盛昌。
端午思怀(新韵)
端午千秋覆雨倾,只为诗袓洗冤情。
爱国殉志投罗汨,犹笑桀秦入墓茔。
洒墨离骚绝韵唱,挥毫天问九章兴。
文园复梦屈翁喜,魂化龙舟四海腾。

丁世洪(紫色人家)
端午吟
五月清川泛碧波,龙舟竞渡震山河。
千年志士吟荆楚,一代精英悼汨罗。
沉粽江边嫌米少,挂蒿门上盼枝多。
故人巳去空余恨,华夏悠悠颂九歌。
步毛泽东主席1961年端午“屈原”诗
文人墨客颂离骚,伐佞诛奸笔似刀。
天问悠悠传古训,凛然正气涌狂涛。

杨馨
端午祭
赊来国窖兑雄黄,遥想岳阳祭九江。
屈子忠名书史册,挽歌入梦断魂肠。
注:“九江”:“众水汇集的地方”,“九”,虚指。
鹧鸪天•端午祭
五月江风送粽香,滔滔浪似楚国殇。
悲声清唱离骚赋,泪眼空余美政方。
插艾叶,饮雄黄,千杯米酒敬九章。
屈原风骨今犹在,逐浪龙舟竞赛场。

谭圣良
端午
重五端阳尧舜天,榴花似火即时颜。
能消五毒雄黄酒,可灭三邪蒲艾烟。
正气浩然怀古恨,龙舟粽子吊屈原。
遗风犹在耳边响,谱写今朝爱国篇。

余乐萍
无题
年年岁岁午端阳,习俗传承有所忙。
糯米竹青包粽子,苍蒲美酒兑雄黄。
山中最有艾符叶,绑狗驱邪挂屋梁。
世上百科皆为药,煎汤洗沬更清凉。

郑永琴
无题
汨汨罗河沉箬粽,缅怀屈子乃端阳。
狂歌在壑随沙雁,清泪如泉泣楚江。
一部离骚千古颂,数篇孤愤万年扬。
榴花亦解诗人意,带血风姿覆院墙。

彭果贤
祭屈原
天生屈原今不在,地呼诗魂不在来。
恨世投江明理智,暴君误政乱朝台。
思国忧民情未遂,绝笔离骚志不衰。
五月初五后人祭,传承爰国壮情怀。

春天
天涯 端午
一曲离骚句,龙舟搅水频。
苍溪游子夜,忽感故乡亲。
注:苍溪,县名。

傅崇玉
端午感怀
五月尧天艾粽香,龙舟击水浪花扬。
怀沙绝笔胸怀志,一曲悲歌永世长。

卢仁亮
昔年赛龙舟感怀
千古才乡山水秀,昔年端午赛龙舟。
江中抢鸭吼音急,两岸欢声笑语悠。
观庚子龙舟赛有感
千年富顺豆花香,陈艾菖蒲驱毒狂。
庚子江中龙竞赛,旗袍神韵送安康。

喻永刚
端午节
艾草菖蒲挂门前,清江劈浪鼓乐喧。
龙舟奋进争高下,粽子鲜花祀屈原。
黄培正
端午节怀古
一
汨罗江上浪翻飞,臣谄君昏乱国帏。
一缕忠魂银汉去,顶天立地屹丰碑。
二
屈子高风万古扬,离骚赋尽国民殇。
两行热泪洒江水,一瓣心香祭忠良。

雪山人生
无题
晨起听雨月未落,满屋尽带温柔乡。
又是一年端午季,青山绿水皆足仓。

杨驰(问道原始)
吟端午
汨罗江面屈原吟,天问声声报国音。
五月端阳平静日,离骚涌现传于今。
端午吟屈原
声声天问伴离骚,处处龙舟江面捞。
自古炎黄多屈子,才将华夏别蓬蒿。

夏传炯
端午抒怀
倚楼临江思汩罗,手捧离骚唱悲歌。
粽叶扎尽谤和诽,抛入江心不让多。
无题
端午抛粽入大江,江猪食罢饱饥肠。
流放忽闻秦败楚,千古离骚遗世长!

