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
逝去的青春/山东潍坊
又到了端午节了
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
忘不了那飘着清香的粽子
忘不了艾叶悠悠放门口
一捧粽叶托起思念
浓郁的粽子香
萦绕在房屋中
粽叶和糯米的香甜
那种味道终生难忘
那一抹粽香
至今留恋
现在再也找不到
属于那儿时的味道了
让风吹走你的忧郁
让雨洗掉你的烦恼
让阳光沐浴着你的笑容
愿你品出人生多彩的五月天
一棕一叶总关情
文/孙波
端午飘香
遥看汨罗江畔
龙舟竞发锣鼓唱
一首离骚诉说着流年
艾草驱疫魔
户户棕香甜
男女老少乐开颜
忧国忧民愤问天
路漫漫华夏敢登攀
汨罗江上慰忠良
中华美德代代传
祖国前程大道宽
人人奋勇齐争先
吾将上下而求索
华夏儿女高奏凯歌还
2020.6.24
端午吟
文/怀阳迎薰
粽子甜,艾香幽
大江南北
又泛起激昂龙舟
问山河
忠魂归来否
风无语
轻飏依依杨柳
往事如烟
谩留得西悬月钩
从来都是功名误
抚《离骚》,盖千秋
忠心报国怎敌的
流言蜚语君前人后
今古恨
无计空搔首
偷得半日闲
郊外沿溪走
燕子斜,凌霄瘦
方寸乾坤
付与渔翁钓叟
对一抹斜阳
正是写诗时侯
欲把阑干拍遍
惊起一片沙鸥
待来年不屑屈子
勇退急流
山中结庐
做一垂纶手
邀风月
共樽酒
粽子
(致屈原)
文/李绪明(山东)
一层一层剥开
有米有枣有豆
一颗心流着血
抱着的石头还在问
江水不增不减
山河依然锦绣
纵身一跃的不是屈原
是龙舟
沉入水底的不是石头
是粽子
万山红遍
荆楚风流
历史的伤疤尚未愈合
有人在岸上唱着离歌
留在水底的不是残简
而是一堆不朽的骨头
2020.6.23
端午诗想
文/宋根
端午走来
带着思念与企待
南风恭送跋涉楚地
汩罗江水也心潮澎湃
进入仲夏火热的季节
粽情使一曲《离骚》别具风采
《九歌》《天问》绝唱惊天地泣鬼神
砥砺驰骋龙舟健儿们英勇豪迈
赤子屈公忧国为民
出污不染洁净如莲清白
生逢乱世雄心岂能得志
以身殉国铭心慷慨
青山有幸埋忠骨常伴
岁月无忌葬一切腐朽于大海
神州五千年阴晴舛难
历史从没忘记荣辱的兴衰
盛一碗米酒与先人对酌
吟赋小诗温慰忠魂的胸怀
艾草若能避邪
魑魅魍魉又岂敢来到门外
炎黄子孙的血性日月可鉴
家国天下的担当无处不在
为民族崛起的今天高歌
把曾经的哀叹都化作天籁
以爱的名誉闪亮人生
开启一程属于自己的时代
端午抒怀
文/空谷幽兰(山东潍坊)
太阳未出霞光散
系上悠悠五彩线
吃苦夏草煮蛋
佩香囊
驱蚊虫
家家户户艾蒿插门前
汨罗江在哀叹
忠骨贞贞
香草美兰
魂洒万古丹
包好粽子撒江边
寄托哀思无限
龙舟临风把盏
邀明月向天问
九章离骚
千古绝唱
不怕路漫漫
上下求索勇敢向前
中华文明万古传
粽香向南方飘去
文/轻风
我在遥远处站立
遥望汨罗江
无法亲临其境
在没有激流诪声的地方
学着人们祭拜模样
购来南方的粽叶
我看到一滴晶晶水在其中
哪是不是人们五月的泪
但它一定是思念影子
在这样的日子
人们驾驶龙舟
一齐驶进汨罗江
投递相思
我已感受到波涛声声,浪花诵动
我已看到一位唐代诗人行色匆匆
将片片粽叶一层层剥落
在粽叶纵横的纹路里
念着屈子不杇的诗句
我在遥远的北方
在粽叶里包上一句问候
寄给汨罗江
端午抒怀(原创)
文/鞠子治涛(山东安邱)
又逢端午
一叶碧粽
四角棱珑
饱满的情怀
长叶绿绿
糯米白白
包尽千山万水
五谷丰登
诵读《离骚》
记念屈原
爱国情怀
万年传颂
艾草香香
插尽门庭
除湿泻火
万福康宁
煤油灯下
夏日匆匆
父母辛劳
"粽"是深深的情
咏端午节
琴歌
粽子甜
艾草香
雄黄老酒品一觞
离骚诗
天问句
九歌楚辞诵声朗
赛龙舟
汨罗江
威风锣鼓喧天响
屈平忠
遭诬妄
自古奸佞蔑忠良
五月五
过端阳
再洗沉冤雪国殇
报国志
续弘扬
筑梦大军向太阳
万众一心奔小康
中国人民更富强
庚子端午节06.25.
《故乡端午总是情》
文/农夫唐行玉
斜倚在自家门前
闻着淡淡艾香
停下流浪的脚步
卸下漂泊的行囊
娘做的棕子
把最美的回忆收藏
一层层剥开往事
那浓浓的乡愁又飘过青石巷
被亲人举过头顶
坐在父亲的肩膀
赛龙舟的号子
还在梦里回响
从春天走到冬天
从清晨到斜阳
娘的白发里
藏着我太多的忧伤
举一杯阔别的酒
唠一唠家长
陪着那一根拐杖
陪着故乡
《今日~端午》
文/陈铠/黑龙江
日月奔腾的汨罗江
一泻千载
那首《离骚》
紧随汨罗江的节拍韵律
一唱千年
艾叶包上虔诚的祈祷
粽子献上无尽的思念
五彩线寄上衷心的祝愿
一起向《天问》
不论春秋再渡几许
也不管岁月再漫步到何时
八百里秦川大地的子民
一直传唱怀念您
《九章》传诵的辉煌
《九歌》传唱的灿烂
像一座彩桥斑斓跨越至今
锣鼓声像一颗颗炮弹
将腐朽没落愚昧的统治炸碎
龙舟像一艘艘利剑
刺破黑暗的黎明驶向光明
万水千山粽有情
岁月春秋粽牵挂
爱国传承粽回馈
《离骚》精神还要续唱千年
2020,6,25早上草
其他金额