夏联春
端午
龙舟粽子悼屈原,国殇悲歌成娱欢。
但愿千载勿屈子,张良魏征撑蓝天。

胡义勇
端午感怀二首
一
屈原投江是那年,五月吟唱端午天。
江边九歌青天问,滔滔流水事非鲜。
二
端午粽香飘万家,远方游子困天涯。
何曾怨恨老窖酒,一点雄黄一杯茶。

张计
端午感怀
一曲离骚烁古今,灵均掩泣如透镜。
死直体解终不悔,庚子米粽慰忠灵。

王庆
端午有感
仲夏烈日过端阳,儿女回家陪爹娘。
大鱼大肉都不恋,雄黄粽子味道长。

杨甲林
无题
五月端午雨潇潇,云天倾泪涌江潮。
万户千村祭屈原,五湖四海哭离骚。

梁旭
无题
岁逢端午粽飘香,朋友圈头热闹忙。
潜水半年稀罕客,今天冒泡问安康。

杨文
无题
一年一度粽子香,怀古思亲倍思量。
但使皇城仲景在,不教肺炎惹心慌。

杨柳风
端午即兴感怀
适端午之节气兮,看四海而升平。
包粽子与香囊兮,表亲友之盛情。
挂艾狗与菖蒲兮,欲全家之康宁。
饮雄黄之药酒兮,避蛇虫之咬叮。
划龙舟之比赛兮,敬三闾之亡灵。
放假日以共渡兮,畅群众之出行。
看都市与乡村兮,皆欢笑与晴明。
休唉,美哎!歌舞升平!
忆此日之本意兮,乃纪念乎屈平。
当楚国之危难兮,欲力扶之将倾。
奈时代之潮流兮,正统一之流行。
惜荆楚之一隅兮,已衰弱之经营。
复内外之形势兮,亦崩裂而无情。
尽阿谀与奉承兮,斥忠勇与清平。
故三闾之类属兮,只孤独与伶仃。
终大楚之既亡兮,唯泽畔之哀鸣。
沉汨罗之江底兮,抗举世之浊行。
呜呼!
赞屈平之忠勇兮,哀时代之若冰。
叹统一之潮流兮,实凶猛而无情。
以一己之愚忠兮,岂扶国于将倾?
故身死而国灭兮,必终局之嘤嘤。
叹战国之天下兮,思台海之和平。
看统一之大势兮,故亿万之心明。
比今日之陆台兮,非战国之秦荆?
就国力与版图兮,已楚楚之分明。
欲离华而独立兮,实黄粱之梦营。
靠美日以自立兮,只无学之蝇鸣。
有九二之共识兮,尚一线之和平。
若大陆之绝望兮,动百万之刀兵。
则尺寸之台岛兮,以何力而逼停?
恐开战之一日兮,已渡海而陈兵。
问小蔡之党徒兮,续何力而偷生?
上诸般之事境兮,已告白而分明。
劝跳梁之小丑兮,速自主而投诚。
行一国而两制兮,留一隅之经营。
与全体之华夏兮,共民族之复兴。
若负隅而顽抗兮,恐毁灭之伶仃。
值端午之大节兮,送话语之真情。
愿两岸之同胞兮,共家国之康宁!

许国文
端午颂
二零二零不平凡,端午佳节在眼前。
游子千里把家返,孝敬双亲共团圆。
节遇端午纪念谁,万古流芳颂屈原。
艾粽飘香祭英灵,一代忠魂汩水眠。
屈子含冤垂千古,离骚久荡震天寰。
古今多少兴亡事,汩水东流未见还。
逐浪龙舟千帆竞,汩罗江水诉千言。
虽死犹生众难忘,天问傲骨赞忠贤。
不忘国耻醒世人,千秋百世美名传。
缅怀先人树国威,爱我中华续前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全。
弘扬祖国正能量,幸福生活比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